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回归正常轨道


发布时间:2012-02-03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

■冯胜清

近两年,职业院校越来越看重师生技能竞赛,随之出现了一些乱象,而且愈演愈烈。

乱象之一:把参加技能竞赛得金牌当作职业院校抓质量的唯一。

很多地区对参加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获奖的选手都予以重奖,如获得省级技能竞赛金牌奖励5万元,获得全国性技能竞赛金牌奖励10万元;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院校的考核评估,在技能竞赛获奖这一块加大了前所未有的权重,甚至成为一票否决的刚性指标。秋季一开学,各职业院校就筹划下一学年的技能竞赛,奖励措施紧紧跟上。

参加各级技能竞赛特别是全国技能竞赛获得好成绩,本身就是职业学校值得夸耀的闪光点,加大权重的考核更加使职业院校不敢有丝毫懈怠,很多学校纷纷把技能竞赛的备赛放在首位,因而出现了技能竞赛备赛绑架正常教育教学的现象。因为要组织学生参加某一级(县级、市级、省级)的技能竞赛,而让他们不再上思想政治课、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全天候地进行某一项目的技能训练,本专业的其他课程、项目也都不涉及。

这样做的结果,虽然参赛学生有可能在技能竞赛中得奖牌、获得技师证书和不菲的奖金,但对于他今后的发展却不是件好事。从他所学的专业来说,虽然他靠某个获奖项目能够找到份好的工作,但他的发展会局限在很小的空间里。因为,一个专业的几门课程、若干个项目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只钻一项(一门),路肯定会越走越窄。

乱象之二:一些地方的技能竞赛中出现作弊、贿赂之风。

一些地方举办的技能竞赛,部分参赛学校在赛前总要使出浑身解数打听评委是谁,然后给评委送礼,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一些承办学校更是近水楼台,跟评委“热络”、“沟通”方便,所以常常是金牌大户。有的承办学校担心其他参赛学校会对自己志在必得的金牌构成威胁,就设置一些障碍,如鼓动组织者和评委修改比赛规则;预先制作好作品,放入比赛场地的暗箱中,等到比赛时间终了,想方设法把藏好的作品拿出来;不允许其他参赛学校预先察看比赛场地,更不用说允许其他参赛学校熟悉比赛场地了。

职业学校学生掌握好技能很重要,但是必须同时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两者并不矛盾。天津职业大学曾邀请在天津的世界500强企业,请他们就学生就业的10个问题做个排行,结果显示,学生的外语、技能分别排在第四位和第六位,前三位分别是团队精神、工作态度、沟通能力。

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技术的创新、高端技术的出现,对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职业学校要让培养的学生有业就、就好业,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为职校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要认真科学地研究如何在注重技能培养的同时,树立面向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职业教育人才的人文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认真科学地探索和研究如何让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同步,把企业所需求的职业素养教育前置到学校,抓好以职业素养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达成“家长放心、教师省心、学生开心”的多赢局面,不断提高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

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出现的“走火入魔”现象已经广受诟病,而各级技能竞赛中存在的作弊、贿赂之风又开始显现,让竞赛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目前迫切需要让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回到正常的轨道,实现它应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