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职师资“困境”


发布时间:2011-12-21 浏览量: 信息来源: 《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34期 作者:闫志刚 张韦韦

 

 
 中职师资“缺口”背后
    眼下,中职师资缺乏已成“共识”,许多中职学校管理者抱怨“人手不够用”。由于缺老师,中职学校许多教师不得不满负荷运转,承担大量的课业任务。
中职师资面临“缺口”
    对于中职师资缺少问题,教育部职成司师资与科研处处长郭春鸣坦言:“从总体上看,中职缺教师是事实,东部、西部也好,城市、农村也好,都是缺的。”
    以比较常用的师生比指标来衡量,中职教师缺口”不小。2009年,职成司对中职师资状况进行了整体调研。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中职教育师生比是1:25,普通高中是1:16,在各类教育中,能够超过1:25的只有幼儿教育。但中职教育师生比多少才算合理?郭春鸣表示目前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但l: 25的比例显然过高。
    据了解,现在的师生比标准是20世纪80年代制定的,按照当时的标准,中专(技工学校)的师生比大约是1:9,眼下要达到这样的标准显然不现实。即便按照现有普通高中1:16的师生配比,中职教师师资缺口也会达到40万人。有关人士坦言,如果中职师资数量向普通高中看齐,则意味着全国2/3的学校都不达标。
    受各种客观条件限制,许多人认为西部会比东部更缺老师。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数据表明,从师生比看,整体上东部比西部要高,城市比农村要高,这意味着越发达的地方师资缺口越大。这是因为近几年中职学生数量猛增,但真正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还是东部学校,在东部地区,人数在六七干以上的学校不在少数。
 郭春鸣介绍,经过前几年的急速扩张,中职学生数量进入稳定状态,在目前情况下,每年中职师资增量在4万-5万人。相比于几十万的缺口,这一补充量显然是杯水车薪。
    数量不足是一方面,结构问题也不容小觑。从供给结构上看,目前,中职师资供给主体是普通高校毕业生,占到了80%,而像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这样的专门化机构培养的师资大约l万人,只占到增量的20%,学校急需的、拥有行业企业背景的教师少之又少。
 在一些职教专家看来,过多引入普通高校毕业生,冲淡了中职教育的“职业”特色。缺少了专业培养环节,他们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职教教学模式,职业教育中存在的诸如“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与中职师资结构有一定关系。
专业化培养是“短板”
    中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培养需要专业化,而专业化培养恰是目前中职师资培养的“短板”。从目前的中职教师供给看,专业化培养的教师只占20%左右。在郭春鸣看来,30% - 50%的专业化培养率是比较科学的。“从总体上来说,专门化培养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需要有一个大的提高。”
    在教育部主导下,我国已建立了专业化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20世纪八九十年代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就得益于师资的专业化培养。追溯历史,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经历了从“独立设置”到“开放化”的转变。
    “独立设置”阶段,是从1979年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仿照普通师范院校,我国陆续建立了1 2所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为职业教育培养专业师资。其中,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和吉林工程师范学院是最早的两所。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这类学校的成立直接由当时中央高层领导审批建立,邓小平、李先念等1 3位中央领导做了批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和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视。这一阶段,职教文化课教师主要由师范院校培养,专业课教师则由这类学校独立培养。之所以独立培养,在于职教专业教师与高校教师有很大的不同,专业性大于学术性,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独立设置职业师范院校,就是对这类师资进行专门研究、专门培养。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主管部门意识到,无论从培养数量还是专业覆盖,单靠十几所职业师范院校,已经难以满足职教师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培养思路应运而生——依托高教资源为职业教育培养师资。具体来说,就是在一些高校建立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除了培训也承担培养任务。这就是今天一些大学中存在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它们承担本科、研究生层次的师资培养,比如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职教师资培养逐步由“独立”走向“开放”。伴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推行,中职师资专业培养格局也发生了改变。作为专业职教师资培训机构的代表,12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经历了很大的调整,有些学校被合并,保留下来的还有8所,其中安徽和河南2所学校已经更名,目前还挂有 “技术师范”“工程师范”牌子的专业学校只有6所。要解决师资专业化培养问题,郭春鸣认为,仅依靠既有的专业师资培养力量是无力承担的。据有关统计:最新调整后的职教专业是321种,而专业培养体系所能覆盖的专业只有30多个,其他专业教师只能由综合大学、工科院校、农科院校等高校毕业生,经过一定的岗前培训取得教师资格,补充进中职教育队伍。除了专业培养,兼职教师也是一个有效的渠道。从国际经验看,专业课教师有相当比例来自一线兼职教师。这不单纯是一个数量补充,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优化职教师资结构。但这种方式背后,需要建立职教与行业企业的联系纽带,为行业企业人才从事职教工作开辟“通道”。眼下,产业更新换代十分迅速,这在IT行业表现尤为明显,这就要求职教师资处于滚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双师型”教师培养不能完全寄托在培养环节,即便职业教育非常发达的德国,教师也要定期到企业去做调研、研发,以跟上行业发展的脚步,这是职教师资不同于普教的特殊性。
    据悉,教育部已经下发相关文件,提出下一步教师将实行注册制,力求实现教师队伍的良性流动,从而优化教师队伍
不仅是“培养”问题
    中职缺教师,那么对于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吉林工程师范学院这样专门培养职教师资的院校是否是一大利好呢?它们的生存状况如何?
    在与几所学校管理者沟通中,记者了解到,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要进人中职学校并不容易。看似矛盾,其实原因并不复杂。教育属于足额财政拨款,在就业形势不佳的情况下,中职学校还是很受高校毕业生青睐的,这导致中职学校进门槛被不断抬高,人才高消费在中职师资招聘中比较明显。一位中职学校校长对记者坦言:“在东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比如北京、上海,一些中职校一般本科是进不去的,门槛已被抬高到了‘21 1’甚至‘985’高校毕业生。”这样的门槛设计,让一些专业职教师资培养院校毕业生无可奈何。
    但在郭春鸣看来,“编制问题才是职业学校师资的核心问题”。2004年我国中职开始大幅扩招,经历了“蛙跳式”的发展方式,学生数量急剧增加,相比之下,师资的培养与补充则是渐进式的。而教师的补充涉及“资格”和“编制”两个问题,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有限的编制无法接纳足够的老师,不单专门培养的人才难进,高校教师也难进。
    众所周知,编制与财政“挂钩”。教育部门看待编制的逻辑是遵循教育规律,就是多少学生应该配备多少老师,寻求规模、质量、效益的最佳结合点;而对财政部门而言,增加一个编制,就意味着增加一份拨款。而中职学校管理权在地方,增加编制意味着增加地方财政负担,地区发展不平衡让问题更加复杂。
    按照规定,中职学校需要三年一“核编”,以按学生人数配备老师。但实际上,许多学校七八年也没有“核编”。这意味着一所学校七八年前如果是1000人的规模,现在是3000人的规模,依然会按照1000人规模配备老师。正如有学者所言:“中职师资不足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培养问题。”
    在编制问题上,还有一个“怪象”,就是一些中职学校明明缺老师,也拥有空余编制,但依然不引进专业教师,宁愿拿一部分钱聘兼职教师。原因也很简单,职教专业更新很快,一旦需要老师的专业“过时”,所引进的教师无法疏散,将成为学校的负担,这是学校管理者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教师队伍尚缺乏科学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是造成这一怪现象的原因。
    此外,还有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职业教育普遍采用“产学结合”“定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学生三年学制,如在外“实习”一年,就基本不按照正常教学配置教师,就会出现“三年编制两年用”的问题。显然,中职教育这一特点,也让编制问题变得越发复杂。
    可喜的是,编制问题已经纳入教育部工作日程。据了解:目前,教育部人事司和职成司已经提出开展中职学校编制研制工作,希望通过出台一个指导性的编制标准来推动地方解决编制问题。有关人士透露,“教育部拟将中职师生比定为1:20。制定标准是一方面,关键是地方推动。因为无论政策如何, 拿钱的还是地方。”
    在郭春鸣看来,考虑中职教育的特点,在编制问题上应该突出“灵活性”,给予学校一定比例的 “活动编”或“流动编”,不将编制固定在特定人身上,学校就可以招聘所需教师,这样既避免了现有编制的羁绊,也增加了学校在编制管理上的自主权。如此,诸如行业企业人才进入中职教育、中职教师流动性等问题也迎刃而解。实际上,早在2004年,针对教师编制问题,教育部有关部门就曾提出过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的用人办法。
    但也有学者认为,从操作层面看,在编制问题上,“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比较可行。“流动编”针对的是新招聘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前提还是地方要核编、制定编制标准,才能进一步确定“流动编”的比例。据了解,目前广西和湖南两省已经出台相关文件,编制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面。
    广西和湖南都出台了职业学校的编制规定,拿出20%左右的编制名额尝试“流动编”。广西的提法是“非实名编”,财政核销的是“非实名编”的钱,但编制不固定在具体人身上。湖南的做法是给学校一定的“流动编”,将编制管理权下放给学校,学校根据教学需求招聘教师。从两省情况看,灵活的编制设置缓解了学校师资困境,增加学校编制管理权,也打消了校长的用人顾虑。
    同职教领域许多棘手问题一样,中职师资归根结底也是吸引力问题。正如一位职教人士所言:“30年前一个八级工是很受人尊敬的,现在即便是一位技师又怎么样?收入是根本问题,一个经验丰富的技师,还不如刚入职几年的大学生收入高,职业吸引力谈何而来?这样的状况不改变,选择职业教育的人就会少,这个行业的吸引力也就随之下降。”
    反观职教发展最好的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只有优秀的企业才能够参与职业教育,企业中最优秀的技师才能有资格获得从教的资格,并且以拿到从教资格的“师傅”证书为荣。显然,我们的职业教育距此还有很远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