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守耕读文化之根 铸大美育人之魂
发布时间:2025-11-12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2日08版
美育,是涵养人文情怀的清泉,是培育时代新人的沃土。作为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深挖耕读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职业教育的坐标系中构建“大美育”体系,以“耕读践悟,启智润心”为美育宗旨,让美育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校园,在学生成长、校园氛围与学院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全方位赋能,书写了职业教育“以美育人”的生动答卷。
铸魂
以美育理念为基 搭建系统化育人框架
在职业教育语境下,学生的成长往往聚焦于专业技能的提升,而学院的美育实践,打破了“重技能、轻素养”的传统局限,实现对学生成长维度的全面拓展。学院将美育教育作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培根铸魂”工程,以顶层设计绘就美育蓝图,确保美育“不掉线”。
为了让美育落地有声,学院健全组织保障机制,成立美育工作指导委员会,通过美育教研室、教师特色创新团队和“通识美育工作室”,夯实美育工作基础,推动美育工作由“零散推进”转向“系统实施”。
赋能
以课程与师资为翼 厚植特色化美育土壤
美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培根铸魂”的关键环节,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更在于将审美素养与专业成长、文化认同深度融合,为学生构建全面发展的精神坐标系。学院立足农业类院校特色,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将美育从单一的艺术教育转化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育人载体。
从培养审美素养来看,学院构建的“福农十美”必修课体系,以国学之美、汉字之美、茶艺之美、音乐之美等10个模块为核心,让学生在经典浸润中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基因,学院开设“一院一品”“一院多品”的专业美育课程,其中“园林文化”引导学生发现植物布局与空间设计的和谐之美,“宠物基础美容”让学生在照料生命的过程中体悟形态美学与责任之美,“插花艺术”则通过花枝搭配传递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审美意境。
提质
以实践载体为桥 绽放多元化美育活力
美育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习得,更在于将美的感知与实践融入日常,实现从“认知美”到“践行美”的跨越。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学院以“大美福农”美育文化节为核心品牌,系统推动美育从课堂向生活场域深度拓展。
近年来,学院以“耕读践悟,启智润心”为宗旨,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互动性强的审美实践场景。在非遗版画工作坊中,学生以刀为笔,以木为纸,在凹凸起伏的刻痕间复现传统农耕图景,实现了技艺传承与乡土情感的双重浸润;在点茶体验区内,学子们以盏为器,在茶筅击拂、汤花浮现的片刻宁静中,体味宋代美学的极致风雅与精神意蕴;“翰墨丹青传文明”主题展览汇聚书法、版画等多元艺术作品,则呈现出中华文脉的生生不息与时代活力。
硕果
以成效与辐射为证 书写示范性美育答卷
多年深耕,学院美育结出累累硕果,每一份成果都是“美”的见证。在学生层面,美育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审美能力,塑造了他们感受生活、创造美好的内在动力。学生不再仅仅追求“学会一门技术”,更开始“品味一种生活”“涵养一种气质”,实现了从“职业人”到“生活家”的成长蜕变。在学院层面,美育营造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育人氛围。美育文化节、美学论坛、艺术展演等活动,成为凝聚师生情感、激发校园活力的重要平台,形成了“院院有品牌、班班有活动、人人有参与”的美育新生态。在校级层面,美育丰富了学院的文化内涵与品牌价值,通过挖掘耕读文化中的美学基因,构建起具有农业职教特色的美育体系,提升了学院的文化软实力与社会影响力。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美育实践,既是对耕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更是职业教育“以美育人”的生动注解,让学院学子在感知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既练就服务农业的过硬本领,又涵养扎根田野的人文情怀。未来,学院将不断为美育注入新活力,让耕读文化与美育精神共生共荣,让美育之花在校园常开不败。
(杨振坦 何斓 张红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