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管理模式 提高学生党员质量
发布时间:2013-03-13 信息来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
【编者按:3月6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工委在乌鲁木齐联合召开自治区第十九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第二十一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为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快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会上,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玉鸿代表学院在会上作了《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提高学生党员质量》的主题发言,他从分层培养、坚定理想信念,严格程序、提高党员质量,创新模式、发挥模范作用三个方面介绍了我院近年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的主要做法和实际成效。】
创新教育管理模式 提高学生党员质量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坚持以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为抓手,以提高党员质量为核心,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着力点,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探索创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模式。主要做法是:
一、分层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一是在新生党的教育中突出普遍性。新生一入校即利用周六“农苑大讲堂”,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党的教育启蒙工程。编写了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党在我心中 永远跟党走》党课教材,组建以党政管理干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为骨干的理论讲师团。做到要求、教材、时间、师资、考核五个统一,实现新生党的教育全覆盖。教育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入党积极性,大一学生第一学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比例达95%左右。
二是在入党积极分子教育中突出实践性。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化教育的同时突出实践教育,按照《新疆农职院学生党员标准》,通过服务同学、劳动实践周、志愿者服务、顶岗实习、服务“三农”等实践教育载体,把入党积极分子在班级、宿舍、校园、实训基地中的实际表现作为党员发展的重要依据。
三是在入党后教育中突出先进性。建立党员经常性教育机制。把集中学习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组织学习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组织学生党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以重大节庆、重要活动、重要节点为契机,通过《致全体新党员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让学生党员在学校、家乡、实习企业广泛开展调研和实践,使学生对党的领导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
针对高职学生党员在企业顶岗实习时间长的特点,学院党组织与合作企业签订“校企共建党建实践基地”协议,聘请企业党员负责人为校外党建辅导员,共同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和考核。
在学生党员中开展争做爱国爱疆、勤奋好学、民族团结、深入实践、服务“三农”的“五表率”教育,评选院校两级“十佳优秀学生党员”,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影响学生。
二、严格程序,提高党员质量
一是严格程序。学院党委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发展的相关要求,制定《新农职院党员发展流程》、《新农职院党员发展转正实施细则》等规范性制度。在党员发展和转正工作中明确了四个环节,三十一个工作节点,形成了五审查、四公示、三谈话、二把关、一审批的党员发展“54321”工作机制。实施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党内评价与党外评价、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组织评价与个人自评相结合的“五结合”考察机制。
二是严格标准。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制定了《新疆农职院学生党员发展标准》。把政治标准作为学生党员发展的首要标准,把综合素质作为学生党员发展的重要考核内容,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党员发展的重要依据。提出了学生党员发展“七不准”规定。即不经过团组织推优的不予发展、政治审查不过关的不予发展、学习成绩不合格的不予发展、党课培训未结业的不予发展、群众测评不达标的不予发展、社会实践考核不达标的不予发展、综合素质考核不达标的不发展。
三是严格管理。坚持每两周一次的组织生活制度,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党员云空间、党员微博、博客、QQ群,开展组织生活会、交流谈心会等多种形式的网络组织生活。开展“最佳党日”活动方案评选活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确保活动效果。学院党组织与在校和实习学生党员签订《新疆农职院党学生员目标管理责任书》,对学生党员实行校企双方共同管理考核。定期组织学生党员认真开展民主评议,要求学生党员结合在校、在实习实训基地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表现以及发挥作用情况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积极推进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
四是严格纪律。建立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按照党章的要求,对无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组织生活、或不缴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工作的学生党员,按照群众参与、民主评议和支部决定的方式妥善处置。
三、创新模式,发挥模范作用
学院党委提出“学生学习生活到哪里,党组织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创新学生党建“五进”实践模式。
一是进班级。以班级为基础建设党支部,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师生共建型”、“上联下延型”等多种形式的班级学生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班级为平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学生党员担任班主任助理、辅导员助理等形式,开展争创先进班集体活动,以优良的党风带班风促学风。
二是进公寓。在每栋学生公寓楼成立党支部,建立学生党员责任制,划分党员责任区,实行一名党员带动一间宿舍、一个党小组带动一个楼层、一个党支部带动一栋公寓的“三带动”工程。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积极创建民族团结模范宿舍,使学生公寓成为反分裂、反渗透的牢固阵地。成立学生党员服务站,提出有困难找党员的服务理念,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爱心服务、心理疏导、新生接待、义务维修等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服务中得到充分体现。
三是进社团。结合职业教育特点,成立专业型、理论学习型、兴趣型等67个学生社团,学生党员在社团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苦练专业技能,提高社团品质。青年志愿者协会组建以党员为主体的“三下乡”服务社团,连续多年深入南疆三地州向少数民族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传授致富技术,开展科技服务,当地维吾尔族群众亲切地称赞:新疆农职院的学生“亚克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会、德育活动课学习研究会按照“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人人有体会”的思路开展活动,做到日常教育润物细无声。
四是进企业。高职学生至少有一年是在企业顶岗实习,如何让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在实习企业得到充分的发挥,学院党委提出学生党建进企业、校企合作育人才的思路。根据合作企业的党组织建设情况创新支部设置形式,分别以“融入企业型”、“校企联合型”等形式建立党支部。在党组织健全的企业,将学生党员编入企业党支部;在党组织不健全的企业,成立校企联合党支部。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目标责任书》,将学生党员在企业的现实表现作为培养、考察的重要内容,通过党员示范岗等载体,激励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先进性。
五是进网络。挑选一批政治素质过硬、责任意识强、网络技术熟练的学生党员组建党建网络信息员队伍,专门负责学院党建网络信息收集整理和系统维护,建设富有时代特征的党建网络,使网络成为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重要阵地。
通过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学生党员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占学生总数13.8%的学生党员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推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了突出作用。2012年6月,学院党委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3年1月学院党委代表全国高职院校在第二十一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做大会经验交流。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玉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19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介绍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