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职业学院:学生教育培养全链条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5-03-24 浏览量:


 东营职业学院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向服务学生和师生共治转变,首创“五育融合”评价模型,打造“一生一库”学生教育培养全链条评价系统,突出多元评价、协商评价、数字支撑,成效显著,为新时代高职学生评价改革作出了有效探索。

一、以生为本,筑牢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理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要坚决克服学生评价工作中唯分数、唯升学等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学生是受教育主体,学生成长发展需要是教育评价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东营职业学院针对生源类型多样化、学生特点个性化、学生升学深造或就业创业等发展差异化,以及育人主体多元化、学习过程开放化、评价要素体系化等发展变化,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深入推进大思政体系、学生教育培养“全链条”评价等一系列改革,以评促改,以评促进,主动适应产教融合、职普融通新要求新挑战,服务和保障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和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数智赋能,构建全链条学生评价新体系

搭建基于职教特色的“五育融合”立体模型。学校搭建以“劳”为体,“德”育引领、“体”育强身、“智”育固本、“美”育润心的多维互动、立体支撑的育人模型,形成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典型案例库,总结提炼“立体式、多维度、多主体”协同育人的理论模型,注重“三个结合”,提高模型构建科学性。一是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涵盖思想道德、身心健康、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多个方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考核评价。二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参与度、项目成果、实习实践活动等,强化过程性评价。三是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包括工作态度、职业素养等,强化企业导师对学生的表现评价,强化企业参与课程考核,强化教师与企业导师定期沟通。

构建基于学生日常行为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锚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强化“三个”聚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一是聚焦学生日常行为。包括衣食住行等生活行为,社团、公益、竞赛、演出等社会行为,关注学生行为能力、行动能力等表现。二是聚焦学生专业发展。包括课堂学习、岗位实习、在线学习等学习行为,校内实训、校外实践等敬业精神、劳动表现、操作规范、团队协作、任务完成等,以及参与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创业竞赛、技术创新及应用推广等参与情况,关注学生专业思想、岗位能力等实绩与表现。三是聚焦学生就业发展。与学校毕业生就业发展中心建设保持同步,增设职业发展、工作成绩与创业实绩等关键数据指标。基于DACUM分析法,建立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一级指标4个,理想信念、个人品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二级指标15个,主要观测点110个、主要数据采集点400-500个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打造从入学前至毕业后发展全链条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评价的针对性、完整性。

开发“一生一库”学生教育培养全链条评价系统。以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为核心,以数据无感采集为主、人工填报为辅,集成育人反馈、学情预警、动态管理、日常激励、画像服务、全面评价等功能,开发数据自动采集、智能筛选、全量集成的育人评价系统,为每一名学生建立成长电子档案。系统平台支撑,实施个性化、精准化评价,提供“三个保障”:一是保障学校、家长、企业、社会全员参与,形成家、校、企协同育人力量。二是保障学生全面成长,生成实时的学生成长画像、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同时为学校人才培养策略调整优化而提供支持和服务。三是保障校企协同育人,利用综合评价数据的整体变化趋势,校企可联合进行专业间对比分析、群体间差异分析等,形成安全预警、发展监测、评价反馈的三级保障体系。

强化数据分析与评价结果的充分应用。发挥平台功能,坚持用数据说话,实施个体辅导、精准帮扶、遴选推荐、评先树优等,数据画像、榜样引领、激励发展成为学校育人工作主旋律,成效显著。学校被团省委确定为推优入党试点工作高校、连续4年被表彰为山东省无偿献血先进集体,获评山东省首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全省学生社区管理先进单位等,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15名学生志愿者服务2023年全国“两会”,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重点专业群毕业生入职中国500强企业就业人数占比25%以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三、以评促改,实现育人管理质量全面提升

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显著提升。评价系统以时间轴为序,每年自动生成“一生一库”综合报告及视频,学生个人成长发展可视,尤其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培养了全国大学生返乡创业10强等一批优秀人才,14名学生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录用。

教育教学改革能力显著提升。评价数据及结果反馈与应用,为学校科学决策提供重要支撑,实现管理科学化、数字化、规范化,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立体式学堂”建设经验被《中国共青团》刊载;在2023年高职院校国家级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数量统计发布中,我校国家级重大教改项目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社会吸引力影响力显著提升。2023年在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年度考核中位居名列,2024年以优异成绩完成首轮“双高计划”建设任务,并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学校综合实力进入全省一流方阵。区域头部企业全部参与学校专业建设,东营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文件支持学校“双高”建设和创优升本发展,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四、育才育匠,推动学生评价改革向深提质

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东营职业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上级有关政策文件要求,围绕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级数字校园建设水平,深入推进“一生一库”学生评价改革探索及实践,不断完善“五育融合”学生评价体系,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技术技能人才,为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贡献“东职方案”。

(作者:杜振波  通讯员: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