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走“新”更要走心——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你我职业人》通识教育系列课


发布时间:2020-06-22 浏览量:

近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广大高职学子量身打造的系列通识课程——《你我职业人》春季学期课程在同学们的真情分享与依依不舍中圆满落幕。

wps2.png 

师生共聚  不见不散

《你我职业人》由“课程思政”首创者、知名教育家、社会学家、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顾骏教授策划,是学校公共基础学院发起承办的系列通识课程,也是一次通识教育改革从理念到实践的大胆“落地”。课程面向所有专业的高职学生,旨在提高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和认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兴趣,激发他们对未来职业成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和个人发展的交汇点上,找到人生参照和努力方向,实现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的使命。

wps3.jpg 

畅享课堂  思想碰撞激火花

系列课程由“职业之道”“职业之德”“职业之艺”“职业之术”四门子课程组成。该课程按照“道·德·艺·术”的顺序,分别在春、秋两学期开设,课程采取“项链模式”,邀请全国模范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省高校教坛新秀等各学科优秀教师组成一只结构合理、业务精湛、通专结合的教学团队担任相关专题的主讲,以通识教育课堂为平台,融合多学科文化,打破通识教育中的专业壁垒。课堂采用“一课多师、接力教学”的模式,引入多个高职专业典型案例,从不同侧面展示现代职业的基本性质特征,加深学生对职业多层次、多面相的认知和体会。课程在第一讲伊始即同步制作慕课,融合线上线下资源,形成配套教材,促进教学成果的转化和固化。

wps4.png 

作业点评:课堂反馈的反馈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形成健全的、独立的、能可持续发展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通识课程的陶冶下,更有利于大学生的人格造就,观念更迭。本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开发了高职教育的未来空间;发挥教师专业所长,引导课程内生的思政转化,实现教书育人相得益彰;提供优化的教学服务,课程思政和通识教育的技术支持,促进教师自身提高,实现教师育人的目标;知行合一,同步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师发展,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激活教师的业务潜力。

“收入对应能力和价值,不要怨天尤人,良马终将行千里路,人也是一样。”19级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林槟峰感慨道,一步一步、踏踏实实才能学有所成。

授课教师纷纷表示,经此一课,获益良多。“跳出专业去看职业。专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思政的逻辑基础。经历了这堂课,我对我们医护专业的课程思政改革有了想法和规划。”来自医学院的胡爱招教授说。“我最大的感触是,如果一门课你能跟学生建立一种情感的连接,可能会比单纯地去教授知识会更好一些。”机电学院的黄鹏程博士如是说。思政概论教学部青年老师李梦楠在观摩课后感悟到:“设计一堂课的基点是职业与思政理念的结合;教师需引导学生思考职业的内涵;教师应设置相关案例解读职业价值以及职业生涯应该如何规划和设计。这种沉浸式教学,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效果。”

wps5.png 

百岁老人进课堂 金职护理人“五代同堂”为课程助力

经历春季学期课程的学习,师生在“教”与“学”两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课程思政效果有所显现,学生从各个职业中看到、感受到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通识效果有所体现,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外看到了自身内在的变化。教师尽心竭力,精进不休。立足专业,现身说法,凸显育人的责任心;积极主动,尽显课程思政的进取心;从术有专攻到触类旁通,直面挑战,优化教学,展示接受挑战的自觉性;发挥专业所长,走出专业局限,老师们高度的职业弹性、生长潜力体现职业发展的可塑性;积极探索,拓展视野,课堂生态焕然一新,映现教学改革的创造性。

受疫情影响,《你我职业人》课程初时开展波折重重,但前期的精心准备对冲了不少开课阻力。“通过全校综合联动、学校精准研判,启动项目,多方协同,过程虽有艰辛,但也铸就了一支精诚合作教学团队。”公共基础学院院长倪淑萍用“非常时期,非常安排,非常投入,非常收获”来形容此次课程。“我们更多关注了学生,以学促教,深化师生对职业、职业教育和职业生涯的理解。教学安排紧凑,学生学习反馈到位,教师教学反思准确及时,逐渐形成一条良好循环的学习链。教学相长,学生学有所长,教师更进一步,学校作为‘双高’建设的主阵地,在通识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也必将乘风破浪,所向披靡。”她说。

围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一直是双高建设(A类)院校——金职院的不懈追求,《你我职业人》正是对照这一追求交出的第一份答卷。《你我职业人》旨在走入时代前列,打造高职院校基于课程思政的通识课程,为通识教育改革提供金职样本。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汪依霄 黄欣 汪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