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工程教育改革步伐

——访天津大学校长龚克


发布时间:2010-05-11 浏览量:
韩宝志
    目前,我国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400多万。在规模迅猛增加的同时,如何探索一条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之路,为国家培养一批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一大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真正夯实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工程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国家中长期发展的大事要事。天津大学从1895年建校伊始就兴办工程教育,历经11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力推多方位、多层次的改革,为培养拔尖创新工程人才累积了经验,凝练了思考。近日,笔者对积极推动工程教育改革的龚克校长进行了专访。
    改革工程教育:挑战严峻,势在必行
    韩宝志:谈到中国的工程教育,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天津大学开创了先河,比如自创立之初就明确地提出了要“培养救国的工程师”。
    龚克:确实,这一点是我们引以自豪的。1895年,中国创办了第一所高等学校,就是北洋西学学堂(后改称北洋大学堂、北洋大学、北洋工学院),除律例学外设工程学、矿务学、机器学共四大门类,标志着近代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端。特别要强调的是,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从诞生起就肩负着“兴学强国”的重大历史使命,它从来就不是什么绝离尘世的“象牙塔”,而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历史奏鸣曲中的一曲强音。当时培养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培养工业救国的工程师”。
    韩宝志:继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大加快了工业化建设进程,工程教育也同样驶入了快车道。作为以工科见长的天津大学,积累了哪些好的理念和经验?
    龚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真正进入到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阶段,而工业化建设与工程教育发展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为国家工业化服务、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是当时我国工程教育极为鲜明的特点。1958年,毛泽东、邓小平等先后视察过天津大学,他们到学校不是去视察教室和实验室,而是视察工厂。改革开放以后,高校更加强调服务社会的功能,工程教育发展也更为迅速。天津大学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需求,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以“严谨治学、严格要求”为方针,严格训练,追求高标准,追求卓越。首先要对教师严,重点在于严格聘任、严格规范、严格考核;另外要对学生严,重点是严格挑选、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在综合培养方面着重强化实践能力和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目标明确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内容上要求知识、能力、品德的综合提高;教育方式上要求课内、课外、社会实践的统筹。
    韩宝志:中国的工程教育长期以来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结合天津大学的实践,您认为主要的经验有哪些?
    龚克:全面总结110多年中国工程教育的基本经验,是个大话题,但至少有两点应该提出来:一是兼顾宽厚和专精的要求。这一点很突出,就是我们特别重视把理论基础打扎实、打牢,所以不少学生到了国外以后即使转专业去读研究生仍有较好的基础,从解放前到现在都保持了这个特点。同时,专业教育定位明确,毕业生到工业界以后上手很快,与英美相比,这一点也很突出;二是一直坚持着严格的训练和联系实际。尽管近年来在工业实习方面有所削弱,但从总体上来讲,中国的高等教育还是比较重视实践的。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注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形成了在科技创新中培养人才的一系列做法。我认为这是我们的教育始终坚持为国家现代化服务有关的,虽然在不同时期各有变化,但是这个基本点一直没有变。
    韩宝志:当代中国工程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它为我们的工程教育带来了新气象,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任务和使命。您认为目前面临的挑战具体有哪些?
    龚克:我认为二十世纪末的科技革命将整个世界推入新的时代,对工程教育提出了三大挑战:
    首先是科技革命本身对于工程教育的挑战。这一挑战涉及专业体系,因为科技革命引发了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现代服务业兴起了,原有行业分野改变了,所以,相应于过去工业化时期产业分工的工程教育专业体系与新的产业结构不相适应了,必须转型。这一挑战还涉及知识体系和学习模式,知识量爆炸性的增长,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获取知识渠道的空前拓宽,使得我们在大学里传授知识的体系和模式大大滞后于知识更新发展的速度。如果说在二十世纪50年代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大体上够一个工程师使用一生的话,那么现在高校四年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恐怕不出几年就要变化更新,大学教育的重点必须转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育。
    其次是全球化对于工程教育的挑战。如果说过去的工程教育体系主要是面对着本国的工业,特别是中国在过去相对封闭的情况下面对着自己的市场、自己的资源这样的一个系统,那么今后工程教育必须面对一个世界的市场、世界资源或者一个全球化的工业体系,或者全球化的产业结构来培养,这是过去从未遇到过的。现在大工程时代的国际合作愈来愈多,可以肯定的说,我们今天培养的未来工程师将来一定会工作在更加国际化的工程环境中,必须开辟出有效的国际化培养途径和模式。而且,还要将我们的工程教育向世界开放,吸纳更多的外国学生来学习。
    第三是生态文明对于工程教育的挑战。现在的工程教育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我们的传统是教育学生如何更多更快地使用工业能源去做功。新时代的工程教育要适应生态文明,教育新一代工程师在改善功效的同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即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负担低、人力资源得到很好利用的道路,这是工程教育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建立培养体系: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工程创新人才的需求
    韩宝志:我国要走科技革命、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并且在国际上履行一个大国对人类发展的责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该如何寻求发展的路径?
      克:根据国际、国内发展现实,可以归结为两个“轮子”驱动着世界向着一个方向发展。科技革命是一个轮子,它促进知识的更新、产业的变革;全球化是另外一个轮子,全球的市场、全球的竞争合作改变经济和政治格局,一个方向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工程教育就必须站在这样的时代条件和环境下,重新思考和审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培养人”的问题。从工程的社会效应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看,工程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有对人类发展的责任心,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对于人类的大爱,有优雅高尚的人文素养。从生态文明和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看,工程师要有科学的创新精神,要敢于走新路,用新的技术支撑生态文明,这就要求工程师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通过创新来发展新知识、开辟新途径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还要有全球视野、开放合作的精神.以及跨国跨文化的交流能力。从科技革命进一步引发产业变革来看,工程师要有更宽厚的基础和发展适应力,等等。2007年,天津大学修订了培养目标,即“理论基础厚、专业口径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全球视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人才”;从2008年开始,学校做了一些实证调查,一部分是针对学校里面教师的,一部分是针对企业里的工程和管理人员的,了解他们对学生的培养要求。我们试图在调查基础上形成比较具体的培养目标体系,其中我们认为:诚实守信、严谨求真的职业道德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过去和目前都考虑得不够。
    韩宝志:现在,大家都十分关注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不管是由政府、还是由民间来推动的实践探索都有较大的起色。其中天津大学有一系列的举措,如建立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在去年曾引起媒体广泛关注。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龚克:工程教育改革是新时期的新命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要靠实践探索。天津大学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工程创新人才的需求,借鉴美欧日澳等发达国家和国内兄弟院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一个工程创新型人才基本要求大纲,提出了品德、能力、知识三方面的具体要求。
    这个基本大纲为进一步开展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我们把大纲里这三项基本要求变成三个基本任务,即提升素质、强化能力与优化知识结构。之后,又建构了完成这三个任务的系统。我们叫做“计划”。比如:品德养成计划、心理健康计划;学习能力提升计划、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计划、社会实践计划、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知识结构优化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以及工程创新课计划,等等。同时还建立了一个工程创新环境支撑平台:包括创新实践基地、教师创新能力的建设(包括教师工程经验的培养)和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三个层次,共同来支撑三大任务,实现基本大纲的要求,我们称之为“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
韩宝志:大家都在关注回归工程实践的今天,天津大学在构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特别强调了实践,确实是亮点,也是关键点、突破口。想问问您,它主要强化了哪些方面?
龚克:在人才培养大纲中,我们专门就实践训练方面提出了涵盖三要素、三类型、三阶段的“三三”制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在工程实践教育培养目标里面追求三个要素,即工程意识、综合能力、创新思维;突出三个类型的实践环节相结合,即课内实验、跨课程或者是一批课程的集中实践和走出学校的社会实践;实现三个阶段的能力培养相贯通,即基本实践能力训练、综合实践能力训练、研究创新实践能力训练。
建立试验田:大胆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之路
    韩宝志:工程教育改革到今天,必然触及一些超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深层次问题,比如观念、体制等等。想请问您,我们在实践和探索中改革的指向何在?
    龚克:教育改革谈了很多年,但实效不大。我看主要是因为教育的观念没有转变。因此,要以“更新教育观念”为突破口,将以下四方面的改革作为重点:
    一是关于素质教育理念的问题。素质教育是超越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的新教育理念,其基本点是着眼于人的全面素质并兼顾社会需求。多年来素质教育难以实行,原因很多,一个基本问题是没有厘清素质教育理念,而是将它作为对于知识的一种补充,常见的说法(包括我们学校)是知识+能力+素质,我个人认为,这个结构不是素质教育,充其量不过是扩充了的知识教育。在我看来,素质教育是着眼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本身就是综合的,是包含品德、知识、能力、身心健康等要素在内的。但是,在基本素质要求之上,恐怕还有特殊素质要求,比如工程人才是不是应该涵盖一些特殊的素质要求?都有待明了。
    二是改进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问题。怎么把握基础和专业的比重,坚持基础宽厚和业务专精的要求,这一直是教育理论与实践中面临的矛盾关系。另外,怎么让实践训练和理论学习有机结合,去除两张皮的现象;怎么把能源、资源、环境、安全和美育等方面的内容,融入到我们的工程体系中来,非常重要。因为工程师如果没有美感,塑造出来的世界将是可怕的。
    三是改进学习模式促进有效学习的问题。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灌模式”在新形势下弊端突显,如何改革?如何让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能够主动发展?如何把握学习中的规定性和选择性?如何平衡共性要求和个性发展的问题,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的问题,如何在“规模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的问题,在工程教育中显得极为迫切,其核心是如何做到“以学为主”。
    四是改进评价体系的问题。怎么建立公平的、令人信服的素质评价?如何确定评价对象和主体?社会外部的评价主体如何引入?怎么变考核成绩为考核成效?如何把注重结果引导为注重过程?最要紧的就是如何超越“知识点”体系建立素质评价体系。
    韩宝志:去年10月,以实体化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实验中心”为建设目标的天津大学“求是学部”正式成立,该学部将是实施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共同领导的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在今后将会有哪些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
    龚克:求是学部的成立,就是搞一个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它要和有关学院一起,从事多层次、多模式的多种教改试验,还要负责组织学校试点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教学改革及试验的组织落实和改革经验的总结推广,为全面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行试验探索。我们将从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来进行切入。
    从培养模式看,初期拟按照技术科学型和工程专业型等不同模式来培养。2009年已从新生中选拔190名学生进行技术科学型模式培养,强调基础扎实、视野宽广、学科交叉,注重研究能力。2010年将从部分工科学院中选定部分专业开展工程专业型培养模式的整班试点,培养中强调专业基础牢固,尤其注重设计和动手能力,比如要按照学校要求的最高标准完成所有的课程学习任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地质实习和测量实习,探索与企业合作培养。
    从教学模式看,将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课程重心前移,强化综合设计训练,增加工程相关课程,引进以问题为导向、以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模式为主的先进教学方法,开展研究式、讨论式、团队模式教学,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吸收不少于50%的行业专家加入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制订培养方案,强化以工程实例为载体的案例教学,考核从注重“学习成绩”向注重“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从管理模式看,学部将与教务处、研究生院、学工部及参与试点的院系共同构建多方联动、校院共推的管理运行模式。组建由行业企业专家、试点专业系主任、资深教授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审定培养方案,指导课程体系改革和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和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学部也将突破原有“管、灌”模式,注重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采取以个性化和制度激励为特点的管理模式。积极营造“宽而不紧,严而不松”的学习氛围。这些还仅是学部目前设计的工作,我认为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地闯和试,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大胆试验才能走出工程教育的新路子。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   
原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