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专业扬帆起航
发布时间:2020-10-29
金秋十月,学生重返课堂,拉开了秋季学期序幕,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也迎来了第一届人工智能与服务专业的新生。佛山市是广东乃至全国盛名的制造业基地,在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方向的当下,迫切需要大量的相关人才以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东省一流校建设单位及示范性的高等职业院校,响应国家《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在开设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专业及覆盖全校的人工智能基础公共基础课上做了充分的准备。
深化“项目载体、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实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在充分研判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后明确:通过专业群的结构化调整缓解产业、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力求使学校成为佛山市乃至于全省、全国建设人工智能产业中心的人才培养基地。
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专业的设置直接面向佛山市及珠三角地区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培养掌握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从事人工智能应用系统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应用系统运行维护、人工智能应用系统(重点是机器视觉方向)开发的适应性、前瞻性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根据专业的核心能力定位,精心组织项目载体,通过载体项目的实施过程组织专业教学,并实现能力递进。
除了专业人才培养以外,佛职院率先将人工智能课程作为必修课覆盖到全校所有专业,普及学生的人工智能知识并培养实操应用能力,为相关技术融入并应用到各行各业打下基础。
实施“双协同、双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推进师资团队的建设
为了让师资队伍能够符合专业教学和发展需要,学校通过专业与企业协同构建并行分布式校企合作新机制,即教师与工程师协同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双协同”),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机制和资源保障。在此基础上,透过‘赛课企’融合提高课程承载力,知识结构与教学项目融合提升知识与技能结合度实现“双融合”,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创新方法和手段。
在师资培养方面,佛职院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专业作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骨干专业,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共享师资,是一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团队。为了进一步提升师资的理论、实操及教学水平,学院针对新教材给内部教师组织了学习培训并利用假期时间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全脱产”的实习。与此同时,对来自企业的教师亦进行了相关教学技能的培训,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胜任课堂教学。
推行“岗、赛、课”深度融合
在专业的建设上,为了进一步解决职业技能大赛与课程教学“两张皮”的现象,避免课程教学与竞赛训练脱节,通过推行“岗、赛、课”深度融合,更好地解决技能大赛与课程教学不相兼容甚至冲突的问题,实现“岗、赛、课”有机统一。坚持大赛融入课程、课程承载大赛、企业深度介入的基本方法。首先是深度分析大赛规程,解剖大赛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将大赛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匹配到各专业课程。然后进行课程标准修订与改革,同时根据大赛专业门类和匹配的课程,分别寻找不同的企业,企业的技术人员深度参与大赛的指导和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从而实现“岗、赛、课”深度融合,达到“人人皆选手、授课即训赛”的目标。
另一方面,佛职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公共基础课的开设。专家及教师团队经过反复研究相关材料和对比其他高等院校所采用的教材后,最终选定了具有理念先进、重在应用,难度适中的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初探人工智能、认知人工智能的基础支撑、认知人工智能的应用技术、探索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四个项目,在教学过程中也适当地选择与所授课学生的专业相关的材料作为补充,以满足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的需要。
佛职院正紧密结合佛山经济产业实际,打造富有佛山产业特色的世界先进高职院校,向着“佛山特色、中国一流、世界影响”的高职院校这一目标不断前行。学校明确,要将人工智能这一概念置于学校整体及长远发展的高度上,包括专业群的建设、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技术以及管理等各个方面中,结合学校实际以及地区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培养一批服务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一带一路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佛山市及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提供优质资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