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主动作为,创新模式,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发布时间:2022-03-22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党中央、国务院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六稳”“六保”之首,面对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全球及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的影响,学校主动作为,化危为机,探索出了“瞄准重点产业、坚持两个导向、推行三个机制”的就业工作新模式,毕业去向落实率和就业质量再创新高,在《2021中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榜单中,学校荣获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和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

1.瞄准重点产业,拓展就业市场。一是主动深入企业。通过“书记校长联系百家企业”主题活动,学校书记、校长亲自挂帅,走访企业120余家,各系部走访企业均在50家以上。瞄准航空、航天、军工、核电等行业领域,主动将就业市场向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和数字经济等“5+1”支柱产业企业拓展和转移。二是校、园、地合作。与成都中铁产业园、新都航空产业园、彭州航空动力产业园等重点产业园区,以及无锡、南通、宜兴、东莞、遂宁、郫都、德阳等地人社部门签订技能人才战略协议、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联合工业园区和地方人社共同举行专场双选会,畅通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的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

2.坚持两个导向,就业工作与人才培养同向同行一是坚持就业导向,改革人才培养。围绕四川省“5+1”产业布局和“德阳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发展战略,对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加快专业布局调整,对数控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等传统优势专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增设现代铸造、现代锻压、增材制造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10个紧缺专业,停招国际商务等7个就业市场饱和的专业。目前,学校数控技术、焊接技术被立项为国家高水平专业群,新能源汽车技术、旅游管理被立项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二是坚持思政导向,树良好就业观。将就业教育纳入课程思政,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大国工匠、优秀校友成长故事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和《就业实务指导》课程当中,邀请航天大国工匠杨峰、曹玉玺,高铁工匠钟俊林等技能大师为毕业生开展现场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念及不畏艰难的信心和现代工匠精神,增强家国情怀、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

3.推行三个机制,将高质量就业落地落实一是精准指导。组织毕业生线上线下学习就业创业相关政策,开展个性化的咨询指导,引导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做到积极就业、诚信就业;按照岗位推送不断线、指导培训不断线、重点帮扶不断线、接续服务不断线的工作要求,建立台帐、“一生一策”和“一对一”帮扶,精准帮扶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实现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100%。二是多级联动。学校每年投入近100万,实施“就业质量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等专项,建立就业工作年度单项考核新机制,着力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切实调动系部和教师参与就业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构建就业工作新体系,逐步形成“学校—系部—辅导员—专任教师”四级联动的工作格局。三是延伸服务。该项服务是学校针对的往届毕业生的一项特色服务,学生向学校就业办提出申请,学校继续向他们提供招聘推荐、就业创业咨询指导、技能提升培训等服务。近两年,为往届毕业生(含专升本毕业生)开展就业咨询服务270余人次,推荐就业58人。

2021年学校组织开展各类专场招聘活动500余场,提供岗位4万余个,求人倍率10:1;近70%毕业生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行业企业就业,83%的毕业生在成都都市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地区就业,30%以上的毕业生在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单位就业。经第三方新锦城调研反馈,2021届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为96.88%,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为98.15%。2021年,学校成为四川省唯一一所“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高职院校;学校在教育部就业状况反馈系统就业评价中,位列四川乃至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前茅。下一步,学校将深入贯彻中办 国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意见》、全国全省职教大会精神,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工作纳入到国家“双高建设”和“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守正创新、踔厉奋发,积极探索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子,努力实现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来源: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供稿:孙涛  

审核:向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