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支撑 “四链”衔接 “三段”培养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创新育人模式


发布时间:2025-08-12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5年8月12日04版

广州城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于2015年11月由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原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共同发起,联合区域内70家城市建设相关企业、社会组织、职业院校共同组建而成,通过职业教育集团的形式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探索,于2018年被广东省教育部门确定为省级示范职业教育集团立项建设对象,并于2023年通过验收,获评广东省示范职业教育集团。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依托集团优势,抓住基建行业信息化的潮流趋势,坚持以信息采集为起点、以信息处理为核心、以信息应用为方向、以智慧建造技术为引领,校企共建共商共享高水平实训基地。以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广东省高职公共实训中心(现代城市建设与服务公共实训中心)等项目建设为基础,紧跟智慧建造技术发展趋势,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建设“校企合作技能大师工作室+育训结合+X证书技能训练和鉴定平台+师生创新创业平台+数字建筑成果发布平台”。

打造产业学院,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学校打造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产业学院,打造产业学院,创新产教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精准对接区域人才需求,提升高职院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推动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共同体,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贡献力量。

人才培养质量高。依托产业学院,学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设类人才定点培训基地,为集团内企业年均输送人才5000名以上,大力探索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高职专业学院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职普融通、中高贯通、专本沟通。学校获得国家级别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平台数据显示,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高位,就业对口率为93%,用人单位满意度为93%,指标位列广东省同类高职院校前列。

技术服务能力强。以产业学院为抓手,与集团成员共建现代城市建设与服务公共实训中心等国家级别、省级中心5个,获批市级知识产权试点项目1个、校级研究中心4个和研究所6个,为企业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智能建造技术等4个专业与数字建筑产业、智慧城市建设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开展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产品设计、工业生产、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创新成果专业研究和应用。

与相关部门联合建立古建筑保护科研工作站,承担科研学术活动,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项,参与国家“863计划”课题和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多项,获批省、市级科研项目35项,包括2024年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及2025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融名匠大师·创古法新作:《古建筑修缮》数智化教学改革与创新”等,纵向科研经费总计达800余万元;获得发明专利6项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99项;获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5项;提供40余项技术服务,到账金额1200余万元;编制全国预算定额1部、省级定额1部,参编行业标准3部,服务区域基建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开展技术创新、咨询顾问等服务,直接和间接效益过亿元。

创新创业成效优。获批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个,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奖项4项,开展创新创业活动13场次,培养和孵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10个。广州城市建设领域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获得广州市创新创业平台立项,并获得100万元资助。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5个项目获得广东省高职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3个项目获得广州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活动立项。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取得了一批创新创业代表性成果。

社会服务效益好。校行企协同建成铁建培训中心,为工程建设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新技术培训。例如,为行业龙头企业中国铁建开展产业工人培训,累计2万多人次;专业群针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趋势,对职业院校教师开展培训,共计7200多人次;利用广州社区学院资源开展继续教育,人数累计超6万人次,为社区服务超1.2万人次;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超3万人次,社会效益显著。

创设“三段式”育训模式,擦亮城市建设职教名片

在国内建筑类职业院校中创新“三段式”育训模式,探索出一条技能人才培养和技能竞赛训练的新路子。第一阶段为基础技能训练,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让各专业学生掌握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规范,熟知各种工具、设备的使用方法;第二阶段为技能提升训练,有兴趣的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相关的专项技能班,如选修班、技能提升班、技能拓展班或者社团等;第三阶段为拔尖技能训练,以竞赛选手高级强化训练为手段,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和巩固专项技能。在“三段式”育训模式下,学校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和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双重目标。

集团内部成立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和“梁智滨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培养梁智滨、陈子烽获得第44届、45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冠军。梁智滨先后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南粤工匠”、全国技术能手,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2018—2019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希望之星”大奖。在第43—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中,共有16人进入国家集训队。与中建八局等企业合作,培养出国家集训队成员伍远洲、陈佳弟等高技能人才。近5年,集团成员学校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2枚,2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人获得广东青年五四奖章,1人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连续3届获得电梯维修与保养赛项国赛一等奖,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120人次(其中一等奖33人次)、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奖项2人次、世界技能大赛省级选拔赛奖项17人次。多次承办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设类项目比赛及世界技能大赛建筑类项目各级选拔赛。学校依托集团优势,鼓励学生参与技能节(工匠周)大赛,共获一等奖508人次。学校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次,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学校的“三段式”育训模式为建筑类职业院校特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教练团队多次被多家权威媒体报道,全国各省市多次邀请该团队作专题宣讲、经验介绍和训练指导。

(李铭辉 雷华 徐炳进 郑榕玲 易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