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逻辑


发布时间:2024-02-18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4年02月18日03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就事关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从根本上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道路、方针、原则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也从实践中为解决教育改革发展“过河”的问题提供了“桥和船”,为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法指引。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实践主线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立德树人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围绕立德树人作出的战略部署,回答了事关高校教育改革的战略性、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形成了高校立德树人实践创新的逻辑主线。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必须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需要出发,牢牢把握“新时代”方位,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中不断展现蓬勃的生机活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其次要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破解长期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的主体框架,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再其次,要紧紧抓住青年大学生这一主体,积极教育引导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鼓励他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舞台上迸发青春力量、展现青春光彩。最后,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等教育各环节,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夯实实践基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立德树人作出的重要指示,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深刻回答了新时代高校为什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怎样建强教师队伍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高校教育工作时提出的“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等论述,集中揭示并深刻阐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方面,我们需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基本遵循,坚持以“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主要目标,并以“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个要”、“教育家精神”等作为对新时代好教师的要求。

在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法论方面,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高等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行动指南,努力提升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成效。首先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其次要把严格的制度规定和日常教育督导结合起来,持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再其次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推进实践路径

制度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围绕立德树人作出的重要指示,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大学”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指明了方向。

在落实机制方面,新时代高校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高校擘画出的立德树人实践路径为行动纲领,着力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强化全员育人责任、抓好全过程育人环节、营造全方位育人环境,不断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通过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基、美育浸润、劳育淬炼等育人计划持续完善“五育”并举的新时代育人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努力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在方法论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出的战略部署,为立德树人的路径机制明确了切入点。新时代高校提升立德树人成效,要善用“大思政课”,逐步深化“大思政”格局;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为立德树人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体系支撑;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进一步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科学合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拓展教学场域,使教学育人工作活起来,为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切实助力。

重视青年大学生工作拓新实践内涵

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把握新时代青年工作规律,围绕党的青年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不断深化和拓新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内涵。

在“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本源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时明确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目标,同时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还应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怎样培养人”这个方法论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高校考察和给青年大学生的回信中,也就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出明确要求,并希望高校通过多种方式育人育才。这就要求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于人才培养各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与人类关怀。

在“为谁培养人”这个办学方向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四为”方针揭示了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坐标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校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楚国清,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