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军:以“热爱”铺就繁花道路,用“笔杆”描绘出彩人生


发布时间:2023-07-28 浏览量: 信息来源: 海报新闻

“人生,总要面对很多选择,每一次选择,都会收获不同的人生。我很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职业教育,也感谢职业教育成就了现在的我。”山东职业学院2008届毕业生王玉军在采访中感叹道。

王玉军作为济南铁道职业学院(现山东职业学院)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的一名毕业生,始终铭记着母校授予他的专业技能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现在担任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新闻宣传科科长。先后获评“全国冶金政研会优秀干部”“山东省冶金系统优秀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干部”“公司劳动模范”“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用“笔杆”描绘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1.webp.jpg

掌握“硬本领”,把握主动权

“我们虽然文化课成绩差一点,但是大家的动手能力通常都很强。”在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上班主任这样勉励大家。自此王玉军就暗下决心,要用“硬本领”改变自己,把握住人生的主动权。

学校一直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来鼓励学生结合技术技能专长和兴趣爱好,通过立项课题实施个性化特长培养。王玉军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多次到长清山区学校开展义务支教活动,并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新闻写作,参与学校校报采编工作,先后担任校报的一版编辑、副主编,这种种实践经历为王玉军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更为工作后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谈及在学校的生活和老师对他的教导时,王玉军仍然充满了怀念与感激。“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就是祝介安老师,当时担任学校宣传部长的他,同时也是新闻写作特长生导师,身教胜于言传,在教会我各项和新闻相关基础技能的同时,老师与我之间平等、真诚的感情更令我难忘,依稀记得毕业离校时,祝老师看着有些茫然的我嘱咐道:“只要扑下身子肯吃苦,就没有问题!”祝老师的话成为王玉军一生的信条,时时鞭策和鼓励着他,带着老师的嘱托与祝福,他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不放弃不服输,工作全方位开花

毕业后,王玉军到莱钢运输部从事铁路调车工作,工作环境苦,劳动强度大,刚工作的成员们难免有些不适应。看到一起分来的学生陆续有人离职,他选择咬牙坚持,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认准的事,就要全力以赴地投入,才能干好它。坚信只要保持像在学校里一样认真尽责的态度,就一定能改变现状。

三年的大学生活,让王玉军养成了坚持不懈和刻苦学习的好习惯。在工作中,他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虚心向身边师傅请教,周密制定提升计划,积极参加技术攻关,解决了运输生产各项难题。碰到困难不绕道,遇到问题多思考,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两年后在单位组织的技术比武中,夺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王玉军还经常利用工余时间进行新闻写作。“写稿子是件苦差事,需要冥思苦想、点灯熬夜、苦中作乐。”王玉军笑着说。通过不懈努力,先后有近百篇稿件在《工人日报》《大众日报》《中国冶金报》刊发。2012年王玉军从铁路运输转行到新闻宣传岗位,继续燃烧自己,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一个爱凑活的人,工作上绝不凑活

“我这个人爱凑合,有时为了赶稿子,中午就在采访现场啃个大包子,有时干脆凑合到晚上一块吃。”就是这个爱凑合的人,对待工作却从不凑合。

凭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信念和追求,成长为公司新闻宣传战线上的业务骨干,并且在三年后竞聘到股份公司党委宣传部工作。

王玉军不仅工作认真努力,还十分注重学历提升,在工作期间陆续取得了北京语言大学本科学历和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知识水平提高的同时,工作热情也丝毫不减,在新闻宣传领域不断创新,做出许多重要成就。

近年来,王玉军积极参与实施公司党群信息管理系统,打造出“互联网+”党建工作品牌,公司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得到全总、中国政研会、省委宣传部领导高度评价。采写的11件新闻作品获得全国冶金记协好新闻二、三等奖。撰写的疫情期间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被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的《山东智库报告》刊登。参与撰写的20多篇理论研究成果在中国政研会和山东省政研会优秀论文成果评选中获一、二、三等奖。拍摄的企业微电影在省委宣传部、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八届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中荣获金奖。

不管是生产运输还是新闻宣传,在王玉军身上,无不体现出不服输不懈怠的敬业精神,这些优良品质也将陪伴着他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