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程筑基 聚势赋能 培养优质幼教师资


发布时间:2025-11-10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10日07版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立足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五方协同的人才培养共同体,以课程体系化建设为根基,为民族地区输送千余名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幼教师资。

系统设计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

强化顶层设计,校内构建纵横两大体系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明确民族地区幼师培养使命及管理政治责任,以制度机制建设为保障,提升学生政治素养。以“党委—处室—院系—教师”四级为纵向工作体系,以统战部、宣传部、二级党组织、学团、教务处等为横向服务体系,纵横两大体系多维联动、多元协同,深化幼师培育管理一体化体系构建。学校创新性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建立全员导师制育人体系,通过全民国防教育月、“一二·九”红歌赛、红五月诗朗诵等文化活动,加强爱党爱国教育;通过现代柳琴戏《血色秋风》、红色舞剧《小萝卜头》、琴书《时代楷模张桂梅》等艺术展演,涵养学生家国情怀;通过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实践团,举办新年联欢会,开展走进博物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等特色实践活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经过校内系统的育人机制设计与实施,幼师培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生先后获“挑战杯”国赛三等奖、省赛一等奖,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等称号。学生社团入选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并荣获江苏省第二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在行动”优胜社团称号。

统筹各方力量,创新构建五方协同的人才培养共同体。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民族地区教育部门、行指委、幼儿园(东西部)、学前教育领域头部企业签署民族地区幼师培养协议,创新构建“政府部门主导—高校支撑—行业联动—园所实践—企业赋能”五方协同的人才培养共同体。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指导与组织保障,高校具体落实人才培养任务,行业给予方向引领,东西部优质幼儿园提供实践教学场地,头部企业提供新的资源与技术支撑,形成政策牵引、智力输出、资源统筹、场景落地、技术辅助的协同育人机制。五方协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五方协同组建混编教学团队,开展教学和实习指导活动;五方协同制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共同监督和评价育人结果。通过五方协同的人才培养共同体,近年来,学校专业建设成果丰硕,学前教育专业承担教育部门“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立项为国家级别骨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群立项为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

建立“价值浸润—专业固本—实践进阶”三元合一的课程体系

打造思政课程体系,将价值引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加强思政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园本实践课程”全链条,全面推进“金课”建设工程,形成立体化的“大思政课”育人场域。同时,深入探索思政教育与师德教育融合路径,邀请西藏教育战线先进典型等为学生开设师德主题讲座,形成特色化师德课程体系;开展以“汉藏情浓、爱满徐幼”为主题的绘画展、经典儿童戏剧与绘本故事公益展演、民族地区特色支教实习等活动,融思政教育于师德实践活动中。学校获得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1门课程获批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课程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架构“平台+模块+方向”三阶专业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形成岗位核心素养。学校设置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实践素养提升三大平台,每个平台下设若干模块,如通识教育平台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国防教育”“职业发展规划教育”等模块;综合实践素养提升平台设置“劳动实践”“艺术素质拓展”等模块;专业教育平台除“培养幼儿园教师基本能力”模块之外,基于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特点与发展需要,依托“民族地区幼儿普通话教育‘百园千师万家’工程”,为学生开设了“普通话”“教师口语”“儿童文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等课程,创新性开设“语言+艺术”融合拓展课程。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与民族地区幼儿园共建学前儿童推普微课程资源,推动课程的“在地化”创新;此外,还搭建了“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新媒体平台、“智慧幼教”数字基座,形成涵盖“线下+线上”的立体化语言课程资源。专业方向课程基于“托幼一体化”发展趋势,聚焦学生保育、教育、融合教育三大能力培养,为学生开设早期教育、婴幼儿托育、特殊教育等选修方向,着力为民族地区输送大批“能保、善教、会融”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学校共开发数十门精品在线课程,其中,2门课程获批国家在线精品课程,22门课程立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主持建设1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获批国家规划教材6部,出版《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100例》《百首民族经典童谣》《民族地区幼儿推普指导手册》等5部特色教材。

构建“三岗三化”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实践教学贯穿学生专业学习全过程,形成递进化、系统化、全程化的实践教学特色。第一阶段为“知岗”,将校内的附属幼儿园、托育中心、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多功能实训中心等资源贯通整合,建成“产教研训”一体化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专项能力锻炼,在优质的托幼机构实践基地等进行观摩学习,帮助他们建立对幼儿园教师初步的职业认知。第二阶段为“试岗”,精选民族地区4个县(市、区)的24所优质幼儿园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带领学生赴民族地区开展“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幼儿园特色课程资源与开发”模块化项目实践,帮助学生了解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特点与发展需求,形成幼儿园教师岗位核心能力。第三阶段为“适岗”,让学生在幼儿园进行岗位综合实践,由学校和当地教师进行双元指导,着力提升学生语言教育活动组织与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全面适应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需求。学校的实训基地被评为国家级别生产性实训基地、省级产教融合集成平台、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校企协同共育卓越幼儿园教师”获批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项目。

在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民族地区幼师培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进一步凝聚校内外合力,不断探索民族地区幼师培养路径和方法,发挥自身优势,肩负育人使命,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孙卫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