思政如春雨 育人如润田

——聚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三全育人”建设成效


发布时间:2020-12-10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10日12版

草木生长,根深叶才茂;青年成长,道正步才阔。

    作为国家首批“双高计划”A档建设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高度关注思政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实施“三全育人”,“十大育人体系”同向发力,创新亮点不断涌现,如春雨润田般培育出大批“根正苗红”的杰出农林人才,不仅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高质量助力,更为新时代高校思政建设提供了借鉴。

    “三全育人”

    思政无界

    “思想无形,思政无界,‘三全育人’的基本精神,就是以总体性视角打造总体性思政。”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巫建华开宗明义地说。

    在这种总体性方法论的推动下,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一体化”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逐步推动形成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为了进一步强化全员育人意识,学校坚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知识体系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与综合”这一根本立场出发,深挖各群体、各岗位的育人元素,引导全体教职员工自觉承担起思政育人职责,逐步形成人人“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全员育人氛围。

    学校高度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原则,不断完善全程育人机制,并针对学生成长的不同时期,把育人工作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打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区、断点,真正把各项工作的重心和目标落在育人成效上。

    学校还积极打造全方位育人体系,全面统筹育人资源,从体制机制完善、项目带动引领、具体操作规范、组织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一体化”构建育人工作体系,推动各项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

    此外,为保障“三全育人”的成色与成效,学校着重针对组织、保障、责任三大环节推出一系列护航举措,建立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组织协调、各单位协同联动、全员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并定期研究“三全育人”工作;全力推动中央相关政策要求和量化指标的落地与落实,加大思政工作队伍培养培训力度,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进一步加强督导考核,把“三全育人”作为各级党组织、各单位和领导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党的纪律监督范围,切实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十大体系

    同向同行

    在“三全育人”的具体路径设计上,学校高度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一方面广挖深耕育人要素、育人功能与育人力量,扎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另一方面,狠抓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协调推动,确保各体系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

    学校高度重视“课程育人”,一方面狠抓思政课程质量,持续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另一方面,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梳理各专业、各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思政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学校着力加强“科研育人”,通过优化科研管理制度,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全过程,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通过加强学术诚信体系建设,教育引导师生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通过加强创新平台与团队建设,强化集体攻关、联合攻坚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大力培育黄大年式导师团队,培养选树一批科研育人示范项目、示范团队。

    学校坚持实施“实践育人”,通过科学设置长效机制,积极整合实践资源,打造实践载体,加强实践教学,拓展“双创教育”,深化精品项目。其中,学校的“新禾创新创业学院”不仅实现“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深度融合,更成为学校的办学亮点。

    学校持续深化“文化育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在文化自觉基础上不断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学校不仅积极组织中华经典、中国传统节日等主题文化建设,还编排、展演了一批反映革命故事、革命精神、革命文化的歌舞作品,培育、选树了一批先进典型,建设特色校园“禾木育人文化”,校园氛围蓬勃向上。

    学校积极创新“网络育人”,成功构建校内思想政治工作网站集群和校园网络新媒体矩阵,并积极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易班网和中国大学生在线的全国共建,打造出一批“两微一端”“网络育人”精品项目,培养出一批“网络教育”名师、校园好网民。

    学校高度关注“心理育人”,一手抓建设,一手抓防预,切实织密织牢校园安全网。学校打造的“3·20”“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品牌活动,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同时,学校坚持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值班制度,不断加强学生心理社团、学生心理委员的培训与指导工作;并建立了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健全了学院、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建成了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培养基地,形成联动机制。

    学校不断强化“管理育人”,结合章程、校规校纪、自律公约的修订完善,研究梳理各管理岗位的育人元素,明确管理育人的内容和路径;全面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培育出一批“管理育人示范岗”,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二级学院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

    学校全面推动“服务育人”,在岗位聘用、人员培训、绩效考核等各环节融入育人要求,着力提升工作人员素质能力,并通过选树一批“服务育人”先进典型模范,加强示范引领,培育优良“服务育人”氛围。

    学校积极探索“资助育人”,把“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在构建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金分配、资金发放协调联动的精准资助工作体系的基础上,坚持采用家访、大数据分析和谈心谈话等方式,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学校充分依靠“组织育人”,不断激扬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二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并进一步推进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和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同时,学校积极深化群团改革,推动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创新载体与形式,更好地代表师生、团结师生、服务师生。

    创新引领

    发展无限

    11月25日,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主任培训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充分展现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走在前的实力与姿态。

    成绩来之不易,未来发展无限,创新已然成为引领学校思政建设和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为了更好服务学生的多元发展,学校创新构建“三自主四结合”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专业模块+结合模块+自选模块”课程体系,灵活运用教产结合、教创结合、教研结合、教赛结合等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匠心精神、“双创”能力、专项特长及实战经验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年来,试点学生中近四成获得市级以上技能竞赛奖和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奖,学生参与发明专利授权80余项。

    学校的园林技术专业群还率先推行相关教材改革:创新内容,全面对接“1+X”证书和产业升级新要求,并特别结合课程思政、专创融合课程改革以及专业群模块课程建设,创新打造新型活页式教材,及时融入思政元素,补充创新案例;创新形式,通过设置项目、建立工作手册,逐步引领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创新载体,纸质书与数字教材互为补充,打造立体教材。

    为了进一步增强校企合作效度,学校创新建立“校企合作工作站”,创新推出“三依托 双主体”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全程实施精细化管理;以“现代学徒制”试点为契机,创新推出“一核四链”工作机制,紧紧围绕“合作共赢”的战略核心,以“人才、师资、成果、信息”为链条,实现高质量产教融合。尤其是机电工程学院和金纬集团共同打造的“金纬班”,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筹建电气实训室,共同派出辅导员参与班级管理,先后被授予省“活力团支部”、省先进班集体,并涌现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郭朋等优秀学生。

    为了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创新提出“发展性增量”考评机制,以“个个有希望”“跳一跳,够得着”的差异性考核指标为引导,充分激发二级学院的内在动力;同时创新推出“线上线下,分级分类”混合督导模式,建立“三全教学”质量监控网络,确保教学质量落到实处。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院校等多项重磅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学校创新搭建“互联网+”新平台,整合江苏农林、青春农林微信公众号、“林茅茅”校园服务平台、江苏农林新浪微博、青春农林抖音,打造“农林青年”新媒体品牌;利用B站、腾讯会议等网络平台,开展“青春在战‘疫’中绽放”分享会等线上活动,传递农林青年好声音;开设“信仰公开课”,邀请青年讲师与学生谈梦想、话信仰,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信仰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组建“就创帮帮团”,开展“网络招聘会”“创业典型风采展示”等活动,为应届毕业生以及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就业暖心服务。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

    面对未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简祖平表示:“将永葆赤诚之心,永葆勤勉之心,永葆改革之心,永葆谦逊之心,永葆敬畏之心,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王海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