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汽车职业教育说课大赛评价体系分析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0-11-24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全国汽车职业教育教师说课大赛常设组委会(胡建军)
1、本次活动的概况
    201 0年1 0月9日一11日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中国机械联合会的共同指导下,由中国文化促进会、教育部职业技术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成功举办,首届全国汽车职业教育说课大赛成功举办。由于各种原因(报名时间短,有的院校比赛的前一天才得到通知,在同一时间还有同样中职汽车说课比赛)报名参赛院校共计148所,其中高职87所,中职61所,收到28 1件参赛课件(有的学校报2—3名),经过评委初审,评出42名选手进入决赛,这42名选手分别来自42所院校(中高职各2l所,经过两天的预赛和决赛最后评出14名优秀选手。其中部分院校为集团院校、西部地区和县级以下职业学校,还有部分为民办院校)。为了体现均衡教育和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一所院校在只选取一名选手进入决赛参赛的同时,照顾的西部相对教师资源较弱院校的老师也尽量进入预赛。这些教师有很多来自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销售经理,属于“双师型”教师。教师近半数为女教师,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出头,有明显“年轻化”趋势。
    这一点既是年轻教师迅速成长的见证,但又反映出一个大强度体力和经验型技能职业教育队伍中,大量女性教师和年轻教师的现状,说明师资和实践经验的匮乏,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这次大赛评委组成既体现了权威性,又体现了全面性。评委中即有中高职教育的教学专家,职业教育专家,又有来自企业资深工程技术人员,还有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专家
    这次大赛报名听课的院校共计187所,共计472名老师和院校领导,企业及相关人士30名(包括一汽大众、北京现代和部分北京维修企业人力资源领导),最多的院校有9人来听课,几乎80%的学校都自带录像录音设备,全程记录比赛全过程。
    这次大赛由于采用网络直播(是个小的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网站),又赶上六、日两天,据决赛当天统计点击率最高时为26722人次。
    这次大赛为中职和高职同时举行,但预赛时又各分为两个组,分别在四个赛场同时举行,决赛时上午为中职组,下午为高职组。
    因为这次说课大赛评审原则和评分办法,是以综合素质作为考核的基本条件,所以将高职和中职放在一起等于创造了一个互相学习的环境,这一创举的确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比赛进行时赛场听课的鸦雀无声,但倍感紧张、兴奋、激烈之气分,专家点评严格、一丝不苟又妙语连珠,整个赛场又充满了愉悦,欣愉的笑声。
    通过说课大赛,令人欣喜地看到了教学改革的成果,所参赛选手都能够在课程设计中比较好运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和模式,普遍运用一体化教室和小班教学,利用“工单"、“任务书"等自制工具以“做中学"、“做中教”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且能有机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文、动画、音响、模拟/仿真课件、教学视频等,从形象思维入手,运用多种感官学习。许多教师还能够注意到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大家一致反映这种比赛模式新颖、实用、兴趣盎然。
    但大赛也检验出目前教学中的一些普遍问题,比如中职专业课和高职专业课内容有重叠、青年教师的板书和教态等基本能力功力不够、企业技术人员的教学规范不够、注重教师“讲好”而不是学生“学好,,等等。同时,评委和选手都认为目前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要处理好如何把握理论深度、把深奥的理论综合、通俗、直观地讲清楚的问题,处理好工艺课那些该讲,那些该练,处理好如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等问题。还有部分教师为参赛而参赛,课件内容技术含量不够,技术内容落后,没有体现出现代技术发展特性和超前意识。同时课程偏重于汽车后市场技术。这些都是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加以改进的。
2、说课大赛初期的评价体系设置思想的来源
    2004年开始部分汽车维修行业专家,从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与管理培训,转向关注并接触汽车职业教育,平均每年要在20—30所中高职院校举办主要针对老师技能的培训。引发此转向的直接原因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逐渐从农民工、散兵游勇向有技术有文化有职业道德的,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过渡。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迫切的需求却与学生的技术素质和道德素质相差很远,经过几年的了解、研究与实践,发现一是教材不实用,二是缺少实操和环境。教材经过几年的上上下下的改革已经越来越综合化和精炼化;教学环境建设随着这几年政府的投入以及自筹资金等,院校的硬件设施也越来越完善,这里包括校园环境、教学环境、一体化建设、实验实训设备配置等。按理来说教学质量应该有非常大的变化才符合常理,但实际情况却不令人满意,甚至于有下降的趋势。
      汽车保有量的突飞猛涨地增长,后市场规模与数量急剧扩大与扩增,相应的人才市场一派繁荣,各类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新增、扩张、扩招汽车专业,2004年我们曾做过不完全统计,全国大约有2000多所院校和培训机构设有汽车专业,而今年将近6000所相对应的专业院校和培训机构,汽车专业在校生达到30万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原有的专业课老师教学经验老化,知识结构老化,教学压力加重,因而大量引进新的教师,这部分教师以从校门再进到校门为多,而且多数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所以他们既缺乏实践经验又缺乏教学经验。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院校开始引进企业的技术人员,进入院校的理论课堂和实验实训教学,但这部分教员很多满肚子经验却不能用语言科学地进行描述,不能将通俗的开放型案例用相应的理论进行阐述和延伸,只是一种脱离企业环境的摹仿。
     加之科学技术和汽车技术的发展,使得汽车技术越来越与其他技术相互交叉、交融,并相辅相成。这还只是单纯的专业技术层面,如果从大技术观来看,汽车技术与人的关系,与环境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同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趋向综合化,长远化,对人才的选择也由原来的单纯技术性,转为复合型和不同层面的选择。这一转变对职业教育的师资的综合素质明显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初期以教师技能为主的培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培训内容的深入,逐步涉及大计术观、教学方法、学科体系建设、专业设置、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等培训。
     2006年,我们几个专家参加了,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分社在武汉举办的以本社教材为主的,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的教师的说课竞赛,当时参赛的老师不足30人,说课的形式主要沿袭的是普教的说课模式,但突出了对某一节课的说教,虽然评审评分办法内容较简单,内容也不丰富,说课质量普遍较低,但是经过几年的不经意获得的反馈,却异常强烈,这一现象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这几年围绕着汽车职业教育院校的,针对学生的汽车维修技能大赛越来越红火,但反映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并不一定是否定针对学生的技能大赛本身,而恰恰反映出师资素质是决定学生素质的根本,就汽车维修技术而言,准确地说至今也还是一门经验技术,至多是一门精技术,而且相当一部分技能要靠反复训练才能够熟练掌握,另有一部分技术俗称沉默技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从另外一个角度,试想在企业中七年八年都不一定培养出技术人才,在院校有限的时间怎么可能培养出技术人才呐!但经过实践和调研,我们又发现,如果经过好的教学质量的学习过程,一定会大大缩短就业以后成才的周期。
    职业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历史性任务,而且并不是仅靠政府的某一项政策或某些政策就能够解决根本问题的,政策、体制、机制是外因,长期的实践告诉我们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师资的素质,师资是院校的核心和生命线、师资是内因,内因是决定因素。
    由于大部分老师对所教授的汽车专业技术知识只是从教学角度的认识,基于教材上字语上的理解,行为基本上是建立在对事物表面摹仿,思维是平面的,狭窄的,知识结构是单薄的,这些就决定了老师的认识观和价值观始终停留在一个脱离文化与哲学层面上,唯技术论而非辩证思维的认识层面上,因此,传授技能的过程枯燥、狭义、机械,缺乏感召力和影响力,由于狭隘的专业技术观,缺少大计术观意识,缺少以专业技术为先导,具有为国家服务意识的教学思想,因此教学质量与行业需求差距很大,二次就业率低,终生自我学习能力有限。
    从职业道德层面来讲,没有对职业技术的广泛和深刻的了解和理解,就不会有对职业的敬畏,就不会有激情,因而职业与道德就是两层皮,教育成果就不完美,就不能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真正价值。
    通过以上认识的分析,对师资的综合素质提高,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当务之急。那么采取什么样的一种形式作为突破口,或者利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促进大多数院校和老师的观念的提升那?说课大赛就被提到重要形式之一。
    “说课”活动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较经济的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佳形式,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但以往的说课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不能适应我们的需要,必须根据以上分析的结论重新改造与补充。
    以往普通教育说课模式基本上已经形成模式化,基本遵循:教材分析、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固定不变的程序。“说课”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和教研人员,而且“说课”主要针对某一教材的整体施教的设计,缺乏细致操作的可考核性和可执行性。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以及情感很难融到设计思想里面去,面对职业技术教育特殊群体,不能完全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殊教学特点;不能体现出老师对专业技能高度地概括性、精确地提炼实用和归纳整合能力;也不能很好地将学生就业联系在一起。就竞赛活动本身而言可比性差。
    因此我们首先在以往的“说课’’的对象,教师和教研人员基础上加入了学生和行业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并在原有形式基础上,加入了“讲课,,的内容,并且将“说课"由针对整体教材转向目标更具体的某一堂课,从形式看是一种“说讲”结合模式,从内容上看将对某一节课的设计理念、方法和目标单独提到“说讲”程序的最前面,然后按照本节课知识、技能进展要求,说一讲一说一讲或者讲一说一讲一说,或者说中讲、讲中说循循渐进,最后进行总结,并回扣、验证设计目标。
    为了强调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同时强调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淡化了某一职业技术的评价比例,强化了理论联系实际和教学设备、仪器、模具的应用性评价;强化了无限的知识在有限的时间里的概括和提炼能力。
    由于针对的是职业技术教育,尽管淡化专业技术性的评价,但却实行专业技术错误一票否决制。
    同时我们增加了除评委以外的听课人员的综合评审。
    为了贯穿兴趣教学的始终性,我们增加了围绕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娱乐性点评。使整个说课始终在一个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下面是我们的评审原则和评分细款:
评分原则:
    1)课时利用率高;
    2)  教案组织合理、科学性强与大纲联系紧密;
    3)课件组织能力强、重点、难点、知识点突出,与全课程联系点、线清楚明朗,创新性强;
    4)展示出充分发挥和利用模板、模具、试验台、多媒体的能力(一体化学习情境与场所设计能力);
    5)课程设计前导、后续呼后应,循循渐进、逻辑性强,即完整又延续;
    6)授课过程互动性强,学生笔记要点清楚简要、启发性强;
    7)授课过程趣味、幽默、有一定的艺术性;
    8)对各种相关信息信手引摘,运用自如;
    9)课件设计及目标有一定的超前性;
    10)与汽车文化交融德章;
    11)礼貌大方、口齿清晰,语言优美、声音悠扬,形体高雅,仪表端庄、笔书劲道、有感召力,凸显职业文化素养。
说课程序:
    1、每名参赛选手占时33分钟其中:
    参赛选手进入赛场,问候语及自我介绍(学校、姓名、课程名称)并示意评审组可以开始进行赛事,同时计时开始;
    3分钟说明本节课使用教材(通编(出版社)、校编、自编)及重点、难点、疑点,使用设备仪器,目的;
    25分钟说课(说讲结合);同时计时结束;
    5分钟专家点评。
    参赛选手致谢退场;下一名选手后场;
    2、每名参赛时段间隔3分钟;
    说课大赛评分标准细则:
    1)、课件设计合理性:
    课件设计合理性是从三个方面考量的,一是本课件在本教材知识和技能体系中位置安排合理或者进度合理;二是本课件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合理;三是本课件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点的量合理。
    2)、课件设计创新型
    创新主要面对的是社会及技术发展的剧烈变化,而社会和技术发展的剧烈变化又主要体现在信息的变化与几何级数的增长。
    创新是智慧的源泉,要让每一节课都必须具有价值感,哪怕已经重复了一百遍,从现在起就必须有创新,否则教师的付出就不可能获得最大化的回报。
    我国的先哲就曾提出“革故鼎新”,“革”即去故,“鼎”即取新。创新是指从产生新的构想、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新的决策、新的规律、新的方法、新的设计、新的解释、新的知识、新的思想到这些新的观念、新的思想在实践中运用的过程。创新性的重要标志应该是:善于在真正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问题核心所在;善于建立独特的假说;善于巧妙安排实验或观察来验证,修正或推翻假说;善于在实验或观察中发现相同事物或现象中的不同点和不同事物或现象中的相同点;善于抓住偶然出现的异常现象YF-加以追踪研究;善于从实验观察结果中概括出新的理论见解,提出新的假说,并在新的实践活动中使之变成现实……
    创新的过程能揭示更深一层的事物规律,或事物的非常规活动规律,预见事物的进程,不仅善于透过问题的现象而深人问题的本质,而且善于揭露现象产生的原因,善于预见研究的进程和结果,并且从多方面和多种联系中找问题,能够深刻思考问题,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强——具有总结和运用规律的自觉性及整合分析能力。
    现代汽车技术体现出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特点,这就要求创新者必须具有广博性的特点。广博性表现为在知识体系上要宽泛、要博学;在思考问题的角度上要善于多方位地思考,善于在不同的知识领域内博取众长,知识迁移,进行创新。
    创新的过程会造就我们的前瞻性,前瞻性是展望事物发展的未来。就是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对新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所作的思考,并以积极的心态准备迎接它的到来,我理解,前瞻性还包括一层意思,那就是具有发现机会和抓住机会的能力。
    只有努力创新,不断创新,才会有前途。墨守成规或一味模仿他人,最后一定会失败。
    创新是当代汽车技术发展的特征,也是当代技术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特征。
   3)、仪器教模具应用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职业教育教学对设备、仪器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同时相应的教育装备在今后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并不是以往的可有可无,而是不具备相应的教学装备就不可能完善基础教学准备。
    这几年通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及学校自筹资金,很多学校在实验实训教育环境建设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教育环境(硬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各种原因致使盲目投入较多,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学校的主流装备和价值较高的装备利用率不足30%,有的学校十几万、几十万的设备三年都没有动过一次;主流设备的功能利用率也不足30%(剩余功能过高),
    经过我们的考察发现,教学装备利用率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会用和用不好;二是潜能和剩余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不会用和用不好主要表现在不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用什么装备、用这些装备做什么、怎么用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等;潜能和剩余功能主要表现在某一件教学装备,它不仅仅只具备通过事务的形象与实践的联想,而且它表达了很多原始的和未来的的相关信息,往往某一教学装备表面明只是针对某一知识和技能点,其实它在设过程中必须首要考虑相关知识和技能系统中主要基础理论,任何一件单一的装备只是贯穿这些基础理论的终端具象。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老师在应用教学装备时的所想、所为,对将来学生们就业以后在实践过程的思维模式构建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老师在应用教学装备的顺序以及使用的工具,一方面可以展示老师的实操技能,另方面为学生们建立工艺和标准性概念,以及通过教育装备的使用获得工艺和标准学习收益,也是我们教学装备核心价值。
    4)、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职业教学的核心,是教育和企业学徒的区别。这里我们考核的是老师理论联系实际的功底,换句话说考核的是老师是否能将高深的理论通俗化,通俗的实践理性化。
    再者由于大部分老师缺乏实践过程,更谈不上实践经验,加之教师年轻化(缺乏教育理论经验)现状,而知识却老化,实践技术技能缺乏造成实践代课老师理论知识欠缺,理论课老师又缺乏实践经验,致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脱节。
    产学结合其实本质就是倡导和引导理论联系的过程,产学结合就是实际人才培养模式之路,有利于制定更科学的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有利于专业发展和建设;有利于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有利于促进科研:有利于“双师型”和专兼职队伍形成;有利于利用校内和校外两种资源办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就业;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所以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仅是一个过程,还是一个目标。
    5)、课堂互动性
    我们这里要求的互动性,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互动性,更强调的是通过老师对本专业技术的理解,对本专业技术的热爱与激情,自然而然的流露和传达的一种内在的情感互动。通过这种心灵的互动将学生们逐步带入美好的情景,唤起学生们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们思维的活力,与老师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另外,这一定已经做了改动,将此条与第十四条合并为一条,同时将这一条定为:课程技术内容的即时和超前性应用。这是为了解决教学与实际需求的差距,同时避免为参赛而参赛选择过时技术课件的问题,促进老师对新技术创新的意识和作为。
    6)、笔书
    通常讲,一个人的笔书是这个人内在品质的表露,通过笔书可以获得特定人的大量信息,也可以向特定的人群传达大量信息,在特定的场合笔书又是强调和定向指示信息的方式。
    我们发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教学装备技术的发展,很多老师放弃了笔书,或者应用得越来越少,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笔书不仅仅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重点、难点、疑点或者关键点的标注,也是老师对美的一种理解和表露。
    7)、仪表、形体
    受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人们观念中根深蒂固,虽然近几年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学习准备素质”有了一些变化,也有部分学生第一志愿就是职业院校,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对于选择职业院校还是不得已而为之,尤其中职学校这样的学生占的比例更大。甚至有的家长把学校看作托儿所幼儿园,这种俗识,对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自卑感和积极性有着极大的负面作用,面对这样的群体,教学难度可想而知。
    由于社会习俗的影响,加之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各种机制、体制包括政策、待遇等的差异性,很多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主动积极性不高,缺乏对职业技术的深入了解和理解,因此缺少对职业技术的敬畏。而这种敬畏感通过老师的仪表和形体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人师表,首先就要有职业的荣誉感,仪表着装不仅仅代表着老师的职业敬畏,更体现着老师知识底蕴外在风采。所以我们要求老师在课堂上一定着装整洁,精神饱满,形体端庄大方,肢体语言果断、利索、协调,彰显职业素养。
    8)、语言优美、吐字清晰
很多老师认为技术是严肃、严谨的事,甚至是枯燥的事,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与语言表述的方式关系不大。其实从教育心理学来讲,面对知识层次越低的群体,语言的功能越重要,面对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群体,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气语调的运用能力、语言的概括组织能力、包括准确的读音、都有着极强的诱惑力和穿透力。通过优美清晰的语言表述,会形成强大的磁场,感召学生们内心的愉锐和共鸣。
    9)、教案科学性与大纲的联系性
     教案的科学性是指教法和其涉及到的技术性的科学性;与大纲的联系是针对以往的职业技术教学中某一节课的孤立性而言,按理说教案的设计是依托教学大纲而来的,可是往往会出现在实践操作中,教案会脱离大纲的要求,这在职业技术教学中表现比较普遍和突出,原因出之对所教专业技术的了解和理解不深的结果,包括对学生将来就业以后技术实施的环境和环节了解和理解不深。其实这一点考核的是老师对实践的认识和熟练的功底。
    10)、课件讲解的艺术性与表现力
    有这么一个故事:香港汇丰银行在招聘员工时,专招那些有艺术气息或艺术特长的人,有人就问为什么或者银行是否要组织艺术团体?汇丰银行的老总回答说:经验告诉我们,凡是有点艺术气息或术特长的人才,只要经过很短的专业培训就能成为很好的专业精英或者优秀的管理人才。就拿汽车维修为例,我常将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我们能够将每一次维修过程都看作是一次艺术创造过程,那将是一次思想的升华,也就是说如果将技术用艺术的感觉去处理,那将是一种品位和境界,他的感染力是可想而知的。当然这些必须建立在内心的艺术气质和对专业技术的理解、热爱、激情之上。
    11)、重点、难点、疑点是否突出
    很多老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总是想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脑都告诉学生们,还有的老师由于对技术实践并不了解,胡子眉毛一起抓,后一点是主要原因,结果是好像什么都教了,其实学生们却什么都没有学到。我们主张,老师必须经过实践,对教材进行整合、提炼,找出教材进程阶段性的知识点以及这些知识点的重点、难点、疑点。而且每一节课甚至几节课只解决一个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这样目标简单、又有很强的执行意义和指导性意义。这一点考核的是老师对实践技术的总结与概括能力以及老师的教授能力。同时也是考核老师对所传授的知识理解以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认知。
    12)、相关信息整合能力
    当今汽车技术与各种科学技术相互交叉和交融,汽车专业技术与大技术观密不可分,作为汽车技术尤其汽车维修技术与从事这个职业的技术人,对其相关技术的整合能力和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作为这一技术的传播和继承发展者,信息的整合能力直接关系到技术的受益者的有效性。
    在相当长的时间,我们倍感教育的落后,当然这种落后指的是与企业技术发展的相对性而言,因为我们培养的是企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此种落后的差距当然是越小越好。但是由于相关信息整合能力的提高,会提升我们对技术发展的前瞻性,而前瞻性的教育过程会使受教育者就业后提升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和速度。
    相关信息对专业技术还具有强大的相辅相成的作用,会增加专业技术的内涵和色彩,会增加专业技术的知识的广域性和兴趣度。当然也会使课堂充满愉锐和智慧,提升学生的理解力。
    13)、多媒体制作与应用能力
    现代教学的科学技术引入使教学更加生动和直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已经功不可缺,但是万事究讲究一个“度”,多媒体只是帮助我们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平台和手段,如果因为多媒体而取代老师本人在三尺讲台的功能,那将是事与愿违的。如果我们通过良好的多媒体陪衬,充分展示和挖掘出老师的精湛技法,这才叫相宜德章。
    另外我们主张老师多才多艺,自己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资料,这里面透着老师自己的理解和主张,更有无尽的乐趣。
    14)、感染力
    我们指的感染力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既包括对自己也包括对他人。当然首先得感染自己才能够感染他人。这种感染力来自于教师的形象,更来自于对专业技术的敬畏和热爱,来自于对专业技术深邃的探究,来自于学习的渴望,来自于对人生价值追求。一节课缺少感染力将淡如清水,而富有感染力将回味无穷。
    15)、与前导、后续课件的呼应性
    每一节课都不是孤立的,不仅仅是表面的衔接,更多的是内在的联系和一贯性。相关的知识技能之间没有截然的分界线,不能人为的分割,尤其是后续以及对下一节课内容的铺垫,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6)、与就业后专业实践的联系
    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为学生们就业服务的,因而知识和技能在就业后的延伸和拓展能力主要来自于课堂的各种功效,这种能力对学生适应企业环境与企业文化氛围,对学生在企业中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每一节课都能过做到与就业后的专业实践有机的联系,那么我们的每一节课的价值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17)、课程的逻辑性
    课程不仅有期连续性特点,更应具有逻辑性,课程设计的逻辑性和课程讲解的逻辑性对于课程设计的目标的完成和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时间逻辑性很强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和逻辑思维构建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程的逻辑性体现着老师掌握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的能力,体现着老师运用逻辑规律把握事物的本质的能力。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思维敏捷的人,在遇到复杂情况时能果断决断,或者要成为一个思维严密、智力超群的人,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就须打好逻辑思维的根底。
    一节逻辑性很强的课程,是要经过科学的抽象,要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加工制作过程,是撇开事物的具体形式和个别属性,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新的认识、新的概念的过程;是运用新的认识、新的概念继续进行判断和推理,由此达到概括地、间接地反映现实事物本质和相互关系,形成对现实的更高一级的理性认识过程。
    18)、时间利用有效率
    时间是有价值的,时间的有效利用率是时间价值高低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这种有效体现在每一个时间单位上,也就说我们的课程设计每一个环节,进度,价值在垒叠,在提升,虽然课程有停顿、有间歇,但是以蓄待发,是那一刻无限的畅想。时间利用率,考核的是老师对实践技能的理解程度和概括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和无限的知识之间体现老师的综合素质。
    以上评审条件,是一种经验型导向标帜,因为我们评审的是老师的综合素质,因此不能采取以往的评审绝对性标准或类绝对性标准,从以上标识不难看出每一条都是一种经验性标识,他们没有好与不好绝对界限之分,也没有1和2的绝对界限,因此避免了公平与不公平纠纷,加之评审委员来自各个方面,经验与经历不同、观察选手的视角不同、评委人数又保持一定的数量级,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听课人
员的综合评分,从这次活动结束以后的反馈来看评委和选手两方面满意度都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3、评委组成原则(全面、权威、影响力、接受创新事物的反应速度)
    评委委员的组成非常重要,我们考虑了几个原则如全面、权威、影响力、接受创新事物的反应速度。
    全面性:评委组人员的组成基本来自八个方面:相关政府部门(主要是教育部门,掌握政策法规等信息人员);教育专家;职业教育专家;汽车职业教育专家;汽车行业技术专家;汽车相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优秀职业教育班主任;学生代表(有参加工作三年左右的、有在校学生)。每个方面的委员人数根据需要不低于两人。
    权威性:所有委员必须在相当的领域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最好曾经出版过专著。
    影响力:所有委员要求在国内职业教育行业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但避免有争议的人选。很多选手就是冲着评委来的,选手们希望听到这些委员的点评。
    接受创新事物的反应速度: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们这次评审体系和评审形式是对以往的“说课”形式和内容的突破,有些委员尽管有权威、有影响但比较保守,但凡这种委员在短时间内是很难转变观念的,工作做起来非常麻烦,所以要求委员一定要具有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思想要活跃一些,能与年轻老师对话,在职业教育行业相对活跃一些。
    另外对评委委员一定要经过前期沟通,经过简单的交流,最好是面对面的交流,然后定选委员人选。这样做非常必要,因为有些委员会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参加活动,还有些委员名实不符,这些都需要认真考虑。
    4、在运行该评价体系时采取的做法
    一个新的评价体系不是制定出来就可以执行了,必须经过培训。其中包括对评委委员的培训;对参赛选手的培训。
    对评委委员的培训我们采取一是发文件,将新的评审文件先期发给每一位评委,征求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交流、达成共识,二是通过两次以上面对面的宣讲与交流,三是活动前夕还要进行宣讲与交流,因为随着时间的进展,又会有一些想法和变化,
    对参赛选手的培训一方面将这次活动的评审办法和原则公开公布,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直播做了两次公开培训,其中一次是在初审以后,重点把初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和选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答疑。还有就是接受部分选手所在院校的约请,对选手做模拟赛事点评,后来发现这种做法非常好,即对选手面对面做了辅导,又对活动的宗旨和精神作了广泛的宣传,因为我们举办大赛不是唯一目的,而更主要的是通过大赛推动汽车职业教育方法的改革,引起汽车职业院校和社会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关注。事实也已经证明,很多经过我们培训的老师,在课堂的表现正在发生变化,老师们对这些变化兴奋不已。
    通过这次活动的反馈,证明赛前的培训非常关键,它不仅保证了
    赛事的精彩,更保证了赛事的质量。
    5、在大赛进行过程中对评价系统的把控
    由于我们想创造一种愉锐的课堂环境,因此大赛过程尽量营造宽松、愉锐的氛围,并要求点评专家即严谨又幽默,既严厉又亲慰,既紧张又轻松。总之把这次活动定位为一次娱乐性赛事,这我们的一种理念,我们希望老师把这种愉锐的理念带到实践教学的课堂上去,我们希望,在汽车职业教育课堂上充满艺术和文化气息。
    6、对评价系统的总结及改进、推广
    通过这次活动后的反馈,新的评价体系得到了极高的肯定与好评。已经有很多院校将这个评价体系准备引进学校的相关标准当中。
    湖北省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聂进在本赛事结束后,采用新的说课体系参加省说课大赛并取得冠军,一举轰动,引起极大关注;
    河北省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朱晓红,虽然在本次大赛中只取得第三名,回去后在河北省赛区取得第一名,成绩遥遥领先第二名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孙俪在大赛总结中说:说课大赛的促进下,教师的教学思维活跃了,授课的形式不再僵硬了。学生的笑容多了,话语多了,热情更高了,当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了。昔日害羞胆小的学生也开朗豁达了起来,昔日对汽车销售不感兴趣的学生也积极参与了进来。
北京汽车工业技师学校张仕寅在总结中说:大赛给我的感觉就是“新、趣、活、实、美”。  对于我来说,参与过程对我今后职业生涯规划,有很大的帮助,将是我一生的收获。
    营口市农业工程学校董真真在总结中说:参加说课大赛的意义不在于竞赛、获奖本身,而在于通过这个教师间切磋教学的平台,发掘说课的内涵,引发职业教育理念的升华和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73岁的老教授蔡兴旺,虽然没有进入最后决赛,但在预赛中那种敬业与严谨治学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评委和参赛者,他说:我没有遗憾,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年轻教师的激情。
    很多教学装备厂商反映通过大赛中教师对设备的应用过程他们看到和了解了教学装备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他们将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教学装备,进一步提升为职业教育、教学服务的理念。
    其实,通过这一新的评价系统不难看出我们对目前汽车职业教育的思考。这一创新体系的出现不仅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而且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然目前这个评价系统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很多专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同时还要经过多次活动的检验。
    我们认为,职业教育的主战场是在职业院校的课堂内,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是教师,举办大赛的意义不在于竞赛、评奖本身,而在于搭建教师间切磋教学的平台,在于推动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在于加强对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说课大赛的意义不亚与技能大赛。参赛教师和观摩教师认为,参赛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得名次,更大的意义是通过参与赛事,和同行进行交流,互相取经,共同提高。
    说课大赛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具体措施。
    虽然这次说课大赛仅限于汽车专业课,也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但是为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说课大赛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案例,特别是行业部门和教育部门合作组织大赛方式为校企合作开创了新的模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期待着在更大的范围内有根多的行业与职业院校共同举办类似的大赛,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而推动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
    七、2011年计划:
    为了延续并落实中国职业教育与汽车行业对话活动成果和精神,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提高汽车职业教育师资课堂综合素质,根据今年大赛成果和社会反映,以及院校、老师们的要求,大赛组委会决定201 1年9月1 6日一1 9日在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第二届全国汽车职业教育教师说课大赛;
     在大赛活动的同时将举办《全国汽车职业院校教师教材,实训、校企合作成果交流》《全国汽车维修企业技术能手绝活展示》等活动;
     明年参赛诜手将由今年的42名增加到60人--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