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浙江“新高考”带来什么变化与挑战
发布时间:2017-03-17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在线
高考改革牵动着千万家庭的心,自2014年9月国家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各地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作为首批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省份,上海与浙江今年将首次举行“新高考”,并实行与新高考相配套的新录取模式。新的录取模式有什么特点,将给考生带来哪些影响,高校如何建立科学公平的选才体系和办法?3月9日晚,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教科院副院长胡卫,全国人大代表、绍兴文理学院院长叶飞帆应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栏目邀请,就这些问题,接受视频直播访谈。
胡卫(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教科院副院长):
我赞成取消录取批次。过去一本二本三本分段录取,实际上是行政对高校人为的分段,取消之后可以促进招生纵向流动。在整个高考方案当中,无论浙江、上海,这都是一个亮点。
叶飞帆(全国人大代表、绍兴文理学院院长):
高校不可能脱离中学教育设计大学培养方案。这次考试招生改革迫使大学更多了解中学的教学改革,也迫使大学自己加快转变。
1.“两依据、一参考”给考生带来哪些影响?
记者:根据上海、浙江两地的新高考方案,从今年起,将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这种新的录取模式,对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的人才选拔将带来哪些影响?
胡卫:这次改革采取“3+3”模式,即语数外的高考成绩加3门选课科目会考成绩,此外还有综合素质的评价。这一改革影响深远,不仅要把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立德树人作为高考改革推进的重点,还要着眼促进学生终身成长、终身发展,展示学生的个性,体现高考科学性、现代化,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