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工学四合创立开发区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陈万强/贺建锋)


发布时间:2010-03-05 浏览量:
陈万强/贺建锋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地处西安阎良“中国航空城”,具有发展航空高职教育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和产业背景。学院举办高职教育以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发展方针,抢抓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开发建设的重大机遇,努力推进高职教育与国家航空产业基地的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开发区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的新路子。
      一、抢抓机遇。推进航空高职教育与国家航空产业基地的协调发展
      学院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第三机械工业部阎良第一航空工业工人技术学校,是国“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项目西安飞机制造厂的配套建设项目之一。2001年,学院被陕省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单位。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紧跟国家航空事业的发展步伐,不断探索航空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子,为我国航空工业战线培养了数万名技术工人和上万名高技能人才,成为我国航空工业技术人才教育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以下简称“航空基地”),是国家发改委2004年8月批复设立的集航空产业研发、航空人才培养、航空装备生产及整机制造、零部件加工、航空服务为一体的国内首家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分为核心区、扩展区两部分。阎良是核心区,扩展区为陕西关中地区,涵盖西安周边的航空企业,由此辐射陕西周边乃至全国的航空企业。航空基地的开发建设承载着陕西乃至中国航空产业结构调整、体制创新的使命和重任。自2005年3月正式启动建设以来。航空基地坚持“产业链构建、集群化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推动产业体系从过去单一的军机体系向军民结合、以民为主的方向发展,产业领域从航空装备制造向面向民航运输业的维修、培训等方面延伸。截至2009年8月,航空基地人区企业已达199家,其中外资企业21家,内资企业178家,形成了如新舟60、600飞机系列化生产、中国飞机强度试验基地、耐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化中心、大型航空模锻液压机、航天四院高性能碳纤维、西捷通用飞机、蓝天飞行模拟器等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产业总投资超过200亿元,成为业界公认产业链最完整、就地配套能力最强、聚集度最高的航空产业开发区。一个以航空产业为特色,主线清晰、产业链完整、优势突出、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现代化航空新城正在崛起。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国家航空产业基地的核心区。学院创建之初就肩负服务航空事业的使命,国家航空基地的建设及航空产业的发展,是航空高职教育发展的经济社会依据,也是值得航空高职院校庆幸的发展机遇。国家航空产业基地的批复并实施建设正值学院建设和发展进入快速通道,这一举措促使学院站在更高的航空产业平台上思考几个重大问题:
      第一,学院前身为“第一航空工业工人技术学校”,是与西飞公司、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并称的“阎良航空城四大家”。2005年。国家航空产业基地正式挂牌启动,旨在服务航空的学院将如何迎接国家航空资源战略重组的新挑战。
      第二,上个世纪,学院主要由空军装备部主管,与装备系统所属企业具有广泛的行业内部联系。2001年9月,学校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交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办学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学院将如何承传与空军装备部及其下属企业的历史联系。
      第三,学院在新世纪以前主要举办技工教育和中专教育,升格高职以后,教学工作不适应的矛盾相当突出。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建”期间,学院清醒地意识到
这一问题,并千方百计地去解决。
      第四,学院于2001年征地425亩,历经3年基本建成了人文化、生态化、现代化的校园,招生规模随之持续扩大。如今,在时遇全球性经济危机之际,如何破解就业难
题,使大批毕业生越过就业难关呢?
      四大问题,直接关系学院的生存与发展。迫切要求学院在办学模式上寻找新的突破。为此,学院组织专门的课题组,针对现实问题,集思广益,积极推动工学结合与时俱
进。
      二、创建模式,寻求国家航空产业基地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
      2007年,学院进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行列。并制定了“建设方案”,提出了“跟进基地、增强实力、提升服务、创新模式”的总体思路,把“模式创新”作为与专业建设、社会服务平台建设并列的三大建设任务之一,并作为专门的“示范项目”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当年,学院“建设方案”被教育部、财政部正式立项,跟进服务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创建“工学四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学院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的总体要求和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有关文件精神,根据国家航空基地建设和航空产业发展对航空高职教育的要求,利用示范院校建设的契机,统筹兼顾,在实践中系统推进对“工学四合”的创建和完善。
      教育与产业结合。即推动高职教育与航空基地在产业层面的战略性结合,集中体现在学院与航空基地管委会的合作。学院是入驻基地的教育单位,管委会是基地开发建设主管单位。只有双方合作,才能打开航空教育与航空基地协调并进的局面。2006年6月,学院与管委会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确定双方按照“合作互利、共谋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基地人才培养、学术研究、项目开发、成果转化的合作平台。按照协议规定,三年来双方通过一系列项目,逐步形成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互动长效机制。这些项目有:西安阎良航空科技馆;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国际航空职业教育论坛;中德职业教育培训中心;陕西航空职业教育集团:数控技术服务中心;中瑞汽车合作教育中心;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陕西航空产业协会;航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做实上述项目,使学院深度融入到国家航空产业基地的开发建设中,而且有的合作项目已超越了航空基地和航空产业。学院与管委会的成功合作及其长效机制的形成,足新时期学院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性突破,促使学院在创新工学结合模式上出现新的局面。
      学院与企业结合。学院有与军工企业合作的历史根基,有与机械、电子等装备制造行业合作的经历。目前学院与国内200多家企业保持着各种联系,在招生、教学、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有效提高了学院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效益。校企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行工学结合的关键环节。目前,航空基地的注册企业近200家,开工产业项目31个,随着众多航空企业陆续投产运营,学院背后依靠的将是一个巨大的航空产业集群。学院未雨绸缪,并亦步亦趋,在总结过去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前校后厂”的构想,就是以基地为依托和平台,面向整个航空产业链,面向基地企业群,坚持教育先行原则,推进校企互动合作,实现工学结合。在边实践、边研究、边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国家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中心“轮岗实习”、西飞集团“跟岗见习”、蒲菲沃航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就业”、西安威盛航空电子公司“研发生产”等合作模式。这些多样化的合作方式,使校企合作真正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层面,为满足学院不同专业在工学结合上的不同需要提供了坚实的体制保证。
      教学与生产结合。依托基地,对接航空产业链,适应航空生产技术及其岗位的变化,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与建设。首先,依据航空产业化发展及基地航空资源的聚集,调整专业设置,根据航空产业链上下延伸的要求形成包括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管理与服务等为核心的涉及机械、电子、信息、管理类等32个专业的专业体系,实行院系两级管理。最近,学院又成立了航空材料系,使学院服务航空产业链的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其次,制定优惠政策,吸纳优秀人才,精心打造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引进了一批航空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和科技人员,同时建立r航空基地兼职教师人力资源库,建成了一支航空基地特色鲜明、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在各个教学、科研岗位上做出了贡献。再次,紧贴生产岗位实际,整合教学资源,将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统筹起来,开发上学结合的课程。如“飞机铆接与装配技术”是学院在基地有关企业协助下精心设计的新课程,2008年报批为国家精品课程。该课程专门针对飞机制造厂、飞机修理厂的铆接装配和机体修理岗位,培养飞机机体修理、飞机装配的高素质技术工人和工艺技术员。教学内容包括普通铆接、密封铆接、十涉配合铆接、特种铆接、螺栓铆接、部件对接等,组化为10个项目、18个任务,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学院配套建立了飞机维修校内、校外实训基地。“飞机铆接与装配技术”精品课程的打造是学院教学资源大幅度的调整和优化,也是与企业深化教学建设合作的典型。教学与生产结合,逐步成为西航职院的教学常规,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这既是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的实务,又切实有效地推动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
      学习与就业结合。“工学四合”的4个“结合”形成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闭环,学习与就业结合既是起点又是终点,毕业生就业后用人单位的反馈和个人的成长调节学校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反之亦然。学院利用紧邻航空企业的优越条件,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动态监测系统,多方面收集信息,在综合分析在校生学习和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精心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人才培养工作全程督导体系,把学生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就业结合起来。学院专门成立了由院主要领导牵头的课题组.先后到各类企业进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近200人次。课题研究的要点是: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观念,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侧重进行职业综合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帮助每一位学生顺利地完成从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航空基地企业对毕业生航空职业素质的特殊要求,学院将职业素质课作为航空类专业的必修课,并且逐步推及到其它非航空类专业。
      航空类专业职业素质课重在树立学生责任、安全、保密、爱国等职业操守,将“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航空精神通过系统的教育,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实施学生学习与就业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均稳定在93%以上,并且在航空基地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在递增,企业普遍反映学生踏实肯干、技能好,并且有奉献意识。,
    “工学四合”的4个结合是有机联系、内在统一的.是“工学结合”在不同层面、不同方位、不同时态及不同行为主体中的体现,实际上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工学结合”系统的四个要素。“工学四合”系统是一个复杂大系统,系统推进“工学四合”,有利于航空高职人才培养,有利于航空高职院校发展,有利于国家航空基地建设。
      三、凝练经验,推进开发区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工学四合”系统模式本质上是在利用国家航空产业基地主导产业优势,紧扣高职教育发展的脉搏,追求自身特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成熟起来的,同时也是伴随着作为产业集聚的开发区建设发展的必然产物,既体现了开发区高职院校的良机独占,又反映了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孕育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回顾学院跟进服务国家航空产业基地,丰富和完善“工学四合”的发展历程,有三点深刻的体会。
      理念创新是先导。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理念创新,行动才不会僵化。“工学四合”既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又包含了高职教育新的人才观、教育观、教学观、发展观。“工学四合”兼顾了工学结合的宏观框架和微观操作,本身就是对工学结合的认识创新。学院系统推进“工学四合”的一个最重要的理念就是“成为国家航空产业基地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学院没有将自己看作是航空基地发展的“局外人”、“旁观者”,或者仅仅是
“技术工人供给方”,而是视自己为航空产业链的一部分,并通过一个个项目将自己打造成航空基地全方位的参与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确立了“跟进基地”的发展思路,“跟”是紧跟,不落伍,要紧跟基地发展步伐,适应航空产业结构变化、技术构成变化、人才规格变化等的趋势,“进”就是融入,要充分开发身居航空产业基地核心区的区位优势,真正融入航空基地和航空产业,努力成为航空基地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将服务区域的发展战略与服务行业的发展战略合二为一,变为特色领先发展战略,并利用航空基地国际合作与交流这一平台,确立了国际化办学战略,中德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新加坡明康宇航集团“订单培养”合作项目正是借助这一平台才得以实现的。
      体制对接是基础。工学结合的系统推进,离不开校企合作的保证。面对航空基地的企业群,为真正将“前校后厂”的优势发挥出来,学院采取逐步推进的方法,构建“工学四合”的体制基础。学院借助航空基地这一平台.参加“话部投资与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西安航空转包生产暨国际合作论坛”等活动,与航空企业同台展示,互相交流;参加“陕西航空产业协会”、“陕西航空学会”、“中国航空学会”等行业团体,加强与产业界联系:牵头组建“陕西航空职业教育集团”,与航空基地共同主办“国际航空职业教育论坛”,搭建航空产业与航空职业教育的体制平台。由松散到紧密,学院与基地航空企业的校企合作渐次展开,体制对接路线日益清晰。
      文化融通是根本。“工学四合”关键在于“神”合,“貌合神离”绝不是真正的“工学四合”。在我国航空人心目中.航空产业是神圣的产业,是一个人可以奉献一生的崇高事业,“阎良航空城”在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凝结了中国航空事业的“精、气、神”。学院深知举办航空高职教育,就必须传承这股“精、气、神”,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学院投入200多万元的推广专项资金,建设具有航空产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实现“工”、“学”两种文化的深度融合。学院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为统领,努力追求“航空报国、追求第一”为核心理念的航空产业文化和“育人为本、适应需求”为核心理念的高职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实施CIS战略,从物态(VI)、制度(BI)、观念(MI)三个层面系统推进,并与航空人文素质课程相得益彰。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了行业特色和学院特色,得到了学生、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方的广泛认同,实现了与航空产业的深层沟通。另外,学院在航空基地航空科技文化走廊的中央部位,投入3000多万元,与航空基地共建了面积达4700平方米的“西安阎良航空科技馆”,该馆已成为航空基地航空科技普及、爱国主义教育、航空人才培训、发展航空旅游的重要平台,探索出学院与航空产业基地管委会新的合作模式。航空科技馆也成为学院与航空基地科技文化融合的重要基地和校企合作、校企融通的重要纽带。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陈万强系院长】
原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