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校门对接厂门”的职教改革
人才培养方案带着车间的“机油味”,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搭建“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5-05-07 信息来源: 《工人日报》2025年05月07日06版
为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淄博职业学院有一项传统,即一入学就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让每个人都了解自己,明确努力方向,为将来的就业进行准备。该校通过优化职业规划教育、创新培养方式,进行了一场“校门对接厂门”的职教改革,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搭建起了“快车道”。
近日,35名身着工装的学生,一同见证了齐鲁石化与山东淄博职业学院联手打造的“新型学徒订单班”开班仪式,这标志着淄博职业学院的产教融合改革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近年来,淄博职业学院把就业当作“一把手”工程,通过优化职业规划教育、创新培养方式,进行了一场“校门对接厂门”的职教改革,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搭建起了“快车道”。
把“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
“我们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列为‘一把手’工程,不仅学校领导、各学院院长在抓,学校的教师也人人参与其中。”在该学院院长孙启友看来,“好就业、就好业“是学生成才的重要标志。
依据这一理念,淄博职业学院以服务区域发展、促进就业为目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领导班子带头深入企业,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迈进,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努力让每名学生都能获得精准帮扶。
翻开淄博职业学院的就业工作台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月带队访企的记录清晰可见。这个被写入淄博职业学院学校章程的工程,要求校领导班子成员深度对接行业领军企业,把办公室搬进生产一线,让人才培养方案带着车间的“机油味”。教师和辅导员也都积极参与到就业工作中来,确保每名毕业生都有专门的就业责任人。对就业工作进行量化评估,将考核与就业质量深度挂钩,形成育人闭环。
“新型学徒订单班”的开设,正是带队走访企业的成果之一。2019年12月,齐鲁石化首次到淄博职业学院进行校招,2024年9月,淄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刘伟、院长孙启友带队到齐鲁石化签订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协议,同年12月,淄博职业学院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齐鲁化学工业区牵头组建产教融合创新组织——齐鲁化学工业区新材料产教联合体……
淄博职业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2024届毕业生张启旺是该项合作的受益者之一。张启旺说:“我能顺利在齐鲁石化就业,得益于学校与企业的良好合作。我们在学校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一样的,入职后被分配到一线岗位,工作上手也比较容易,企业对我们也非常满意。”
让每名学生都明确就业方向
为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淄博职业学院有一项传统,即一入学就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让每个人都了解自己,明确努力方向,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自2009年起,淄博职业学院就树立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在全校开设职业规划、职业素养、就业指导等课程,教师队伍由学校老师和企业人事招聘专员担任。
淄博职业学院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中心原副主任杜元刚介绍说:“学校当时还成立了学生社团——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依托社团在全校开展职业规划大赛,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模拟求职大赛等活动,让学生锻炼求职技能,明确了职业选择方向”。
“通过参与职业规划大赛,深刻地认识到信息产业的就业形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近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学院学生李村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决赛中,斩获全国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他介绍道:“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我对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特长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对企业的岗位专业技能的具体要求有了更深的了解,我的学习目标更明确了,同时也对未来的职业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坚定的信心。”
杜元刚表示,淄博职业学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校级职业规划大赛,已经有15年了。“从大一开始,就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能把什么工作做得更好,具有更好的就业优势。”杜元刚说。
开展校企联合育人
2023年,淄博职业学院与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等共同发起,成立了全国新型电力系统产教融合共同体。淄博职业学院依托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对山东光伏上下游产业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后,同一家企业合作成立了光伏产业学院,首届招生45人,从光伏、储能等方面服务地方的新兴产业。
淄博职业学院副院长毕思勇说:“企业掌握着产业所需的新技术和技术人才的岗位需求及规格要求。我们与企业一起研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标准,培养效果非常明显。”
据了解,淄博职业学院积极引入行业企业参与办学,已与头部企业牵头共建市域产教联合体3个,牵头组建跨区域全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4个,承担省“十强”优势产业集群共同体5个领域的建设,参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99个。与北汽新能源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与阿里巴巴集团、山东巧媳妇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基地,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等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紧密对接。
“我们培养学生的能力,与企业的岗位需求无缝衔接,一就业就能上手,这样的毕业生哪个企业不喜欢。如今企业主动找学校定向要人的情况越来越多了。”淄博职业学院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滨说,学校与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关系,共建现代产业学院18个,基本覆盖了开设的所有专业,从专业建设,到课程、教材、师资的配置,以及教学评价等都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完成。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淄博职业学院为毕业生铺就了一条高质量就业的“快车道”。刘伟说,“我们将持续强化就业统筹管理、优化就业服务、引导就业观念,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教育紧贴企业和产业需求,全力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记者 田国垒 本报通讯员 吕红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