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1-12-08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作者:彭涛 刘云洁

 

摘要: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中,应强调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及创新能力,巧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在阶段性考核的基础上实行模块化考核。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新生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差异较大,而学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内容是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对于已经掌握这些知识的学生来说,既学不到新知识、新内容,又可能对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造成伤害。因此,计算机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学必须合理定位,因材施教。
一、课程定位和内容整合
    (一)课程定位
    高职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能够满足专业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既注重知识的获得又兼顾学生素质的培养。
    (二)课程内容整合 :
    计算机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要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专业英语、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网页制作和计算机专业导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及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法改革
    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分析,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和思路。教师要贯彻精讲多练的思想,教学不用面面俱到,可以只是讲清课程的要点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探讨,更多的具体操作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和探索,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巧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让学生到企业和公司去参观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或请工程人员到学校讲解案例,教师要注意配合好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教学,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及时总结和启发。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习形-式。充分利用校园网,构建网上多媒体教学应用平台,将教学内容、教学资料、课后练习等制作成相关的Web页面,支持多种学习形式,如自主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和辩论式学习等,实现教与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三、考试内容和考核方法改革
    (一)综合评定成绩
    根据笔试、机试、作业、实习报告等各项考核结果,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创建多媒体网络题库,实现在线自测,提交作业,批改作业;建立无纸化和网络考试系统,实行开卷考试。
    (二)实行分阶段考核,以考核应用能力为主
    根据所整合的课程内容,规定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把计算机专业公共基础课分为几个大的阶段进行考核。试题以分析应用型为主,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考试内容、方式要能反映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如学生学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模块,就让学生写出如何运用最先进的理念和计算机技术在现有条件下配置出一台性价比高的计算机,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高的系统性能。
    (三)实行模块化考核
    把课程分成多个模块,以考代教,规定时间段,让学生自由选择考试时间,检验是否达到各模块知识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而教师根据模块结合学生情况开设“定单式”讲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分阶段在网上公布本阶段教学目标及教学考核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答疑,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果问题比较集)中,则通过讲座进行集中解决。如利用模块法,可将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内容划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系统操作、文字录入、Word操作、Excel操作、幻灯片制作、Intemet应用、计算机组装、局域网构建与设置、网页制作等模块。对新生中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实行“免修考试”制,通过免修考试的学生,可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建丽.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搞好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