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校企培养人才新模式提升专业服务龙江新能力


发布时间:2022-09-20 浏览量: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是第一次专门针对产教融合制定的国家级推进政策。赋予产教融合结构性改革、推进晋级转型升级等多项职能。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2020年8月教育部、工信部联合出台《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方式方法、保障机制”。

一、深入研究政策经验,准确把握着力方向。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加快国内一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步伐,龙建院与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成立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建造产业学院。校企双方在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着眼服务龙江建筑业现代化建设,推动专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效衔接,校企共建助推龙江新型城镇化战略、智慧城市等“十四五”规划建设目标,构建优势互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中国特色高职院校贡献了“番职经验”和“番职智慧”。结合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自身的地域特点和优势,充分借鉴其经验和做法,发挥产业学院的机遇和优势,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打造现代智能建造产业学院,开拓出适合学院建设的新路子。

二、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四个提升”打造党建新品牌

在思想引领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省委十三届党代会精神,持续巩固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以“党建+”为引领,助推产业学院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实现“四个提升”,打造产业学院党建新品牌。一是“以学促行”铸魂行动,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二是“强基固本”夯基行动,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是“聚焦中心”扬帆行动,提升学院执行力;党建与产业学院中心工作融合。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立足部门职能,将党建工作与专业重点工作深度融合,明确责任抓好贯彻落实,推动中心工作又好又快高质量发展。四是“正风肃纪”亮剑行动,提升干部队伍战斗力;严格落实党内监督。

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助推人才培养

(一)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机制

通过“产教融合、资源协同、人才共育”的合作模式,集中优势资源,形成校企合力,双方共建“智能建造产业学院”。校企双方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教材编写、课程开发与建设、实践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习实训和联合技术攻关等方面,开展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优化实践教学内容,革新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丰富实践课程教学资源,形成“专业共建、师资共培、研发共同、人才共育、互惠共赢”的“五共”理念。

(二)加强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

打造以专业集群建设为主体的校企命运共同体,拓展校企合作发展空间,建设成为国内建筑类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样板。结合智能建造专业群,围绕“建设工程领域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创新创业能力和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校企教师团队共同开发特色课程教材资源,邀请行业资深“老师傅、老工匠”,将生产过程的视频课件上传线上学习平台,学生可点播、可复看,有效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的教学资源建设。对部分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补充施工实训的相关内容和教学资源。校企教师团队依据行业标准、岗位要求,融合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引入实践项目案例编写活页式的项目化实践教学教材,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三)创新校企双元人才培养模式

1.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构建“SBC”人才培养模式

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广高水平技术技能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SBC”,即专业基础课程共享+专业核心课程融合+专业拓展课程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创新形成“1233”教学模式,即1个模式2个载体3条主线3个共享实践教学基地。由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教材,实施教学过程,企业利用区域产业资源,开展师生企业游学、专项实践、产业论坛、专家讲座等活动,设立“建工励志”奖学金。

2.推进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探索育人新途径

智能建造产业学院将继续依托专业群开设“校企合作订单班”。通过学校和企业“工学交替”的双主体育人方式,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教育改革。

(四)共建校企实习实训基地

1.按照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智能建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共建专业群相关的生产实训基地规划方案,方案融入产业场景实训及配套设施、企业专家指导企业资源;学校提供校内实训场地和设备,由企业提供企业内相关场地和设备,校内实训与企业实习无缝衔接,校企共建“建设行业岗位能力”培养所需的融合教学管理、试验实训、岗位实习为一体的“智慧学习平台”(包含建设行业企业认知平台、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施工智慧管理平台、施工安全体验平台,内业资源教学平台等),实现校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一体化。

2.深化实训教学基地作用,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培养”

在产业学院里,校企双方签订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企业、学校和学生的三方协议,企业兼职教师在“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中也承担了一部分的教学任务,部分课程在产业学院的实训教学基地进行。

3.校企共建实训教学基地,构建“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与中建、中交、中铁、龙江建工等多家龙头企业,共建实训教学基地,校企共同构建“基础夯实+实训提高+工程应用+前沿技术探索”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共同实施实践教学体系,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

(五)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培养:加大校内教师转型力度,选送专任教师到产业学院所服务的行业企业接受培训,企业为产业学院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

互聘互用:按照“内外并举、专兼结合、学产并重”的建设思路,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客座教授、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双方以“校企协同创新”为目标,实现双导师互聘互用、双向挂职锻炼深度合作。真正构建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建设名师、省级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工作站、BIM技术服务中心、建设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

四、共建共管共享,协同机制显成效

(一)成立“智能建造产业学院”,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从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最终达到“三赢”的局面。“SBC”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解决了高职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企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订单培养过程中,不仅让学生获得报酬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更提高了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省内同类专业建设提供示范和引领作用。

为加速促使学生从“学生”到“社会人”的人格转变,增强就业竞争力。校企双方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路径培养人才,与龙江建工合作开设了安全员订单班,既培养学生安全管理技能,又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渠道。产业学院学生就业率达 95% 以上、就业对口率达 92%以上、就业满意度达96%以上,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达 95%以上。

(二)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生就业关键指标达到全国一流校同类专业水平。毕业生对基本工作能力总体满意度高于90%,毕业生专业对口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率达到80%以上;毕业生基层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达85%;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达96%;企业满意度达95%。毕业生就业实现高职位、高薪酬,智能建造产业学院成为“考生抢着读,企业争着要”的专业群品牌。

(三)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统筹学院各类实践教学资源,利用场地和设备优势,积极承办省“乡村振兴”砌筑工比赛、省建材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实现资源共享,开放充分的产业服务能力。

产业学院为企业员工提供技术培训、标准宣贯、职业资格认定、岗位培训、学历提升等学习计划,招收转业军人、新型农民工、下岗再就业人员入校学习,服务社会,帮助企业员工提高理论知识、生产技能和学历提升。

五、打破传统模式,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经验。

在经过借鉴省外优质高校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智能建造产业学院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经过几年的发展,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成果喜人。通过对校企培养人才新模式、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实践课程教学资源的改革,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人才培养体系。

案例多次在省内外大型学术研讨会交流,多次在“全国提升教育创新能力,服务双高院校建设”系列培训、黑龙江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级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训等会议上做了交流分享,在全国范围内成果推广,得到同行院校高度认可。将培养智能建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经验与成果,在区域性和全国性智能建造专业建设交流,项目成果在省内外高职教育领域智能建造类专业得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