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升高职生就业能力的思考(庆祖杰)


发布时间:2011-03-10 浏览量: 信息来源: 《教育与职业》 第2期(总第678期)

[摘要]高职生就业有自己的特殊性,提升高职生就业的能力,要从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提升认识、将个人前途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树立深入基层创业等几个方面入手,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就业指导,关注学生就业心理。

 [关键词]高职生 就业能力
 
 [作者简介]庆祖杰(1970-),男,江苏南京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
理实践;周春梅(1 971-),女,黑龙江绥化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江苏 南京
0038)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毕业生就业模式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方向。作为高等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其毕业生也必然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到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上来。由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层次特殊性和就业去向的特殊性,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就显得非常现实而重要。
       一、培养责任心,提高就业白勺“软能力”
      责任心是一个社会从业者能否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是能否真心真意地热爱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标尺。高职生在学历上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比不占优势,在就业时,比计算机、英语、职业资格证书等以考试为主所体现的技能更能打动用人单位的是责任心、耐心、创新、团队精神等不太容易评估但更重要的“软能力”。
      与在校期间获得的各项学习等级证书相比,许多用人单位更看重社会公益实践证书,它们年能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对社会是否发自内心的责任使命感,这些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心情感和深层次的道德操守,更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软实力”。高职生李某在求职中的一份献血证书使他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用人单位在查验个人资料时,对他盖有3个章的献血证很感兴趣,并且详细询问他的献血经历,通过网络核对情况,证实后录用了他。近几年,南京地区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也显示,一批参加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获得先进个人,大学阶段长期坚持社会公益事业,获得社会公益事业证书的毕业生非常受用人单位欢迎。
       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经过三年的学习,掌握了熟练的专业知识,只能证明他掌握了专业技能,但不能体现出为社会所需求的当代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一个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时,在进面试现场的楼梯口故意撒了点垃圾,旁边就放着笤帚等工具,参加面试的学生一个个只顾面试,匆忙向前走,只有一人停下来拿起工具将垃圾扫进筐。结果在众多面试的学生中,这位同学被录用了。因为他具有一个社会人所应该具备的责任心和细心,而这正是现代社会缺失比较多的部分。
       高职生一定要树立强烈的社会、集体和团队意识。一个善于观察的人,才能善于思考:一个乐于为他人着想的人,才能为一个集体和团队所欢迎,融人集体,带动或推动这个集体前进。
      二、提升认识,将个人前途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
      高职学生在毕业走向社会后,和全国的所有劳动者一样,要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讲到经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时,应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牵动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但同时也影响着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引发了人们观念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上少数人的不健康思想、腐化堕落行为也带来一些负效应,使一部分人只热衷于经济,而漠视政治和社会稳定,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片面甚至错误的想法,如政治上不思进取,不要求进步只关心自己的专业学习,认为只要将来能找个好单位,有份好工作能挣钱就行,至于政治和社会稳定的事,那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如何讲透经济发展和经济稳定的关系,分析好个人前途与国家社会前途的关系,这对培养高职生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显得十分重要。
      笔者长期担任高职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上课前,通过查找时事资料,列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前20年我国每一年国民经济增长的比例数据,并在课堂上展示。大家可以醒目地看到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中,经济增长幅度最低的一年是1990年,只有4.4%;最高的一年是1992年,达到14%。再引导大家分析原因。1990年增幅最低是因为1989年一场政治风暴影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而使经济的发展受到冲击;而1992年春天,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像春风一样吹遍了神州大地,给改革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全国上下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所以当年经济快速增长。
      对这一组时事资料作列举分析后,再进一步归纳,搞经济建设必须要有政治保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十年“文革”,政治混乱,我国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人民的生活水平非常低,处于困惑迷茫状态中个人的前途利益更无从谈起。最后得出来结论,搞经济建设,必须要有安定的政治环境。而政治又要服从于经济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的。而唯有一个安定团结的大好环境,才能为包括高职生在内的每一个人提供发展的机遇,因此,个人前途和国家利益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这样的讲授提升了高职生对就业意义的认识,增强了学习的动磁 力,促进了就业能力的提高。
      三、深入基层,走出就业观念误区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到目前还比较大。不少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管个人的现实情况如何,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朝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挤,哪怕农村和边远地 区单位再好,对人才的需求再强烈,舞台多大都不考虑,这样片 面、过度地强调地域的就业观念误区,无形中把自己就业选择面 缩小了,也势必让自己失去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实现自我奉献的 舞台。
      刚入社会的毕业生不能紧盯着目前经济效益好、工作环境优越的单位,将物质利益、待遇和硬件条件看得过重;而应把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再学习和提高,是否有利于个人的长远发展放在首位。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各种类型的差别会逐步缩小,培养数以百万计的蓝领去促进经济的发展更适合中国的国情,人才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延伸是必然趋势,基层的经济建设比大城市更需要经受过专业训练的高职生。高职生应带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走人基层,走近日前还不发达的地区,施展自己的才智。高职生就业一定要处理好“鸡头”与“风尾”的关系,与其留在人才过剩、竞争不占优势的大城市去当“蚁族”,不如脚踏实地的进入二、三线城市,开拓自己的发展空间。
      高职院数控专业的一位学生干部经过大学的刻苦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毕业后,他有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但他家乡所在的一个山区县正好引进了一批数控设备,急需专业操作人员,当地有关部门来学校招聘专业人才,非常希望他回去工作,他感受到家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的重视,对专业人才的期盼,毅然回到家乡。一年以后,学校接到他的喜讯,他所带的班组因工作突出被地方政府集体嘉奖,他本人也被评为市级优秀工作者。
      四、发挥学校指导作用,关注学生就业心理
      1.精心准备,做好就业指导。高职生的就业好坏也给培养他们的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就如市场经济下企业的产销一样,招生和就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人才的培养中要渗透强有力的就业指导功能和就业指导意识,不断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缅-经济发展的实际,鼓励高职生做放飞的雏鹰,直面市场供需矛盾的检验,排除担心和忐忑不安的心理,增强他们就业的信心,练就成熟的就业心态,勇敢地去广阔天地翱翔。高职院校在就业课程开设上要有针对性地增添新的就业教育内容,促进就业工作的深化,实现用人单位和培养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实现人才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酒香也怕巷子深”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共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接受用人单位挑选时,也要面对如何推销自己的问题。就业过程中,精心准备自荐材料是自我推销的基础,从用人单位来看,毕业生的自荐资料就是他们了解毕业生的窗门,适宜的自荐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毕业生是否能够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同。自荐材料要充分展示自己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
      对将来的预期,既不要一味地降低要求,给人以碌碌无为之感,也不可期望值太高,不切实际地盲目追求高工资,给人以好高骛远的感觉。无论是介绍自己的能力,还是介绍自己的专业知 识,都要避免拔高、吹嘘,客观地承认自己在经验上的不足,还需 要在工作中进一步锻炼的弱点,能展示出自己谦虚、好学的一面,给用人单位留下“孺子可教”的良好印象。
      2.关注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高职生经过三年专门的职业技能训练,就业是高职院校、家长和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就业是高职生人生道路E的一次重要抉择,伴随着这种抉择而来的往往是兴奋、紧张、忧虑混杂于一体的矛盾心态,这种在就业上反映出来的心理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要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就业。虽然现在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但许多高职生还是寄希望于学校或家长帮助解决自己的就业门路或去向。相当部分的高职生担心自己的学历低,专业技能水平低,害怕“毕业就是下岗”,有的甚至对即将走向社会充满焦虑,寝食不安。专业学习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就业心态。一方面,一些高职生认为所学的是热门专业,希望找到有社会地位、体面轻松、收入高待遇好的理想的就业岗位。一旦在就业实际中,面临取舍,要放弃所学的专业,一些人就显得无所适从,心理极度矛盾。另一方面,有的高职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没兴趣,自己又没有办法改变现实,整天心绪不宁、唉声叹气、愁眉苦脸。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高职生就业时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影响着他们顺利就业,引导处理不当,就会成为许多高职生的一大“心病”。
      高职生就业过程中的这些心理问题基本上属于成长性的适应性的心理问题,是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实施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这些心理问题是完全可以而且能够得以妥善解决的。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心理教育,科学实施,积极探索,整体推进,狠抓落实,提升水平,努力开拓就业心理教育的新境界,把高职生的就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高职生是一个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青年群体,也必定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城乡建设的生力军。高职生就业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只要学校重视,学生努力,大家共同怀着对祖国经济发展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在掌握较好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把握灵活有效的就业方式,相信每位毕业生都能在就业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汇人点”,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l]陈金干在实践中升华[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江苏省学校党建研究会.学校党建新探[M].南: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陈向平素质教育与能力训练:高职人才培养的两翼[J].江苏高教.2010(2)
    [4]沈之菲.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学生工作[Jj思想理论教育,2009( 20).
    [5]陈宝红.浅}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9(7).
    [6]盖晓芬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要义与路径选择LJ]中国高教研究.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