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职业教育的三个趋势
发布时间:2010-01-15 信息来源: 互联网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日本人在生活富裕后开始重视自我实现。新的职业领域,如生命科学、环境工业、国际贸易等吸引着年轻人。传统的专业设置、保守的教育不能满足青年的需求。随着“普高热、职高冷”,不少职业教育专业与课程被削减。日本对就业前和就业后的职业教育,都做了较系统的法律规定。
在就业前,主要根据《学校教育法》和1991年公布的《普通学校和职工技术学校改革方案》的规定,分别设置了高等技术学校、专修学校和各类培训学校以及职业高中和高中附设的专修科、特设科。其中专修学校是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它通过各种技术训练,有针对性地培养一般所需人才。
就业后,则主要根据《职业训练法》和《职业培训基本计划》,建立各种形式的职工培训制度。其中公共职业培训学校、企业内技术训练和企业管理教育,分别通过各类训练学校如职业训练学校、训练中心,以及职业训练大学、短期训练大学进行。此外,还建立了技术考核制度和一些行政的决策机构。而1985年修改后的《日本职业训练法》改名为《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进一步提出了终身训练体制,体现了面向21世纪的终身职业能力开发的新走向。
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职业教育有三个趋势:一是改革专业学校传统课程以适应企业界的需要。二是新建综合高中。三是促进工人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并将其作为建立职业教育终身学习体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