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业教育被全社会看见

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山东行观察


发布时间:2024-05-27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青年报》2024年05月27日07版

1716752979142_1.jpg

职业教育活动周校园开放日现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们在展示空乘服装。

在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的水产养殖实训中心,天然呈现淡红色的澳洲淡水龙虾正在水缸里游动。该校副教授付宁及其团队,将这一品种的饲养技术移植到了4800公里之外的新疆喀什地区,在大漠边缘养澳洲龙虾,规模达到了500亩,将荒滩变成了“聚宝盆”。这里是去年登上热搜的“新疆海鲜”“东虾西移”项目起始点,也是今年山东职业教育活动周中重要的一站。

5月14日,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山东启动仪式在青岛举行。职业教育活动周展示活动现场,设置了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先进装备、AI赋能4个主题,结合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产业设置职业教育展示体验项目,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增强中小学生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和认知。

近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通知,部署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一技在手,一生无忧”,正是今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的主题。

“今年是第10个职业教育活动周,经过10年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职业教育活动周已经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品牌活动,成为社会各界了解职业教育、体验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平台。”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智在启动仪式上强调。

活动周期间,教育部等十部门分别在本系统内牵头组织开展了15项全国性活动,其中教育部将组织召开职业教育活动周十周年总结;组织开展“我与职业教育活动周”“我看职业教育活动周”“我办职业教育活动周”系列征文;组织各行业指导委员会从行业角度设计开展活动70余项。优秀校友寻访活动、校友返校及工匠进校园、校企集中签约、校园开放活动、校园招聘会……一大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地方性活动在各地开展。

活动期间,多家中央媒体以及山东省内主流媒体齐聚山东,深入当地的职业教育院校、企业实训基地等多个场所,了解山东在职业教育发展、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在职业教育活动周山东启动仪式的展览现场,能够看到各个院校精心策划的各类职业教育展示体验项目。智能制造展区机器轰鸣,各种小型自动化设备正在忙碌地工作,展示着智能制造的工艺流程,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可见。参观者可以在这里了解到智能制造对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作用,也感受到科技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在信息技术的展区,编程机器人和3D打印技术备受关注,前来参观的学生们纷纷上前操作,感受科技带来的乐趣。

这里不仅展示了职业教育的成果和亮点,还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增强中小学生对职业教育的直观感受。他们可以与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师生交流心得,了解服装设计的流程和技巧。现场还有非遗展示区,现场展示刺绣、花艺等传统技艺。

“山东省是职教大省,现有职业院校537所,在校生264.9万人,其中,中职学校448所、在校生133.6万人,高职院校89所、在校生131.3万人。”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王志刚在介绍山东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时说。他提到,目前,山东的职业院校平均每年培养输送60多万名高素质劳动者和职业技能人才,山东“十强”优势产业群、乡村振兴、海洋强省、脱贫攻坚等领域,新增的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

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孙磊认为,对职业院校来讲,职业教育活动周是一个向社会展示办学成果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向兄弟学校学习,弥补自身不足。“把我们的专业成果、教学水平展示给社会,让大众知道,可以在职业院校里学到哪些专业和技能。也展示给大众,职业院校同样是一条成才之路,可以成为大国工匠。”孙磊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除了启动仪式上的展区,当地的职业教育院校也将各自的实训基地、教学场所展示在记者面前。

在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港口远程实景实践操作区展示的8个项目,都是基于码头真实作业场景,校企联合开发的,包括港口装卸机械远程操控设备、虚拟仿真实训设备和VR实景体验设备。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数智商贸生产性实训基地里,则是挂着“火力全开,决战618”的横幅,学生们在电商“实战”中学习技能。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学院与合作企业有效利用“618”和“双11”等节点,校企联合实施典型生产实践项目,销售渠道包括京东、天猫、苏宁等主流电商平台11个。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共计1400余人次参与,累计为企业创造销售额达12.95亿元。

在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中,有一座精心打造的“微型”都江堰,这是一项结合了教育、文化和科研功能的独特景观。这座“微型”都江堰位于校园内的东部区域,占地面积虽小,但布局精巧,功能齐全。它模拟了都江堰的主体结构,展示了都江堰的分水原理、排沙功能以及调节水流量的作用。通过这座“微型”都江堰,学生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都江堰的工作原理和水利工程的奥秘。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实训设施位于学院北部,那是主要服务于现代学徒制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等专业的轨道实训场,培养学生在轨道施工、检测、质量评定与验收、维护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可以说,职业教育活动周为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李智说。据他介绍,通过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能够深入宣传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全面彰显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多元多渠道地传播职业教育,同时,“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成果,大力弘扬了技能人才成才作贡献的典型事迹”。

孙磊曾经是企业的工程师,投身职业教育之后,培养的学生连续3年夺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作为职业教育的从业者,他希望,职业教育活动周这样的活动,能进一步扩大影响,让社会对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水平有更多的认知。“希望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让更多的企业也参与进来,形成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也许是可以进一步探索的模式。”他说。

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在传统观念中,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和了解也有限,很多人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就业前景缺乏了解,还有可能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

2015年,国务院决定将每年5月第二周设为职业教育活动周,至今已有10年。未来,还有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需要被看见,也有更多职业院校,需要被全社会了解。

“要用好活动周这个大舞台,共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为加快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李智说。

(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