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名师引领 产教孪生 打造职教“金师”团队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8-01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01日09版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第三批国家教师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以“影动未来·共生共长”为核心理念,探索出一条“名师引领、产教孪生”的特色团队建设路径,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生动样本。

党建统领聚合力 擘画创新发展蓝图

学院成立专项工作专班,配套完善系列制度,构建起结构合理的团队梯队。在团队负责人雷珺麟教授带领下,依托民盟湖南省委会统战理论研究基地,创新性地融合党建与盟建力量。团队积极为湖南省域文化产业及人才培养建言献策,通过主导和参与多项统战理论课题研究,团队实现了思想统一、力量凝聚,不仅培育出省级教师创新团队,其出色的协作、带动和辐射能力更成为推动专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双“名”辉映强引领 锻造“三高四新”金师

团队充分发挥“双名师”的引领效应:一方面,依托雷珺麟教授深厚的教育功底和行业影响力;另一方面,引入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上海工匠周清会等行业顶尖专家。在2位名师的共同引领下,团队紧密围绕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着力锻造“三高四新”教师创新团队——成长目标高、成果产出质量高、业务能力水平提升高;掌握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展现教书育人和专业能力的新作为。团队与网易有道等行业龙头企业携手,将产业前沿技术、项目和实践经验引入教学科研。在名师“传帮带”和产业“真刀真枪”的实践中,团队成员实现了从“合格教师”向“卓越金师”的蝶变。

产教孪生深融合 构建“共生共长”生态

团队创新提出并践行“五个共同体”理念,打造“产教孪生”新模式,以校企资源共享的育人共同体精准对接产业需求,重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引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强化“三全育人”,探索德技并修、工学结合新路径。通过建立成员包容互信、协同共进的成长共同体,实施“双兼双聘”等制度,促进教师与企业员工、产业导师深度跨界合作,在共育人才、共研技术、共创项目中实现知识、技能、经验的共享与优势互补,拓展了教师的职业成长空间。打造师生协同互通的学习共同体,促进知识共享与创新,探索校地供需互配、价值共创的战略共同体,确保人才培养紧贴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脉搏。构建团队成果互鉴、资源共建的协作共同体,强化协同创新,实现资源共享与成果共赢。五大共同体相互支撑、联动发力,构建起教师、学生、企业、学校、地方政府多方主体深度参与、价值共创、共生共长的融合生态圈。

原创驱动显特色 实现“双栖”价值产出

团队将原创驱动作为突破口,与动漫、媒体企业深度合作,完成近200项影视动画项目,参与制作全国院线电影、纪录片及宣传片,将产业实践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团队与网易开展深度合作,推出了AI绘画平台、AIxPose系统软件等前沿技术产品,成功打造AI数字卡通人“鲁小班”。团队深耕湖湘文化沃土,精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湘小鲁”系列IP产品,完成了34项原创动漫横向课题。

示范辐射结硕果 引领职教协同创新

团队携手网易有道、中国美术学院等,发起成立全国数字文化创意产教融合共同体,汇聚全国165家成员单位,创新产教供需对接机制,发布行业分析报告、人才需求预测及供需清单,搭建了全国性的交流协作平台。校企共建“网易产业学院”,在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开发、前沿研究、技术攻关、竞赛组织、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团队打造的“共筑乡村振兴梦”系列红色动画、“影动铸心、数智强心、文化润心”三心工程,成为党建引领、业务融合、育人协同的立德树人品牌。建强虚拟教研室,参与研制国家级技能证书标准,构建“影动未来 数字孪生”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及虚拟仿真实训项目,编写新形态教材。师生在国家级竞赛中屡获大奖。团队完成《少年毛泽东》3D动画电影、《鲁小班之三百六十行》AIGC动漫、教育部《中国职教故事》交互短视频等重点项目,创新“龙山模式”服务乡村振兴,社会服务成效显著,示范辐射效应强劲。

团队的建设实践,为破解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发展瓶颈提供了宝贵经验:“双名师”是核心引擎,行业名师把握前沿、注入活力;“产教孪生”是生态基石,打破校园与产业的物理和机制壁垒,构建深度融合、价值共创的“共生共长”生态,是激发团队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原创驱动”是特色路径,以原创项目为纽带,深度融合教学与产业实践,是实现教师“双栖”能力(教学能力与产业服务能力)提升、产出高质量“双栖”成果(教学成果与产业成果)的特色路径,也是彰显团队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抓手。

(作者:雷珺麟 文林彬 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