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释放高校课堂活力

一所大学的课改试验


发布时间:2012-02-29 浏览量: 信息来源: 《 光明日报 》

    大学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学生神游物外,教学质量已成忧患。如何释放大学的课程活力,从大学教学的根本入手,已经是中国高等教育刻不容缓的要务。

    当然,我们的大学并不是熟视无睹,更不是无动于衷,各校针对性的课程改革早已经开始,也正拉近大学生与课堂、大学与社会的距离。山东轻工业学院的课改试验就让人体验到:课改势在必行,课改大有可为。

    优质课程才是大学的核心——

    给学生吃“面包”“牛奶”

    1月4日上午,山东轻工业学院1号教学楼B409教室。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王沂轩博士,为该校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化学专业的学生讲授总课时32学时的《计算化学》课程。

    在2010级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下学期的课程表上,已经排上了德国杜门斯啤酒学院常务董事葛瑞·布勒姆胡伯讲授的《现代啤酒酿造技术》,而美国酿造化学家协会主席弗莱德·斯塔绅讲授的《啤酒酿造工艺及微生物检测技术》课程也赫然在列。

    这是山东轻工业学院创新课程中的“借鉴引进课程”。

    “为什么不给学生吃‘面包’、‘牛奶’,却只给他们‘煎饼’、‘窝头’?不了解技术、学术发展的前沿,就不可能实现高端就业,更不利于发明、创新。”山东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徐同文说。

    该校共有四大类创新课程:借鉴引进课程、先进网络课程、校本学术课程、实践技能课程。目的所在,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3至5门国际先进水平的课程”。而校本学术课程,则主要由教师本人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转化而来的课程构成。

    徐同文近期将出版全国首部研究大学课程的专著《大学课程设计》,在他看来:大学以学生为本,教师、行政人员要以父母之心对待学生,“父母怎么能不关心孩子吃什么?学生消费高等教育就是消费课程。课程是学校一切的一切,优质课程才是大学的核心。”可现实情况是,目前高校的专业、课程、学分,大都是一二十年前核定的,与社会生产实际多有脱节,大学课堂上教师还是拿着它“照本宣科”。

    创新课程又该如何建设和进行教学呢?教务处处长马万勇介绍:首先通过“减”、“删”、“并”、“借”、“增”等措施,重构课程;其次,在时间上进行设计:第1学年主要加强应用外语和网络信息工具训练,让学生拥有了解国际技术先进水平的“双眼”和走向国际化的“双腿”。利用第2、3学年学习主干课程。第4学年则以国外最先进的同类职业行业的核心课程为模板,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课程,疏通学生的职业出口。

    还课程权于二级学院——

    50%以上课程管理权下移

    该校为此专门开设了课程改革试点班,开课9个多月,学生感觉如何?

    “起初参加试点班,我和爸妈都有顾虑。现在,我很庆幸自己的选择,爸妈了解情况后也十分欣慰。”2010级化工专业试点班的孟慧娜告诉记者,试点班的英语课每周有10个课时,比普通班多6个课时,“口语能力大大提高”。2011年6月份的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全班40名同学中39名通过。

    “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通常大二学生的英语四级通过率达不到80%,大四毕业时拿不到四级证的也大有人在。”马万勇介绍,2011年夏季开学时,大量学生主动要求参加试点班,2011级新生试点专业增加到21个,其中16个专业所有班级全部参加,另5个专业按自然班部分参加,2011级5600名学生,参加试点的达到2200人。“学校还将总结试点经验,结合学校条件建设情况,在2012年秋季所有专业全面推广。”

    一切还刚刚开始。

    如此大的改革力度,学校必须有强有力的运筹能力和实施机构,以及人、财、物等资源配套。根据学校安排,50%以上的课程,尤其大学后三年的课程,将主要由二级学院为主组织建设、管理和教学;学校教务处则由原来全校课程“一把抓”,变成主要负责公共课、基础课等。

    负责课程建设的同时,二级学院还可自主进行教师聘用、辞退,职称聘任,科级干部任免等。事权必配套财权,学校让二级学院做“有米之炊”的同时,把“买米钱”也交给二级学院。学校正在作核算,将把省里给学校的生均拨款大部分交给二级学院统筹使用。

    “这如同一场地震,打破了那种照本宣科、四平八稳的教学模式。不动,就积弊丛生,了无生气;动,则教师提升,学生受益。”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张迎春,深感课程创新之必要,也感受到压力和动力。

    冲击波所及,包括职称评聘。徐同文说:“山东轻工业学院教师现在评职称,找关系的没有了,因为全是硬指标:创新课程+人才培养+学术卓越,评职称从过去研究争论一天半,到现在一个半小时搞定,我也轻松了。”而职称评上了聘不聘,待遇升还是降,除了由学校管理的“校聘教授”之外,其他教师全权交给二级学院考核决定。

    课程之变引导培养之变——

    各专业延伸出就业新方向

    毕业生就业难是当前高校的一大隐忧。所以,学校实施创新课程体系时就提出要求:每个专业都要延伸出适合新就业方向的校本课程。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綦星光,从2010年开始就到青岛、烟台、威海、莱西四地的大中型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以后,我豁然开朗,生产实际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綦星光说,不少单位提出现在灯光设计与控制方面的人才短缺,学院已开始调研论证市场需求,如确有必要就立即把相关课程开起来。并且,许多单位也已主动与学校联系,合作开发应用性课程,并提前预订毕业生。

    学校对近年该校化工专业毕业生的一项调查还发现,只有1/5左右的人最终去搞化工。于是,学校决定,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从‘出口’倒逼课程教学,按照就业出口进行培养。

    而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按照卓越工程师、技能型人才、学术型人才、创业型人才等4种培养模式进行分流,因材施教。比如卓越工程师培养,在前三年本校教育完成后,将出国完成国际培养,取得本校和国外大学的双学位。而对于教授,学校要求45岁以下教师必须博士化,必须有海外留学背景,必须能开设具有国际视野的先进课程,并不断更新课程内容。

    课改刚刚起步,徐同文表示肯定要长期坚持:“课程创新必须常态化,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以适应培养与社会和市场对接的优秀人才的需要。”(本报通讯员 开 峰 本报记者 练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