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


发布时间:2011-02-19 浏览量: 信息来源: 《环球》

《环球》杂志驻东京记者/刘林

 

  “早晨睡到自然醒,一整天或数天足不出户,上网订购一切,看DVD电影,上网,或者干脆面对电脑发呆。”

  只要提到“宅”,浮现在人们心中的便是这样一幅景象。

  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从美剧《生活大爆炸》(Big Bang Theory)中的Sheldon,到中国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旅行”的年轻人,“宅”字似乎发展成为时尚标签,甚至成为一种潮流。

  以中国为例,第一家“宅男宅女”论坛于2007年底上线,目前已经有近2万名会员,接踵而至的“中国宅客网”上线不过5个月,会员人数就已经突破了5000人。“宅人”们习惯在线上分享生活感受、讨论流行话题。

  或褒或贬,对“宅生活”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思想保守的人认为无法接受,并对持这种生活状态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表达充分的担忧;更新一代则把它看作是一种新型的生存、生活与交往状态,是更符合这个科技时代要求、更为时尚的追求。

  其实,现在人们对于“宅”的理解,是指痴迷电脑游戏、漫画,缺乏与人交往意愿或是能力等特征。这其实仅仅是“宅”这个词原始意义的一个侧面。要准确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并对这种二十一世纪的新征候合理地认识,就必须对其源起进行一番检视。

  “宅”原词为“御宅”,最早诞生在二十世纪70年代的日本,是对那些亚文化热爱者的统称。他们具有独特的行动特质和文化倾向。日本动画制作公司GAINAX创始人之一、自称“御宅王”的冈田斗司夫曾对御宅族给出了定义——在这个影像资讯大爆炸的世纪,为适应这个影像世界而产生的新型人类种群。

  伴随御宅族的产生,在日本还出现了一个与“御宅”密不可分的一个词汇,即“秋叶原系”。此词的产生大概源于御宅族的兴趣多集中于动画和电脑游戏,他们对于电子产品的需求较之常人更为强烈,多在东京著名的电子电器一条街“秋叶原”出没,故此得名。

  如今,秋叶原众多店家索性已经从销售电器产品转变为销售动漫游戏及其衍生品。每到周末,秋叶原一带便会云集着各色宅人,尤以宅男居多,他们貌不惊人,甚至不修边幅、眼神迷离,在一番寻找和筛选后抱着大摞的漫画或者游戏光碟满载而归。

  2004年一部《电车男》横空出世,一个外表平庸、没有女人缘、精通电脑、爱好收集各种模型的宅男形象,经由电影和电视剧的改编深入人心,并传播至日本以外的很多地区,“电车男”一时间也成为了宅男的样板。他可爱、单纯的性格,以及一大批同为宅人的网络好友在出谋划策帮他追求女主人公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真情真义,令整个故事流露出温馨的气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在商业社会已经发展到极致的日本,御宅族的存在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个文化符号,更延伸出巨大的利益和产业链。近年来,随着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崛起,日本的制造业难现昔日辉煌,但就在同时,日本致力于运用新技术打造文化产业,使得日本从一个产品出口大国逐渐向文化输出大国迈进。其中以御宅族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动漫及其周边产业更是横扫亚洲,并且跨越太平洋进入美国。

  宅人形象的改变和宅经济的发展,使目前日本社会对御宅族的评价渐趋理性,更多的人已经认可了这种较之以往略显另类的生活方式,或者本身就或多或少地过着宅人的生活。

  御宅文化进入中国之后,对亚文化痴迷的意味减轻,而面对电脑电视、拒绝与人交流的一面成为主流。很多所谓的“宅男宅女”认为自己的“宅”是一种被动的选择,下了班无所事事,放了假无处可去,工作之余更多的是躲在家中上网、打游戏、看书来打发时间。也有人认为,“宅男宅女”也反映了一些“E时代”年轻人社区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欠缺。

  在高龄少子化趋势日益严重的日本,人们担忧愈来愈多的年轻人选择做宅人会导致人口出生率的进一步下降,从而危及到日本民族的延续。尽管听起来有些过虑,但离群索居拒绝与人交流这种新世纪的征候,也许正是人类在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后受惠于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所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来源:2011年2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