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党建工作促进职业素养形成


发布时间:2010-05-24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
陈洁  王荣辉
 
        高校的党建工作是我国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其成效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如何在保证学生党建工作的良好发展态势,通过党建工作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形成,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职业观,已成为现阶段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话题。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深入分析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力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理沦研究、积极探索学生党建工作有效举措,通过学生党建工作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形成初见成效。
        一、明确职业素养内涵,查寻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不足
        所谓素养,是指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与信息素养。它既包含了一个人在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水平,即理论修养,也包含一个人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即行为素养。素养是一个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塑造的整体形象的综合表现,体现了一个人的全面素质与潜能。
        职业素养,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个人在职业岗位上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也是特定人群在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在包括人文知识、科学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活动的领悟力、生产服务流程、工艺原理、行业规划等方面所进行的勤奋学习与涵养锻炼的功夫,以及在所有方面已达到的水平。一般来说,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尊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能力等六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我国高职教育在短时期内跨跃式向前发展,高职院校的招生数目前已经占据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力支撑。相比之下,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学院的学生党建工作却相对滞后,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
        学生党员意识淡薄,党员形象弱化。部分学生党员对党员身份的认识还不透彻,对党员在工作中应发挥的先锋、模范与带头作用的认识也不到位,关键时刻不能站出来,不能勇敢地去维护大局利益,去踏实地深人群众服务群众,不能意识到团队合作精神,甚至可能表现出追逐个人利益的一些作风。
学生党员定位不准,形式与工作脱节。学生党员从入党动机到党员工作中表现为两个被动。一是部分学生对党的认识并未完全到位,但由于家长要求或者其他原因,被动地递交入党申请书,及参与后续一些过程。二是在被吸纳为党员后,无法从学生角色及时转换为党员角色,工作中经常处于被组织召唤、服从组织安排的被动地位,而没有表现为主动探索、主动实践的动机。三是没有意识到从事党员工作对今后从事岗位工作的锻炼作用。
对学生党员的后考核机制不完善。培养学生党员是党组织广泛补充新鲜血液的重要渠道,通过党的教育来塑造良好形象,规范行为,帮助成长。总体来说,高职院校在遴选学生党员的过程中能坚持严格把关,重视入党前培训与党性教育。然而.学生党员一旦入党或被确定为预备党员后,就有“完成任务”的懈怠思想。针对这些问题,党组织缺乏对学生党员的后考核机制的建立,在没有考核机制的情况下,学生党员的工作没有得到及时考核与肯定,部分学生党员的松懈思想得小到及时纠正,甚至还可能滋生一些大意、自满、脱离群众的思想。
        二、解构学生党建工作性质,坚持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原则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目的在于把一批优秀的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并不断提高他们的党性认识,培养他们的业务素质,在日常学习与工作中行使他们对党的使命与义务,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共产主义信念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之间在人才培养方式与目标卜存在较大差别,在坚持学生党建工作共性的同时,还要着眼于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我们总结并提炼了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须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
 职业性。在2005年11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特别指出“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职业性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别的一个重要特性,职业教育既要准确反映和适应社会职业对人的要求,又要为现代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和制度保证,其职业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走人社会及其在社会上的发展。
       专业性。根据劳动市场分割理论,劳动力市场可分为普通劳动力市场、职业劳动力市场和内部劳动力市场三种。第一种被称为二级劳动力市场,后两者被称为一级劳动力市场。二级劳动力市场不要求任何特殊的知识技术和严格的准入条件。而一级劳动力市场则针对不同的产业及其中的不同职业,要求劳动力拥有产业需要的专门技术,进入此市场必须具备在经过认可的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整体性。美国曾在20世纪80年代末成立专门委员会,进行长期调查与广泛分析,最终提出在当今的技术时代,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具备5种基本能力和3种基本素质。5种能力为: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与系统分析的能力;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3种素质为:基本技能、思维能力、个人品质。当前,我国正处于技术密集型社会向知识密集型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对旺盛,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逐步提高,只有重视学生的整体发展,培养其具备在不同岗位从业的能力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技术劳动者的需求。
发展性。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新的职业逐渐产生,旧的职业逐渐消失,各种职业的劳动者比例不断发生变化。职业结构的变化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劳动者在上岗前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并具备新岗位的从业能力。而在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的滞后性、教学实训设备的滞后性、甚至是教师掌握知识的滞后性,可能导致无法完成新知识与新技能的教学要求。因此,在高职院校教学中需遵循发展性原则,教学过程中能满足知识的更新与技术设备的更新,培养学生自己掌握新知识和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并确保其在所学领域能够处于领先地位,以适应未来技术不断变化的要求。
        三、丰富党组织活动形式。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形成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工学交替,培养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所需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改革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创建了面向西部电子信息类“能力标准、模块课程、工学结合、职场鉴定紧密结合”的“四环相扣”的教学模式,并荣获2009年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_学成果一等奖。在该“四环相扣”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学生党建工作解放思想,创新形式,做了一些有益尝试。
        建立学生党员工作机构与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党员工作积极性。针对学生党员工作入党前思想活跃,入党后工作被动的实际表现,在查找学生党员自身的因素的同时,我们也从党组织的角度为学生党员积极工作创造必备条件。一方面,结合学生党员开展工作的需要,设立相对固定的学生党员工作机构及团体组织。成立了学生党员支部,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党员担任学生党员支部的组织干部,并建立了工作制度,学生党员支部定期的开展各项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党员轮流值班配合完成寝室卫生检查、课堂出勤检查、食堂公共秩序维护等工作。另一方面,为了保障学生党员工作的进行,在教学区、宿舍区等不同区域为学生党员组织搭建了必备的工作环境。有了相对固定的工作环境后,学生党员在办公场所也可开展自身的学习、交流、总结等工作,具备了一个相互学习与提高的过程。
创新学生党员工作模式,将学生党组织活动与校企合作工作相结合。学院解放思想,提出了“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思路,大胆尝试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一是邀请来自企业的党员干部、技术骨干参加和指导学生党员工作。通过企业人员的参与,既大大提高了学生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又通过此项活动,有效的培养了他们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尊严等,颇受学生欢迎。二是在企业实习实训过程中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参加企业党组织的活动。通过参加企业的党组织活动,让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到企业的氛围中去,更加充分地了解企业的精神文化,了解企业党员员工的社会观、价值观、职业观、人生观,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就业创业的能力、塑造他们的职业理想与职业尊严。
        实施学生党员素质教育工程,定期开展学生党员主题活动。为提高学生党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学院实施了学生党员素质教育工程,开展了一些主题活动与专项活动。塑造学生党员灵魂,提高学生党员思想认识,是学生党建工作永恒的主题。为此,学生党建工作中开展了一些的主题活动。在发生2008年汶川地震、今年西南地区严重旱灾等突发性灾害中,学院及时组织学生党员形成志愿者团队,开展一些募捐、献血、派志愿者等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党员的人生观。在遴选学生党员的过程中,学生党员一般成绩较好,因此,学院建立了学生党员与困难学生之间的“一对一”帮扶机制,通过学生党员与困难学生之间的协作,在学习与生活上对困难学生给予帮助.建立学生党员回馈社会的思想认识。同时,学院制定了学生党员每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活动方案,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参与相应的社会实践项目。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走入了社会,更得到了巩固专业知识,应用专业技能的机会。
        加大学生党员工作宣传力度,拓展学生党员工作宣传渠道。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学院逐步强化宣传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渠道,定期举行学生党员宣讲活动,选择有一定演讲能力的学生党员讲党的工作中的一些真实故事与优秀思想进行宣讲,通过宣讲活动,不断形成党的活动的新高潮,同时,也采取了书面宣传的方式,在学院中心区域设立党组织活动宣传栏(墙),将一些优秀党员的事迹在宣传栏进行宣传,以此更好的激励学生党员参与到当的工作中来,为党的工作作出积极贡献,也形成了一定的激励机制,激励落后的党员跟上来,激励学生群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增强党性,提高素质。
        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人翁精神,加大学生党员参与学院行政工作的力度。为进一步提高学院的整体凝聚力与决策力,加快学生党员的成长,学院大胆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建立了学院行政工作的学生参与机制,在一些学院建设项目等事项的讨论中须有一定的学生党员(代表)参加,如学生宿舍的建设、学生活动中心的建设、图书馆的建设、教学制度的讨论等方案中,充分的了解学生党员(代表)的意见,大大提高了学生党员在学院工作中的参政议政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党员的成长,促进其价值观与事业观的形成。
       通过学院近几年的探索努力,学生党员活动形式的逐步丰富,带动了学生整体职业素养的大幅提高,职业技能的日益熟练.团结协作意识不断增强,近两年学生在全国的职业技能大赛中频频获得各类奖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重庆赛区一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重庆赛区一、二等奖14项;“全国职业院校首届机器人大赛”第一名;“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个单项一等奖和3个团体二等奖。
       【作者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陈洁系党委副书记】
 
转载于《中国高等教育》
201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