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并进”共生育人 培养机电一体化人才


发布时间:2025-11-12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2日12版

2015年起,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着力构建“三级聚合·四阶递进·五维融育”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三级平台构建全链条育训载体

学校打造三级互补共生平台,形成“基础技能—岗位实战—技术创新”全链条育训载体。

校内实训平台:学校以工程材料中心等五大功能中心构成实训平台,为基础训练、仿真应用、创新实战提供全方位支持。

校企项目工坊:作为场景应用的重要支撑,学校建设18个工坊,设置实训基地与订单班,将生产车间嵌入课堂。

政产学研平台:学校联合多个单位成立4家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3个市级工作室与5个市级专家工作站,构建技术、人才、科研协同机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

四阶递进重构课程体系

学校重构四阶递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动态更新的共生课程机制。

素养筑基:学校融合通识课程与人文课程,植入职业标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行业认知与职业观。

技能赋能:学校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嵌入职业证书技能标准,配套“认知实训+虚拟仿真实训+真实在岗实训”三维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必备基础技能。

岗位融创:学校重构课程内容,打造“课程教学—工坊实践—项目实战”联动模块,将基础技能转化为岗位实战能力。

迁移拓界:学校在教学中融入企业技改项目与科研转化成果,开设跨专业选修课程,培养新技术应用能力与跨领域职业迁移能力。

五维融合推动协同育人机制落地

学校从5个维度构建深度协同的共生育人机制,整合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要求,提升融合育人效能。

文化润育:依托企业文化长廊及各类活动,学校将企业文化融入职业素养培育全程。

团队共育:学校积极打造“双带头人”教学创新体,构建“学校教师讲原理、企业导师授实操、名师带生做项目”共课模式,形成“双师共研、双教共育”格局。

教法优育:学校着力打造“双师双能”团队,编写15部教材,开发虚拟仿真系统与3门省级在线课程,推行“虚拟+实景”混合教学。

项目创育:学校鼓励师生参与企业技术课题,组建联合团队攻关,形成“科研攻关—成果转化—教学赋能”闭环。

评价验育:学校构建“过程性考核+企业岗位认证+成果验收评价”多元评价模式,邀请企业参与考评,将企业满意度纳入评估体系,形成“校企共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经过实践,学校建成江苏省重点专业(群)、高水平骨干专业;招生规模稳步扩大,就业率与企业满意度居省内民办高职院校前列。学生在一类赛事中获奖10余项,教师获省市级人才项目10余项。“校企双元打造‘三位一体’生产型实训基地”入选江苏省高职教育2021年质量年度报告。

(作者: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