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构建职业能力体系培育未来工匠


发布时间:2016-09-14 浏览量: 信息来源: 福建省信息

近年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始终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中心任务,不断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搭建平台、二元互动、创新举措、补短板、提内涵等多个方面入手,构建“12345”职业能力体系,努力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供给具有工匠素养、工匠精神的合格人才。

(一)搭建一个平台。学院以“班级、系级、院级、省级、国家级”五级技能竞赛为平台,出台了《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规定》,提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将技能竞赛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常规教学平台和校企合作平台为依托,开展以技能竞赛代替核心课程和核心能力项目的考试改革,提高学生对职业能力提升的积极性和实践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学院学生取得了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的好成绩,连续三年在我省参赛高职院校总成绩榜中位居第一,大赛的成绩直接反映了学院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二)坚持二元互动。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带动校企二元合作办学。组建了以“学院理事会”为核心、12个专业群产学研合作委员会、3个省级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和63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主体的校企二元合作平台;同时,不断完善校企紧密合作长效机制,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丰田汽车、沃尔沃建筑设备等472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三)采取三双举措。一是“双师型”。学院采取“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思路,通过实施研修培训、科研培训、制度激励等措施,提升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学院现有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为85.55%,双师素质教师比三年前增加了8.44倍。二是“双课堂”。近年来学院实践教学条件在省内均处于领先水平,校内实训基地80个,实验(训)室193,校外实训基地370个,学生实践教学课时占比达51.43%三是“双证书”。学院要求学生毕业必须获得相应工种和岗位的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四)补齐四大短板。一是着力补齐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的内涵建设短板。加强人才引进,强化师资培训,打造双师队伍。二是着力补齐对接适应福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行业特点的专业结构调整短板。建立了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实行专业设置“正负面清单”制度。三是着力补齐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滞后产业、行业、企业发展的短板。根据产业特点实施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航海技术专业结合船政学堂“厂校一体”的培养架构,在课程体系中引进国际海事组织(IMO)职业标准及适任证书考试课程。四是着力补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短板。近年来,学院承担省、厅、行业、企业科研及科技开发服务立项达200项,被评为“高校服务海西产学研优秀合作项目单位”。

(五)实现五项提升。一是提升学生专业课程学习质量学院通过“五级技能竞赛平台”,吸收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赋予了专业教学新的内涵,起到倒逼课程教学改革的作用;通过创新“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推进教学内容与技能竞赛融合。二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学院秉承船政学堂“趋变求新”的精神价值,将船政文化与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培育学生永不止息的创新与变革精神、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和注重历练的成才观,通过船政精神“三进”工程,做到学生职业素养体系建设有课程、学习有课时、计量有学分、行为有考核、合格有证书。三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学院根据产业、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组建专业委员会,使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改革等方面与企业需求紧密对接,人才培养更精准、更贴近社会需求。四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麦可思调查报告显示,学院毕业生在企业发展价值培增,毕业生对接工作岗位的适应性评价持续提升。学院2016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9.64%,毕业生就业率比全国同类交通院校高2个百分点以上,连续六年保持在99%以上,学院学生“双证书”平均获取率达98.3%,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3%。五是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2个专业项目被列为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与福建台商投资区建立人才输送合作项目,在福建盛达科技有限公司建立首个校外跨境电商创业孵化基地,2015年共选送两批次55名毕业生入驻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培育。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院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