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作简报2010【第11期】


发布时间:2010-11-25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风险管理网,英硕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风险提示】
警惕校闹
      近几年,在公安、司法、卫生等相关政府部门严厉打击及社会共同努力下,医闹逐渐销声匿迹。然而借鉴医闹之“经验”,越来越多的校闹频繁现身于各地学生意外事故纠纷中,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校闹是指受雇于学生意外事故纠纷中家长一方,以帮助家长争取更多赔偿为由,采用各种不正当手段迫使学校对家长进行高额赔偿,自己从中牟利并以此谋生的人。校闹采用的不正当手段通常有:在校内或校门口设灵堂、打砸学校财物、殴打校方人员或者在学校领导办公室内滞留等。校闹不仅会严重破坏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带给学校沉重的压力,甚至会给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带来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政府对学校安全的重视,积极预防目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和突发事件已成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共识。但是,意外事故和突发事件总是防不胜防,而事故发生后一旦遭遇校闹则会使情况恶化或失控,造成更多伤害和损失。
      为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维护学校合法权益,预防校闹带给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的风险,英硕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建议相关部门及学校制定并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对办法,成立突发事件应对处理小组,理顺事故处理环节,明确事故处理职责,组织小组成员学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侵权责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政策法规;主动将学校安全工作信息及时传达给家长,与家长联手建立学生安全保障网,让家长参与到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中;为学生和教师购买合适的保险产品,转嫁事故发生后带来的经济风险;与司法、公安、医疗等政府部门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家打击医闹的经验,对校闹进行严厉打击。
      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①迅速报警,借助警力及时控制局面,避免损失和伤害进一步扩大;本着“救人第一”原则。立即通知医疗部门对受伤学生或教师进行抢救,不给校闹留有任何机会和借口。②上级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利于学校对事故的控制、处理和善后,学校须及时且如实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政府汇报情况,避免上级部门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不问是非曲直,不分青红皂白地给学校施压,损害学校合法权益,间接纵容家长及校闹的违法行为。同时,向媒体公布事件发生经过,避免社会猜测,引发新的风险。③启动善后赔付程序,与学生直系血亲沟通,认真听取家属的要求,对于受害家属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赔付结果由政府或司法机关在媒体上公布,显示权威性和公正性,坚决杜绝校闹。④无论通过哪种方式解决校闹问题,学校都必须积极争取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公安部门的支持,以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安全。
 
 
【高层声音】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创新职教改革发展新机制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10月26目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振兴论坛上指出,要创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机制,包括: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政府和示范院校牵头的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机制;通过政府主导、校企自愿、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逐步形成以政府为指导,以利益机制为基础的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方式;建立健全推进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职业教育区域协作机制。要在全国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东部和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支援农村、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帮助青少年带技能转移就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支撑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协同推进。
      鲁昕说,要探索建立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办学模式,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研,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不断完善推进改革创新的新载体,推进开展“产教对话”,以“合作、对接、共赢”为主线,形成职业教育与重点产业对话机制,着力推进职业教育与国家重点产业、教育链与产业链、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校企一体”:以合作共赢为利益共同点,促进育人过程中各个要素与生产过程中各个要素的深度对接,提高学校育人的针对性。
 
 
【实习风险】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风险管理概述
      对学生实习风险进行管理不仅可以保障学校进行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企业正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还能促进校企之间的良性合作。企业和学校可以从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补偿三个角度对实习风险进行管理:
      第一,事前预防。事前预防是规避实习学生遭遇不安全事故的重要环节之一。从校企双方互相考察、达成合作意向开始,直至学生在企业实习真正结束,整个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都必须做好学生实习事故的预防工作。预防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保障学生实习环境的安全性,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二是保障实习学生向心理安全。同时,企业要与学校保持有效沟通3建立科学的实习通报制度,及时将学生实习情况反馈给学校和家长。

      第二,事中控制。事故发生后的有效控制直接决定着损失程度的大小。事前的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管理方案,对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有很大的帮助。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有序地开展事故救援与善后处理工作,尽量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预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将每个处理环节落实到个人,并根据相关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

        第三,事后补偿。事故发生后的经济补偿是引发实习纠纷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学生实习事故责任的界定缺乏科学有效的依据,这必然会引起企业和学校的相互推诿,影响后续合作,不利于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开展。那么是否有更有效的方式来缓解企业与学校之间的矛盾纠纷,保障学校和实习学生的利益不受侵害呢?保险是转嫁风险、保障利益的有效方法。但是根据劳动法,实习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并非劳动关系,因此,社会保障人群中不包括实习生,学校和企业无法通过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保机制进行实习风险的转移,专业的实习保险成为解决实习经济纠纷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