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创新“五维筑基 三向立柱 六措架梁”质保体系
发布时间:2025-11-26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6日03版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以系统化思维为引领,以创新实践为路径,依托河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河北省高职教育综合竞争力分析与职教强省建设策略研究”(2024ZJJGGA11),探索出一条“五维筑基、三向立柱、六措架梁”的特色路径,为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科工大方案”。
直面挑战
突破职业本科质量保证体系的三重困境
2021年,学校成功跻身首批公办职业本科院校行列,在起步阶段面临三重挑战:“各自为政”的孤岛之困,质量管理依赖经验,缺乏系统设计,目标链与标准链衔接松散;“责任悬空”的动力之困,质量保证责任主体模糊,评价机制重结果轻过程;“数据断线”的智能之困,教学数据分散于多系统,难以实现精准预警与持续优化。
面对这些难题,学校以“系统革命”的勇气,绘制了一幅立体化的质量蓝图。这幅蓝图以“五三”理念为灵魂,以纵横深架构为骨架,以“11211”路径为血脉,构建了一个有机联动的质量保证生命体。
创新突破
构建纵横深螺旋提升的立体化质保体系
“五维”筑基,筑牢质量大厦思想根基。学校基于全面质量管理和组织文化理论,创新提出“五三”质保理念,从关键要素、动力保障、多维分析、评价思维、治理逻辑五个维度,为质量大厦的构建提供全周期理论指导。聚焦质量意识、利益主体、机构职能三大关键,激发职工、教学单位、职能处室三大动力,推进宏中微观态势、对标、反馈三大分析,运用奥运金牌与全民健身、分层分类与底线基线、结果评价与过程考量相结合的三大思维,推动数字到数智、管理到治理、制度到文化的三大转变,实现质保体系迭代升级。
“三向”立柱,构建纵横深立体框架。学校基于“五三”理念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动、深度嵌入的立体化架构。突破传统“五纵五横”二维框架的局限,融入“深向五链环”(目标、标准、实施、保障、信息),并耦合“规划—实施”与“反馈—优化”组成的“8字螺旋”运行逻辑,确保质量要求精准传导至每个执行单元,实现质量保证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的跃升。
“六措”架梁,确保体系高效运行。为确保蓝图落地,学校实施“11211”六措并举的运行路径:打造1个智慧校园,整合全流程数据,实现数据驱动的实时监控与决策;紧扣1条主线——“目标—标准—实施—诊改”,确保质量闭环可追溯;推进2项关键改革,深化“五金”建设与教师绩效多元分类评价,联合华为、长城汽车等企业共建产教融合标准;强化1轮全保障,优先配置人财物资源;厚植1种特色文化,将“匠心军魂”融入300余项制度,推动制度规制向文化自觉转变。
成效彰显
从关键能力到社会声誉的卓越答卷
经过多年实践,学校职业本科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结出硕果。学校在首轮国家“双高计划”验收中获评优秀等次,入选二轮“双高计划”,获评全国治理体系典型院校,跻身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双百强”,连续3年位列“金平果”榜全国职业本科第2位,连续4年入选《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全榜单。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A档1个、国家教学资源库4个、国家级教学标准5个、在线精品课程14门、规划教材27部,职业本科专业增至28个,拥有“万人计划”名师2名,专任教师“双师”占比达80.6%,毕业生就业落实率超96%,学生获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9项、“互联网+”大赛金奖2项。率先发布《立德树人质量报告》,在新华网、人民网等平台浏览量超60万人次。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河北省教学成果奖12项。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的实践深刻表明,职业本科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是涉及理念、体系、路径与文化的系统性革命。面向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体系建设,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端技能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鲍东杰 刘兴 石爱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