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普通本科与高职都设有国际商务英语专业,二者的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按国家教育政策,两者都需考虑礼会需求和就业导向,都应将人之所以为人的素养教育纳人重点,培养语言运用和商务活动能力强、具有严谨的思维能力、融贯中西文化和职业素养高的外语人才。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育目标;课程体系;哲学视角
商务英语这一学科名称出现在我国高校专业目录上已有近20年的历史,开设商务英语课程方向或课程群的高校数量增长迅猛,目前已达600余家。同1000多所高职院校中,几乎所有的外语系都开设有商务英语专业,这是高职高专外语系开设最多、最普遍的专业。人们不免疑惑,本科和高职都有商务英语专业。两者培养的人才规格是否一致?他们的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应从哲学高度进行思考.从而确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一、普通本科与高职商务英语教育目标的哲学思考
(一)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和谐发展
对普通本科和高职教育目标的哲学思考,要回到“本原的”问题上来:什么是教育?教育如何达到目的?维基百科对教育的定义是“教育包括特定技能的传授,还可指传授知识、判断力和智慧等深邃的内容。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的目标是社会文化传承”。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可以说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所培的人是什么样,社会的各个方面就是什么样。人类有很多区别于动物的特质,例如人能制造具并使用工具;人是会思考的…人在世上.不断地通过认识自身、认识外部世界来掌握自己的命运。人类通过实践和思辨逐渐认识人生的意义、自身的能力以及局限,认识外在自然界的规律、人际关系(社会文化、历史等)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认识产物以社会文化知识、人性知识、百科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原理等形式通过语言在社会中流通。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后人继承、发展和丰富这些认识产物,从而更好地促使人类认识自身和外部世界。而社会分工(职业)是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不应该成为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唯一动力。归根结底.教育目标和内容应该追溯到人类认识自身和世界的需求上,是以人为本的举措,而不仅仅是为了出于生计的职业需求。首先,任何层次的人的教育不同于动物的强化条件反射训练,每一个人都是创造性的自在的个体。其次,任何人都是社会中人.具有某一社会属性,需要继承某一社会文化、具有所在社会所提倡的人文素养.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指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人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这就也被认为是“以人为本”、“全人发展”的教育思想精髓。当再次面对高等教育的目标,我们就会发现.单纯强调市场需求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是缺乏远见,不够科学的看法。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使各层次的大学教育必须兼有多重教育任务:学生的体格、思想品德、知识本领、智慧能力、审美情操、劳动本领等都应得到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真正完善的人。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主人。是自我的主人,而且是社会的主人。
(二)商务英语的教育目标是世界公民的全人教育
1.商务英语的教育目标蕴含
商务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学科.当然也要围绕“人的和谐发展”这个宏观教育目标来建设。对商务英语教育目标的具体界定.应从“商务英语”这一术语人手,分析语言与教育的哲学命题得以实现。从“商务英语”这一词组的构成来说.显然“英语”是核心,“商务”是修饰成分.表示语言使用的目的域。因此很多学者把商务英语看做是英语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即特殊用途英语(ESP),是有道理的。商务英语属于交叉学科.其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同时带有语言特征和商务活动的特色。这种二元的身份,往往不是五五分成的。英语为核心就意味着,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必须体现语言——外语教育的核心地位。
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古老的哲学命题。语言如果被看做是交际工具.那么教学目标的设定就会突出听说读写的技能。如果我们把语言看作文化的载体,思维的表达.那么英语教学中必然要有文化的、人文思想的内容。语言教育,包括外语教育,必须负有对学生文化、心智、情感和人文素养等方面进行培养的作用。对我国现阶段的外语教育改革产生巨大影响的美国国家级课程标准(Standards for Foreign I~anguage.I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以下简称《标准》)对外语教育的目标陈述的非常清楚。面对经济全球化,他们将外语学习目标归纳为5个以字母C开头的单词,即:Communication(语言交流:要求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应达到参与对话、提供和获得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水平1,Culturesf文化沟通:能获得和了解目的语文化的知识),Conneections(相关知识:外语学习应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以获得相关信息和知识),Comparisons(比较能力:通过比较目的语与本国语言,能理解语言的本质,通过比较目的语文化和本国文化能理解文化的概念与内涵)和Communities(社团活动:能用外语参与国内外的多文化社团活动。学生在校内外均能使用外语,把学习外语当作乐趣和充实自我的手段,使学生成为终身的外语学习者)。可见外语教育不仅仅是听说读写的工具性教育.除要求学习者掌握语言系统外,更要接触文化知识、融合其他学科内容、培养严谨的思维能力.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成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
商务活动也是历史悠久的人类社会活动。社会活动的含义是人际的互动关系。国际商务英语意味着用英语进行商务活动,这其中必然要涉及不同文化中的商务原理和技能,即商务知识:也要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操作流程和惯例.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谈判等。商务方面的教育和外语的教育一样,最终要归到人的教育:知识、技能、智慧、素养等缺一不可。
2.普通本科和高职培养目标的联系
至此我们回答本文一开始的问题:本科和高职的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一致?本质上讲,二者并无区别。他们面对的生源智力结构和学制不同,只会使他们进行目标的微调,而不是高等教育的目标的实际改变。他们面对的教育对象都是大学生群体,智力结构和类型的不同.而非智力上的极大悬殊。而在年龄、认知水平等因素上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商务英语教育应该是全人的教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商务知识;②较强的语言交际和商务活动能力;③严谨的思维能力;④较高的人文素养:⑤良好的世界公民素质。也就是说,学生不仅仅要学会“何以为生”的本领,也要明了“为何而生”的目的.商务英语教育最终是要把商业职业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建构有机结合,培养有创新潜力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以认为高职、本科、研究生的商务英语教育是一个连续体的_二个阶段。它们的共同基础是教育与人、礼会、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上述商务英语教育目标是_三个阶段的共同目标,但可以允许各自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寻找櫀入礼会的平衡点,实现自己的教育特色。我们认为.特色不体现在“工作导向”上,而体现在“因材
施教的理念,根据各自教育对象的现有的知识、经验、动机和内在需求,“坚持教育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推进素质教育”安排适合他们也适合社会发展的课程体系.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
二、普通本科与高职商务英语教育目标及课程体系的构建
有了明确的教育目标的指导,商务英语的课程体系建设就非常有针对性。根据上述5个教育目标的阐述.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打破所谓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的传统做法。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可考虑建设以下四大课程群:人文素养课程群、商务知识课程群、职业素质课程群、拓展能力课程群(见下图)。
人义素养课程群处于课程体系的核心,不仅是因为这些课程培养的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素养,也是因为英语的核心地位。该 课程群以语言教育为主.涵盖汉语言文化和英语言文化课程,包括语言学、文学、翻译等基本语言科目,通过阅读、写作、视听说等多种形式体现。语言文学义被称为“人学”.通过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和人类共同美德、价值观的熏陶,培养学生用英语恰当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人文素养课程群兼顾理论和应用.提倡通过语言运用,掌握语言知识和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髓,提高自身修养。同时也通过了解不同语言所反映的思维方式,开拓思路。本科和高职在此类课程的设置上,主要考虑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基础.在难度、广度和精细程度上-有所区别即可。
商务知识课程群是商务活动的原理、规律的集大成.主要包括商务活动领域的一些共性的普遍的知识.目的在于给学生打下过硬的理论基础。这些课程的设置面向目标岗位群,以岗位群所共同需求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开课的flI发点。,这类课程包括T商导论、外贸函电、商务合同等,教材和授课形式可采用中、英文、或双语形式。本科和高职在此处并无实质区别,根据学制,可以渊整课程的数量。

图课程群示意图
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一点在于人是生活在相互联系的有机社会群体。这种联系不是机械化的,而是鲜活的人际交往。职业素质课程群,主要是关于商务场合。以及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人际沟通技巧、商业文化、商业道德等的一些课程。这类课程对于本科和高职都是不可少的一类课程。在当今市场经济和文化多元化的礼会里,要避免“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培养他们得体的举止,健全的人格。
如果说前述的三者是本科和高职商务英语办学的必备科目,拓展能力课程群的设置可以更灵活,体现办学特色。这个课程群主要包括一些促使学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课程。例如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业务、报关员培训等。这个课程群还包括较为具体的岗位选修课程。可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就业形势,开设一些以业务流程为主线的选修课,如涉外文秘、银行实务等。在这组课程群的建设L,本科和高职均可以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和业务流程为导向教育方式。但由于职业岗位任务的无限性,此类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时,应把培养他们探索、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始终放在首位,使他们在未米的职业生涯中有后劲,能发挥自己的潜力。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本科和高职阶段都有商务英语专业,业界对二者的教育目标和课程体系有不同的看法。人们往往过于追问二者的教育目标的不同,认为前者重视理论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而后者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实际上,我国教育政策对这两个阶段的教育都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都强调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由此,我们对教育目标进行哲学思考,关注二者作为高等教育阶段所具有的共性。教育不同于培训和驯养,它注重人之为人的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本科和高职在教育目标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可根据学制长短的区别、学习者的不同智力结构.学习者的不同动机和需求,在人文素养课程群、商务知识课程群、职业素养课程群、和能力拓展课程群上,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度的调整。无论是本科的还是高职的商务英语教育培养的都不是“无思维的机器人”或“准职业者”,而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作者简介:
王淑花,女,山东青岛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生,北京物资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外语教育研究;
王丽,王丽,女,辽宁辽阳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生,北京物资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外语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关富,张海森.商务英语独立学科设置可行性研究[C].第七届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2]郭晓丽.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构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1).
[3]杜高明.教育与人的发展新论[J].教育评论,2009,(2).
[4]谢飞,宋娇.论“全人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J].社科纵横,2008,(23).
[5]王鹤芳.美国21世纪“5C”外语学习标准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WWW.51share.net,2009—7—11.
[6]欧阳霞.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