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深耕“一站式”学生社区 打造育人新航路


发布时间:2025-08-15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 2025年08月15日 04版)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立足船舶特色,锚定“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而奋斗”的办学初心,将“军工、船舶、国防”校本文化基因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通过党建领航、双帆驱动、四化提效,铺就具有鲜明船舶军工特色的育人新航路。

党建领航:筑牢社区育人红色堡垒

  学校党委以党建领航,将“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制定《关于加强“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方案》,以系统部署推动党建工作与社区育人深度融合。搭建“校党委—二级学院党总支—功能型党团支部—党员责任区”四级联动体系,实现“一区一支部、一层一小组、一舍一联系人”全域覆盖,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效能。

  学校积极践行“一线规则”,落实“463”党徽闪耀在基层专项行动,校院领导班子成员“四联系”进社区听诉求,开展“午餐会”“书记、校长座谈会”;教工党员“六深入”到社区解难题,年均为学生思想解惑、技能解困、生活解难5000余人次;党建+品牌“三创建”,以教工党支部引领学生社区党团支部发展,累计建成2个全国党建样板支部、1个省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形成“听心声、解难题、树标杆”的闭环服务机制。

双帆驱动:激活社区育人内生动力

  以国防使命之帆育担当。学校作为“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始终坚持将国防教育融入社区肌理,修建“一廊一室”厚氛围,设置“一岗一队”强引领,依托“实训工坊”练技能。为船舶工业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大型邮轮“三颗明珠”培养行业人才数万名。

  以船舶文化之帆强认同。学校打造“一碑两船三广场”军工船舶文化景观,将国家级舰船科普教育基地设为新生入校教育的社区“第一课”打卡点,让智能航运中心驾驶模拟舱成为社区学子触摸行业前沿的实践课堂,在协办青少年航海模型实践中传授船舶知识,推动“兴船报国”精神与社区建设深度融合。

四化提效:构建社区全链条育人生态

  学校以“项目化、协同化、精品化、数字化”为路径,推动育人资源集聚与环节贯通。

  项目化筑基。各学院聚焦专业特色与育人目标,将宏观育人理念拆解为可操作、能落地的具体项目。交通学院航海驿站社区聚焦学业提升,设计“学风固本、心灵护航、自治赋能”三大成长计划,年均开展活动56场,实现学业成长帮扶全覆盖;船海学院笃行社区以“爱在深蓝”志愿服务队为载体,让学生成为“海洋文化讲解员”。各社区累计落地育人项目百余个,年均服务学生2.8万人次,涵盖学业提升、实践锻炼、文化浸润等多个维度,成为支撑“一站式”社区高质量育人的坚实基石。

  协同化联动。学校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党委书记、校长双负责,全口径部门参与,全要素协同的保障机制。组建“四支队伍”,汇聚全校力量为社区保驾护航,校领导破解“急难愁盼”,专业教师组建“导师团”进宿舍开展技能辅导,企业工匠定期举办“职场面对面”,辅导员“24小时轮值驻楼”,构建“服务就在身边”的育人生态圈,推动“专业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精品化锻造。各社区以自身特色为基准,打造思政教育、文化传承、技能培育、职业特质为一体的“一院一品”精品社区。建筑学院榫卯社区,将扎染、陶艺等非遗技艺融入社区日常,在实操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军士学院逐梦社区紧扣“强军报国”主题,通过“军事技能比武”等特色项目厚植家国情怀。各社区深挖专业底蕴与育人特质,从文化浸润到精神塑造,从实践体验到价值引领,形成“一社区一品牌、一项目一特色”的多元育人矩阵。

  数字化导航。学校秉持“以生为本”理念,在实体社区基础上,建设协同互补的“一站式”智慧虚拟社区。社区涵盖素质学分、心理咨询、奖助学金、成绩查询等19项学生服务项目,打通教学与学生管理全流程数据。依托大数据生成的“学生成长画像”,实时动态追踪学生在校表现,为心理健康、学业预警、职业规划等提供精准依据,年服务超10万人次,实现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周期的精准化管理与服务。

  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以党建为魂、双帆为力、四化为径,将军工基因与育人实践深度融合,培养了一批兼具家国情怀、工匠精神、过硬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展望未来,学校将以更高站位锚定船舶工业与国防现代化建设人才需求,让“一站式”学生社区成为涵养工匠精神、培育行业英才的沃土。

  (作者:黄士华 李恺 朱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