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圈】2018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8-07-15 浏览量: 信息来源: 职教圈

7月15日上午,《201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微信图片_20180715202626.jpg

自2012年以来,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委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共同编制的高职质量年报已经连续发布七年。七年来,报告始终坚持需求导向、坚持第三方视角、坚持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了由学生成长成才、学校办学实力、政策发展环境、国际影响力和服务贡献力构成的“五维质量观”,探索建立了不同维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持续引导高等职业教育强化内涵、提升质量,成为社会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窗口。

本次发布会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牵头组织,100余所高职院校,近20家中央级新闻媒体,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等教育研究机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组织代表共200余人现场见证了报告发布。

质量年报编委会主任、上海教科院原副院长马树超教授解读《2018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来自现场文字直播)

首先衷心地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关心支持,由于新闻媒体朋友们的关注,每次新闻发布会都是我们高职质量年度报告往前进一步的重要时机。刚才我和《瞭望周刊》杂志的周老师在说,你们每次提的问题,我们吸收进来,正好是我们每次编写研讨的时候都关注的问题。我们2018年广泛的吸收,连续六年,包括周老师和到会的各位代表提的一些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一是为什么发布高职质量报告,为什么连续七年召开新闻发布会。

首先这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10年发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高等教育要向社会每年发布质量报告的率先的行动的标志。2011年高职战线就开始行动,2011年校长联席会委托上海教科院和麦可思研究院联合成立编委会着手编写,到2012年正式出版。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委托我们按照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标准是国家的标准,委托第三方,按照国家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面向社会、面向新闻界评价发布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因此这也是落实国家关于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率先的行动。这里提到两个很重要的概念,一是率先落实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行动,二是率先落实管办评分离的行动。这是很重要的两个定位。

第二,过去六年高职质量年度报告面向社会发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是初步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的共识,这是五个一级指标,包括学生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质量,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和教学改革是第二个指标,发展环境质量是第三个指标,发展环境质量特别重视政府责任与政策落实的情况,特别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要求的“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就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落实,实际上是存在问题的。可以说,我们连续七本高职质量年度报告对于政策的落地始终是指出问题的,每一年都是有这个内容。第四个指标国际影响力,第五个指标服务贡献。一共是五个一级指标,共计33个二级指标。对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产生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职成司领导称报告为引领者、推动者、贡献者,我们在后记里不断地说我们努力的方向,实际上是领导在审读我们材料时的评价。其次,我们得到社会和高职院校的重视,从一个简单的指标,我们高职质量年度报告发行量来看逐年提高,2017年度超过了两万册,应该说也是蛮重要的一个指标。实际上谢俐副司长在审读的时候再次说,你们宣传不够、你们出版发行覆盖面不够,最后我还是希望为我们这本质量年报要站台,能够呼吁。

第三,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认可。

2012年时任教育部长袁贵仁对高职质量年度报告做出了长段的批示、高度的评价,尤其是对高等职业教育面向85%以上的家庭是第一代大学生,缩小农村家庭孩子和城市孩子入学机会的鸿沟,认为这是功德无量的大事,功德无量的好事。这是非常高的评价。此后,2014年当时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作出批示,肯定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2017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肯定了高职教育在“双创”等方面的贡献,并要求各级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这个新闻点一直没有报道过,这次我们在2018年的后记里面专门作了比较完整的一段描写,李克强总理2017年的批示。

第四,2018年高职质量年报的三大特点。

昨天晚上我和王伯庆院长还在讨论到底是叫亮点还是重点,还是特点,后来说叫特点,三大特点概述。

第一个特点

在先后发布了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的基础上,2018年度新增加发布了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这既是中国高等职业院校质量提升展示的一个缩影,也是对我们高职质量年度报告强化量化指标,对高职教育质量意识、质量内涵建设引导的一个导向。特别是今年4月份,编委会在校长联席会议的要求下,对相关指标数据与模型测算后有可能进入50强的院校数据进行了社会公示,这是第一次面向社会进行公示。既提高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指标的透明度,也增加了高职院校责任意识、诚信意识。

在公示过程中,有个别院校因为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问题受到了质疑,也有的院校因为院校长未做数据和报告真实性的承诺,而取消了最终入选50强的资格。有几个院校,应该说我们也了解数据是比较真实的,但是因为没有做承诺,因为质量年报是面向社会发布的,所以教育部通知要求院校长、法人代表要做真实性的承诺,后面我会专门说。

我们相信这些工作将会对今后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相关指标数据准确性会有导向作用,更重要的是会对我们高职院校长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引导作用。今天下午校联会将专门邀请20个左右的院校长代表共同对5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进行研讨,为今后高职质量报告的量化指标及测算模型提出修改意见,使我们质量年度报告的质量能有进一步的提高。

第二个特点

2018年度的高职质量年报在继续重视学生发展办学条件等五个密切指标的基础上,特别重视评价高职院校服务贡献质量。这一点可以在目录上体现,其中五个一级标题,一共70多页的篇幅,其中学生发展是15页,所以学生发展是根本质量,每年都是最高的篇幅,今年我们服务贡献也达到了和学生发展一样的篇幅,其他一般都是6页、7页、8页、12页等。在图表中学生发展占有最多的篇幅,在21个个案中,因为有学者专门说,案例就是本质,实际上我们案例是反映我们高职质量改革发展的一些本质的要求。服务贡献的案例数量达到11个,超过50%,一共5个一级指标,我们仅在服务贡献就高达11个。一方面是因为高职院校的服务贡献能力本身是高职院校贯彻十九大报告关于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前提、重要基础。我们服务贡献的能力,为什么我们校长联席会议、编委会这么重视服务贡献能力,我们第一个评50强就是服务贡献,今年又特别强调服务贡献,因为它是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基础。没有较强的服务贡献能力,院校就很难做大培训,没有较强的服务贡献能力,院校更难以吸引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变成一个弱者,老是求人家,你来帮帮我吧,当我们有服务贡献能力、研发能力、培训能力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说话,我们特别重视。另一方面更重要,面向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两年,其实就是后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十九大的部署,高职院校责无旁贷,高职教育不可替代。我们今年为什么这么重视,因为2020全面小康,十九大又专门提出来乡村振兴战略,高职教育责无旁贷,高职教育不可替代。  

可以看一下57页,高职院校服务脱贫攻坚呈现了新的格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体现了责无旁贷和不可替代。第一个格局,高职教育服务脱贫攻坚呈现“跨省互助+省内自助”的全新态势,高职院校积极落实中央确定的东西部扶贫协作要求,东部省份组团援助中西部地区,帮扶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覆盖的中西部省份由2016年7个增加至10个,招收中西部学生由2016年7万人一下子增加到12万人。这个强度非常大。在中西部地区省级政府统筹下,高职院校组团开展跨省援助和省域内帮扶,通过院校联办专业,高职帮扶中职,中职延伸服务,开启了中西部地区“跨省互助+省内组助”的新模式。案例11,组团式帮扶有非常精彩的案例。这个案例就是本质。湖南省教育厅组织高职院校开展组团式帮扶,在跨省互助方面组织10所优秀院校帮扶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10个专业。山东省教育厅先后与重庆、新疆、青海、西藏四省区签订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协议书,明确对口支援任务。湖北省教育厅组织34所高职院校与34所贫困县中职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等等。“跨省互助+省内自助”组团式帮扶。

第二个新格局,精准扶贫逐步形成,专业支撑加上产业扶贫的基本模式,高职院校精准教育扶贫,逐渐形成专业支撑产业扶贫基本模式,聚焦高职院校以专业为支撑,聚焦贫困地区产业精准发力,依托优势专业援建当时急需的专业,招收当地学生开展职业培训。后面专门有案例12,多样化帮扶带动当地土特产品出山,我们上面仅仅举了4个例子,实际上这些例子不胜枚举。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依托电子商务专业搭建电商平台,帮助企业和农户销售广西特产50余万斤,走出一条“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新路子,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数次专门播保。

黔货出山:黔货贵州,贵州安顺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该校省级制茶大师工作室,牵头成立安顺有机茶产业联盟,建设1000吨精制茶生产线、500吨抹茶生产线。

湘货出山:我们随意举个例子。湖南汽车工程学院,依托信息工程和经济管理学专业优势,最后一句话,帮扶的人均年收入由帮扶前3000元提高到8700元,校长们都坐不住了,我们都干了这些活,等会儿校长们有机会可以和媒体们介绍。

滇货出山: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优势专业打造“云农职·慧农时邦”等,为云南农业中小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销售农产品达到300万元,非常多。校长们觉得我们都干了这些活,怎么没有我们呢,都可以理解。

新格局三,高职教育扶贫显示“贴身帮扶+就业扶贫”的独特优势,全国近四分之一的高职院校(300多所),四分之一的高职院校分布在六盘山等教育扶贫工程区域,2017年共培养60万毕业生,本地就业规模超过30万人,扶贫区域的毕业生一半以上能够留在当地就业,这是我们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这样一个重要的文件精神。案例13,精准扶贫与扶志扶智,一扶志气,二扶智力相结合,我们有一批案例,新疆维吾尔医药高等专科学校86%的学生留在当地就业,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开设29个专业,毕业生全部留在当地就业,为自治区输送了2万余名技术技能人才。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梯专业开展“校企精准扶贫班”,上海城建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针对国际化大都市酒店专业需求。凉山地区彝族学生,尼苦伍呷(音),在家书中写到,我承载着家人的希望来这里求学,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能改变我家族的命运,并为彝家孩子树立好榜样。扶志扶智,一个是志气,一个是智力。服务乡村振兴,也是形成了格局,第一个格局,投入乡村振兴成为高职新热点;第二个格局,技术支农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第三个格局,乡村合作,校政合作成为城乡融合新机制。也是有很多案例,不一一介绍。总而言之,体现了高职教育责无旁贷和不可替代,那是真不可替代。

第三个特点

本年度报告更加重视从第三方的视角来评价高职教育的质量,着重体现在更加客观的呈现高职教育质量方面的问题。我们统计了一下,先后有多达27次提出高职院校质量建设方面的问题,还提供了八张表格,让读者有机会看到各省高职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比如就业率,有的省份它的中位数,22所学校中位数就是11个,只有84%的就业率,也就是说有11所要低于84%的就业率,而且现在这个数据越来越真实,越来越客观。这是比较大的问题。中位数就是第11个学校,或者说50个学校第25个学校叫中位数,只有84%,也就是低于84%的还有24个学校,类似于这样一些数据,也指出了很多问题。

时间关系,我简单地把27个问题做一个概括。在学生发展方面,我们指出了3处,比如第一处,有学生在调研中认为,与辅导员或班主任接触时间太少的比例高达46%。而贫困地区或者农村农民家庭背景,高达48%。这就是质量问题。我们的学生渴望和辅导员、班主任多接触,但是不到50%的认为接触太少,学生们回答问卷都是很客观的。这就反映我们在教书育人上的问题。所以我们说这是我们在学生发展上,还有一些“双创”就不说了。第二章,教育教学,我们指出了6处问题,比如资源短缺,在我们1338所提交资源表数据的院校当中,46所院校生师比高于20:1,17所院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低于3000元,还怎么办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低于3000元。37所院校校园网主干最大宽带低于10兆,比我们手机的流量还不行,说还搞媒体专业,怎么下载文件。所以离我们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要求信息要求相差较大,这是我们指出的资源短缺。当然还有校企合作,合而不深、合而不融的问题依然存在。有的院校对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过于教条化、形式化、机械化和表面化,学校思政育人评价方式单一问题。

政府责任部分,我们在政府责任部分每年都是比较重视指出问题,今年高达11处,可以说这部分是每年高职教育报告指出问题较多的部分,就是政策不落地。有些问题还是比较大的,比如像现在1.2万的问题,教育部、财政部2014年文件提出,2017年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要不低于1.2万元,其实我今年是希望宣布的基本达到,后来我们算了一下超过10个省包括自治区平均没达到,这是比较厉害的。地市属公办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未达标比例达到38%,行业企业属公办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未达标,达到67%,这确实因为我们今年是很希望基本达标。这是在环境质量方面,因为我们国内外高等教育的评价指标比较讲究的都有一栏叫环境质量。第四章国际影响力,我们提出3个问题。服务贡献,我们也提出一个问题,主要是全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高职院校研发拨付到款额不足10万元,一所高校,三分之一的高职院校的研发服务到款额不足10万元,实际上是比较大的问题;我们非常遗憾的看到,近四成的院校,1300多所里面四成就是超过500所,非学历培训到款额不足50万元。我们说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我们职业教育既是国民教育,也是人力资源开发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差距。

在本书最后提出三大挑战,第一是专业建设面临挑战,第二是我们教师队伍的教书育人存在挑战,第三是院校治理。

第三方视角评价高职教育质量

第一,高职质量年度报告15个关注点。第一是高职教育毕业生就业质量整体趋好,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增长明显,约为毕业半年后的1.8倍。2014届的高职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达到5636元。各个地方平均下来5000多,应该说是很可观的,我们报告里说有效的阻止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第二是高职院校在注重职业能力培训的同时,更加重视重塑学生自信心、重塑学生上进心,更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我们不仅仅是就业的培训,我们更加注重重塑学生自信心、上进心,更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现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关键特征,立德树人。这也有很多数据,不展开说。

第三是三年内自主创业比例为8.5%。2014届高职毕业生三年内,为什么2014届,因为到2017是三年,三年内自主创业比例为8.5%,比2010届高出了2.5个百分点。校长们,2.5个百分点很不容易啊,我们到院校去调研,一说你们有几个创业,说有100人,我说毕业生多少,毕业生3000人,一算,3%,所以2.5个百分点很不容易。

第四是首次发布院校教学资源50强榜单,刚才已经在特点里说了,这是关注点。体现了报告继续向质量评价指标量化的方向发展。

第五是跨区域共建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成效开始显现。1043所院校,3094家行业企业参与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参与这个建设本身就是校企同育人才的平台,又是跨区域的辐射,跨区域给中西部填补了中西部院校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

第六是院校主动将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融入专业建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将产业先进技术元素,优秀文化元素和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学过程。

第七是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取得成功,并成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基本制度,为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就是2017年12月27号,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我们高职战线院校长们看到都非常振奋,因为我们已经实践了多年,看到国办发的文件非常高兴,比如说清华大学副校长就在座谈的时候指出,这是我们职教的经验开始向全国教育的辐射。

第八是高职教育国际合作呈现新亮点,包括来华留学的规模与境外人员培训的规模实现双增长等等,这都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国际合作从留学生到专业教学标准,到有的院校搞专门研究中心,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成立捷克研究中心,获得教育部备案,他们的研究成果获得省委书记和省长的批示,就是国际合作的层面也在往高处走。

第九是高职院校境外合作办学呈现多样化发展,包括我们探索设立鲁班工纺,海外分校,一起合作建立培训中心等多种办学形式,主动服务我们中国企业“走出去”。天津市教委积极推动鲁班工坊项目,正在成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新品牌,得到国家领导人孙春兰副总理赞扬。

第十是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持续增加。我国与28个国家和地区举办高职高专层次的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达到960个,占高等教育吸引境外资源优质资源办学总数的41.8%,“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发力,有效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第十一是服务贡献50强的整体水平有较大提升。50强院校横向技术服务、纵向科研服务和非学历培训款额等三项指标的中位数,第25位,分别增长49%、75%和93%。增长比例,一年增长这么高的比例,有的院校长说是不是有疑问,实际上我们专门公示调研,专门找一些院校长了解情况,重视不重视不一样,以前数据填报准确不准确不一样,原来就是叫一些科长,科长安排一些帮忙的人填一填,交上去,签字,现在不行,我们要关注这些指标,因为事关我们院校的发展,真正发挥是引导性、引领性的作用,重视这些指标,否则我们搞这些指标干什么,评价指标本来就希望具有指挥棒的效能,发挥这个作用。也有的院校说,我们去年还评上,今年还是这些数据怎么评不上呢。今年你评不上,人家今年进步明显,所以这些个别指标具有一个引导作用。

第十二是地方政府统筹发挥高职院校优势资源,推动实施精准帮扶活动,服务贫困攻坚责无旁贷、不可替代。刚才特点里专门强调,这是一个重要关注点。

第十三是高职教育发展为中国制造注入新动力。刚才讲服务农村的时候,我接着就想说服务制造,因为很精彩,一看真的很精彩。服务中国制造高端水平的,如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80%的专业、80%的博士和协同创新平台聚焦智能制造领域,拥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省级以上智能制造创新与服务平台10个,储建华(音)博士获得江苏省“双创人才”称号,并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和项目总负责人。

第十四是服务乡村振兴不可替代。

第十五是一批院校正在成为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新地标。上面写着一些地区就一所高职,人家就说什么大学在哪里,成为新地标,而且大量的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

我就说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感谢新闻界的老朋友新朋友,感谢本报告的策划对编写的支持,感谢我们谢俐副司长,高职发展处林宇处长、任占营副处长多次对本报告编写工作提出具体指导和修改意见。也感谢院校长和各省教育厅的重视支持,我们质量报告都是从上面挖掘的,感谢我们的合作团队,感谢上海教科院和麦可思研究院的专家,以及编委会全体同仁,感谢我们高教社和支持我们的院校。

相关阅读:

《201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学生自信、上进等良好素养逐步形成,实践教学、社团活动的育人功能日益显现。毕业生就业率、月收入、专业相关度、母校满意度、自主创业比例、毕业三年职位晋升比例等指标稳中有升。毕业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职业发展上升空间扩大,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作出贡献。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等相关专业快速发展,支撑新兴产业能力增强。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注重将产业先进技术等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企业的育人作用不断体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呈现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态势。信息化课堂教学渐入常态化,优质教学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机制开始形成。

——高职教育服务脱贫攻坚呈现新态势,形成“专业支撑+产业扶贫”“组团式扶贫”等特色模式。校村合作、校镇合作成为城乡融合新模式,成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新特点,一批中西部地区院校正在成为当地发展的新地标。优质院校得到地方政府和行业领军企业的认可与支持,为中国制造注入新动力。服务贡献50强院校整体水平有较大提升。

——高职院校服务“一带一路”呈现区域特点,开放办学持续深化,境外办学更加多样化。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逐步得到国(境)外认可,来华留学与培训量增长明显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亟待高职院校加强专业标准建设,更需要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源支持。国际影响力50强整体水平提升。

报告强调,政府责任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环境质量重要方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脱贫攻坚等政策密集出台,优质院校建设成效显现,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落实。高职教育生均公共财政经费继续增长。质量年报三级发布制度进入常态化,社会影响力增强。高职院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亟待解决,高水平建设更需要强化中央财政的专项引导。

报告首次发布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显示:东部地区高职院校资源水平整体较高;中西部地区院校的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等资源水平较弱,需要加大投入,加强建设;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水平优势明显,体现财政专项投入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重要作用;教学资源存在明显的区域和院校不平衡性,亟待政府和院校予以重视。

报告指出,高职院校新兴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与资源面临挑战,传统专业的改造和融合同样面临挑战;高职院校重教书轻育人、重技能轻素质的现象仍然存在,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挑战;高职教育的政府和院校治理能力面临挑战,亟待提高。

报告期待,各级政府以实际举措加快落实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要求;加强对地级市属、行业企业属公办高职院校经费投入的督导与检查;推进高职院校建立健全依法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治理结构。高等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将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和培养,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要积极融入区域产业发展战略,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