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蓉泉:职业教育 拿什么吸引你?


发布时间:2015-01-27 浏览量: 信息来源: 《杭州日报》

  | 今日主讲 |

  安蓉泉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书记、教授

 

  | 中心思想 |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技能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技能型和实用型教育,有利于助推“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但也应当看到,吸引力的缺失正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需要各方努力,特别是校企要成为共同体,真正发挥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让职教成为每个人职业生涯更加出彩的重要通道。

 

  | 课堂速写 |

 

  20141010日,在柏林举办的第七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将一把由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制作的鲁班锁作为国礼送给德国总理默克尔。

 

  之所以选择它作为礼物,无疑显示了中国总理对“中国制造”的一种更高期许,也代表了他对推动中德经济技术深度融合的勃勃雄心。我们知道,鲁班被公认为中国工匠的鼻祖。总理送出这只“鲁班锁”,代表了一种虚心:中国在提振现代制造业上有所追求,要向德国学习,要与德国经济技术加强深度合作。同时,中国年轻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未来新型的产业工人,用自己的技艺和热情做出了这只精巧的“鲁班锁”,并经由中国总理之手,在异国焕发夺目光彩。

 

  这把小小的鲁班锁,象征着制造业的魅力和潜力。德国制造如今以其精良独步全球,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其起步阶段几乎惨不忍睹。“厚颜无耻”,这是127年前英国人给德国造产品扣上的帽子。当年,世界市场不易进入,夹缝中的德国人,“不择手段”仿造英法美等国的产品,并廉价销售冲击市场。德国产品因此被扣上那顶不光彩的帽子。1887年,英国议会通过侮辱性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由此成为一个法律新词,用来区分“英国制造”,以此判别劣质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产品。

 

  被羞辱者奋发图强。到了1894年,德国制造业界已经可以骄傲地宣称,“德国制造”比“英国制造”还要强。

 

  鲁班锁这么一种精巧的产品,现在可以由我们的学生生产出来,相信这一代职教学生今后也会把技能运用到“中国制造”中去。

 

  解决人才市场矛盾,需要调整高教结构

 

  我们看好中国的制造业,但也不能否认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在中高端人才方面,缺口还非常大。

 

  近年来,各地在推动高校改革、大学生就业和招引高层次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人才市场仍然存在着困扰政府、企业和社会的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同时并存。大学毕业生虽说有文凭,但企业需要的是来之能干的技能型人才。二是高入学率和技工荒同时并存。企业近年来出现的用工荒,本质上说是技工荒和高技能人才荒。三是季节性缺工演变成常年性缺工。

 

  出现上述问题的直接原因在于,人才供给结构由教育体系决定,就业需求结构由经济和社会发展决定,两者如果不匹配就会带来人才和需求结构失衡。

 

  二是教育体制问题。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把技能型人才教育统一列入学历“层次”低于本科院校的大专院校,这和欧美国家职业技能教育与普通综合大学教育属于并行的两种不同教育“类型”、都有本科和硕士学历的思路相悖。

 

  三是高校结构和教师转型问题。高校教师习惯的是传统教育方式,无论在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转型对于已经“定型”的教师,阻力很大,进展缓慢。

 

  四是企业参与积极性的问题。高校体制以及毕业生水准使他们对和高校合作心存疑虑,加之观念上认为人才培养和企业职责“不搭界”,因此缺乏积极性。

 

  提高职业技能的教育水准,我认为,首先是要加快职教政策研究,强化市场导向研究,优化教育结构和人才结构,着力解决教师企业生产经历、技能水平考核、专业转型培训、相关激励政策等顶层设计问题。

 

  还有,就是推动四年制高职的探索。推动各地相关专业的本科和高职院校联合办学,既发挥本科院校理论教学、四年学制和综合素养的教育优势,又发挥高职院校深度校企合作、“双师”队伍结构和重在动手能力的办学优势,实行课程商定、师资互聘、学分互认和资源共享,从而既缓解高校结构调整前企业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燃眉之急,又弥补四年制职业教育本科和高职院校互有“短腿”的缺憾。

 

  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激励企业跨界参与。德国解决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训积极性的基本办法,是政府“购买服务”,把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企业提供市场化服务相结合。

 

  探索“校企共同体”,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在今天中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理念深入人心但还困难较多。实现校企深度合作,能不能真正调动企业合作积极性是关键。我们的体会是:要确立四个基础性理念,即“他赢为先”的合作先导观念、“企业主体学校主导”的合作互补观念、“整合优势资源”的合作条件观念和“以融至善”的合作育人观念。

 

  可以说,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该听企业的。由企业提出最新岗位需求和标准,商定人才培养方向,增设相关专业,共同制定课程体系。专业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设计、教材编写、课堂项目选取、教学组织实施和教学成果评价。

 

  如何有效地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一个好的合作平台也是关键所在。拿杭职的友嘉机电学院来说,友嘉实业集团为学院提供了价值3000多万元的50台设备,用以装备校企双方共建的先进机械制造中心、机床维修中心和数控精密制造中心。同时,还配备了18位常年驻校的技师,协助友嘉学院的培训、维修和生产工作。企业“出人、出钱”的动因,是学院里承担着真实的制造和维修任务。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社会和市场需要人才的重要模式,也是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突破口。有的企业认为,校企合作会占用资源,干扰企业生产经营,而且学生实习存在安全风险,操作不规范会带来损失,导致企业参与企校合作积极性不高、力度不够。因此,增加职业教育吸引力,要激发企业参与热情,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要构建学校与企业相互依存的利益关系,打造企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企业校区”;通过契约合同方式明确企业与学校的责任和权利,解除企业顾虑,为学生提供有效权利保障;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薪资待遇,为校企合作创建灵活的用人机制,促进职业教育的产学合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