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频共振 铸魂育人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构建“3段5类7模块”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发布时间:2020-05-07 浏览量: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课程显性教育与课程思政隐性教育有机结合,切实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学院党委出台了《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学院制定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方案》,实现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二者同频共振,铸魂育人。

打造在线精品课程,发挥思政课引领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精品课建设为抓手,打造“一主线五结合”特色思政课,极大地丰富了思政课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培养新时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具有工匠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联系实际在疫情防控期间围绕爱国主义、生命、社会责任感、规则和爱与感恩等内容,充分利用这次疫情防控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事迹、先进典型、感人故事等育人资源,着手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和“疫情防控教育”两个专题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通过“河北能院阳光思政”微信公众号“师说”专栏加强思政教育,弘扬中国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进三全育人

学院2018年全面启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挖掘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公共选修课及各教学环节德育功能,切实发挥课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确立了 “3个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和“5105”的具体目标,大力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构建 “3段5类7模块”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创新课堂教学

以“三教”改革为动力,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各门课程深刻挖掘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思政育人元素,以两小节课为一个教学单元,开展授课时长不少于10分钟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通过观看专题片、时事辩论、知识竞赛和翻转课堂等方式创新课程思政教学组织形式,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做到价值引领。

学院通过组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竞赛,公开课等活动,推广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果,专业课教师提出了“连软升”的设计思路, 创设了“三大板块、十二元素”的教学内容体系, 使用了“观、引、讲、践”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三融通、两对接、一关注”的教学模式。唐山市兄弟院校专家来校观摩竞赛,对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予以高度评价,表示学院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走在了唐山市高职院校的前列。

结合疫情育人新命题,增强课程思政教学实效

全院师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同上了一堂特别的“开学第一课”,教师们讲述了钟南山、吴亚玲、单霞等“最美逆行者”冲在一线、坚守岗位的感人故事。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去社区、村头当志愿者的经历,自发制作宣传海报、录制宣传视频,通过自己的方式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抒发了对生命、对社会规则、对祖国、对民族精神等的全新体会和感悟,深深感受到党的伟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任课教师深刻认识到思政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培养学生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思政意识;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课程思政教学中,逐步养成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提高了自学、自省、自控的能力,综合能力不断加强,在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艺术作品展等大赛中获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

学院党委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与良性互动,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改革思政课评价机制,完成七个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十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的“七库十课”建设任务,完善“3段5类7模块”企办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深度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形成“门门有德育,人人讲育人”的育人格局,凝练高水平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