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四有”党建工作法,打造“有职教味”的思政育人模式


发布时间:2024-05-23 浏览量: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持续擦亮“红润匠心”党建品牌,探索出“四有”建设方法,做到“有高度”“有新度”“有深度”“有实度”,支部党员教师争当思政育人先锋,提升党建工作效度,推动学校工匠育人特色彰显,让红心更加坚定、让匠心更加绽放。

坚持有高度的政治统领。抓好组织生活制度“硬化、细化、常态化”,筑牢党支部政治建设根基。“硬化”支部条例明确的“三会一课”等7项组织生活制度;“细化”配套文件,健全党员日常管理机制、党务公开机制以及党员学习培训机制等;党建工作坚持问题导向,过程考核“常态化”。抓好党员教师队伍“四有、六要、专业化”。思政课教师要高标准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高标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六要”师德要求,每年开展思政课教师培训100%,每周开展教研会磨课、研课、备赛,引导教师“专业化”发展。

创建有新度的组织体系。创新打造党支部、产业功能园区管委会、企业间的命运共同体,打造工匠文化特色鲜明的“校-园-企”党建思政共同体,做到“签协议、建基地、聘导师、办沙龙”。其中,产业功能园区管委会党群部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工作室与重点企业之间的纽带与桥梁,三方实现资源共享、相互赋能。目前已与成都市郫都区现代工业港管委会、双流区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以及中国商飞集团、四川鑫电电缆公司、成都瑞雪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公司党组织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搭建协同育人新阵地,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有基础、有特色。

打造有深度的“党建+”工作载体。“党建+教学”培优固本,融入产业元素。与党建合作单位共同修订高职思政课课程标准,培养“双师型”思政队伍,共同打造高水平思政教学团队。聘请优秀企业家、党员标兵等为我校“兼职思政导师”,加入教学团队,构建起大思政课课程体系。“党建+科研”强魂增智,聚焦工匠文化。充分依托成都市工匠文化研究中心,吸纳企业组工干部、劳动模范、技能大师等力量进入学委会,服务于教育教学和企业实践,增强社会科学研究的应用性和成果的转化运用。“党建+社会服务”赋能增效,践行社会担当。先后举办了“郫都区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园区党务工作培训班”、“国家能源公司四川分公司团干部培训班”等,先后赴合作企业宣讲党的创新理论近百场,与合作企业党员职工共同开发《工匠精神理论与实践》《职业道德与法律》等课程,助推全市产业工人思政素养培训。

培育有实度的党员队伍。把正“入口关”。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择并建设一支“讲政治、有情怀、懂产业、能实践”的教师队伍。把牢“培养关”。高度重视党员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以“职称晋升”为激励抓手,发挥“双带头人、名师工作室、科研团队”“传帮带”作用,培树标杆,激励教师成长。把紧“考核关”。有效运用民主评议、师德师风考核、学生评教、教师年度考核等“党建+业务”双重考核标准,引导教师扮演好“党员”和“思政教师”双重角色。

近年来,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业务两促进双丰收。师生团队荣获教育部领航计划全国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题、四川省思政课精彩一课特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等荣誉100余项,发展势头良好,立德树人成效彰显;学生思政素养进一步提升,其中优秀毕业生许成根被授予“强国青年”称号,优秀毕业生龚睿荣获“全国抗疫先进个人”,优秀毕业生尔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