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建设中高职一体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发布时间:2025-07-04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5年7月4日11版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烟台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与山东省莱阳卫生学校实行一体化管理,提出了价值引领、协同创新、平台支撑的中高职一体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课题,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依托山东省教育部门2023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聚焦“五金”建设等关键办学能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团队综合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突出共同价值塑造
构建教学团队新模式
教学团队深度契合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趋势,明确“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综合育人”的团队核心建设理念,通过一体化、系统化实施师德医德建设工程、名师领航工程、企业“双导师”工程,建立覆盖团队文化培育、职业素养提升、专业能力进阶的全链条建设体系,着力培养适应全生命周期健康照护需求的新型人才。教学团队基于专业教学改革与产业升级需求,创新“产业导师”“技能大师”“教学名师”等高端人才担任团队首席专家机制;构建“新秀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领军人物”四阶递进的一体化团队培养体系;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专业建设、教育教学、课程研发、协同创新、数字应用六大能力,构建了“三师引领、四阶递进、六能并举”的中高职一体化教学团队发展模式。
赋能产教深度融合
打造团队成长新平台
教学团队依托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智慧校园平台与质量管控办公室,创建了“三跨联动产教虚拟教研室”“护理创新团队虚拟教研室”等7个虚拟教研室,建立了生物医药产业学院等3个产业学院,构建了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技能大赛、创新创业、技术研发、区域服务“六位一体”培训培养体系,开展专业实践活动百余次,覆盖教师上千人次,赋能教师能力发展,实现“双师六能”建设目标。依托实践共同体,建设“互联网+”服务平台,完善学校专业“一联盟三基地四平台”,共建教师发展创新平台,平均每年完成各类培训600余人次,建设省级以上在线开放或者社区课程10门,培育校级以上教学团队8个。
聚焦共同体发展
建立多元协同新机制
教学团队按照跨域协同、跨界组合、跨课融合的共同体理念,政府部门发挥指导作用,职教联盟发挥主导作用,企业与学校主动联合,共同构建“政行校企社”五元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组建校内教研、校际互助、合作协作共同体。一是建立校内教研共同体,发挥共建共享作用,建立制度化、常态化培训培养机制,激励校内教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课程建设、资源建设和教学成果培育,助力团队教师全面提升能力。二是建立校际互助共同体,发挥引领辐射作用,每年接待20余所学校到校交流学习,通过现场交流、实地指导、研讨会议等对口帮扶中西部地区或者其他专业建设。三是建立校企合作共同体,发挥双主体育人作用。依托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构建“医教协同、德技并修、学做一体、多元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五共”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注重成果推广应用
凸显辐射引领新作用
一是教师团队发展成效显著。构建了“三师引领、四阶递进、六能并举”的中高职一体化教学团队发展模式,在40多所中高职院校推广。打造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山东省莱阳卫生学校志愿护理服务队,培育省级教学团队、名师工作室、传承创新平台、大师工作室等12个,获批护理国赛专家评委、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等18人,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省级教改项目等27项。二是专业示范引领突出。专业入选中国护理职业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标准化病人”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牵头发起烟台医养健康产教联盟,牵头成立护理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国院校护理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牵头制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和省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参与制定《标准化病人实践教学标准》。打造省级品牌专业、特色化专业、示范性专业6个,承办省级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8次。三是学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98%,成绩位列全国中专学历考生前20%;近5年,学生获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奖项80余项,其中包括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2枚、银牌1枚。
(董广云 石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