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纺专:构建多元融合办学模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3-04-11 浏览量: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通过与地方政府、头部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合作,构建多元融合办学模式,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打造多元命运共同体,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搭建服务共赢生态,形成了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成纺范式。学校通过入园融链、瞄新建院、共建平台、贯通培养、共育共培、教随产走等举措,推动四川纺织服装产业振兴,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同时也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入园融链,打造服务四川纺织服装产业的市域产教联合体

学校利用80年服务纺织服装产业的经验,与雅安芦山县、宜宾屏山县地方政府合作建设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并引进优质企业。同时,与上述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和丝丽雅集团、豪尔泰公司等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培养本地人才,助力产业园区发展。屏山已建成“百亿”级纺织服装产业园和西南最大的生物基纺织特色产业基地、“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并迈向千亿级产业园区。

学校还与龙头企业川开电气合作,共建智能输配电产业学院,打造服务国家智能输配电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省级高水平产教融合样板平台。三方共同申报的“智能输配电装备制造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已立项为四川省第二批产教融合示范项目。

这些举措有助于推动四川纺织服装产业振兴,促进产业园区的发展,培养本地人才,推动智能输配电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同时也为产教融合提供了样板平台。

二、瞄新建院,打造支撑四川先进制造产业的“1+1+N”产教共同体

学校通过与法国施耐德电气、瑞士乔治费舍尔、德国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企业和川开电气、瑞雪精密机械、丝丽雅集团等区域龙头企业合作,共建“1+1+N”产教合作共同体,打造6个产业学院。产业学院采用“五共”双主体运行机制,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资源、建设培养条件、实施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学校中法施耐德、中瑞GF、中德SGAVE等项目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育人项目;西南纺织服装职教联盟成为首批国家级示范职教集团。

这些举措有助于学校与产业深度融合,为产业提供人才支持,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教育和培训。

三、共建平台,打造多元共享的“产教研学用”科教融汇共同体

学校联合行业协会和优势企业,聚焦四川功能性工装产业,共同打造研学、研产、研用三圈层技术技能平台,已建成全国航空用特种纺织材料技术研究中心、全国工业设计分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研究中心。依托这些“产教研学用”平台,面向产业开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在职技术人员培训,帮助区域工装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学校成功复原三星堆出土丝织物,开发军用微波器件产品,培养的学生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为纺织服装产业和先进制造产业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这些举措有助于推动四川功能性工装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

四、贯通培养,打造“中高本”职教人才培养共同体

学校联合本科院校和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改革,共培养439名职教本科毕业生。学校与中职学校合作,建立“中高本”一体化专业体系,探索实施“3+3”“3+4”长学制职业教育贯通式人才培养,培养1800余名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中3名学生获得全国技术能手、“成都工匠”等荣誉。学校还扩大与26所中职学校的招生衔接工作,探索多种中高职衔接形式,积极吸纳中职优质生源。

这些举措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五、共育共培,打造“双师型”师资培养共同体

学校与华为、中软国际、宜宾丝丽雅集团等知名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合作,共同打造“双师型”师资培养共同体,针对纺织服装转型发展、非遗创新型传承人培养及产业数字发展等三大领域的需求。已建成多元主体的双师培训基地10余个,在校内建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培训基地1个,并连续7年承接文化部、教育部非遗传承人群培训项目。建成省级双师培训基地3个,2022年成功立项计算机专业类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六、教随产走,服务优势产业“走出去”,建立国际化办学共同体

学校以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为目标,先后在老挝、孟加拉等国建立4个海外实训基地,2020年在老挝琅南塔省创建首个海外“嫘祖学院”,探索实践“中文+职业技能+文化”职教国际化新模式,面向老挝输出国际专业教学标准4个,并拓展至老挝乌多姆赛等省份和非洲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等国家。

迄今,学校以中国职教模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留学生600余名,为埃塞俄比亚培养纺织类博士生2名,服务“走出去”企业10余家,有效提升了四川职教在“一带一路”沿线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力。


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以提升职业学校关键能力为基础,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学校将认真落实两办《意见》要求,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成纺行动”,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助力四川和全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成都纺专宋超、王诗倩、江磊、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