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推进政校企协同 培养托育专业“医教养护”高技能人才


发布时间:2025-07-03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03日12版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着眼于托育服务发展大方向,主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发挥学校大健康特色办学优势,协同政企共同开展“医教养护”托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在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升级打造、地方托育社会服务支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学校获评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为托育服务事业输送了大批高技能人才。

集聚医教养护办学优势 全要素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构建岗课融通课程体系。学校以岗定课,全面、及时地把握现代托育产业岗位发展和需求变化,动态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融合学校大健康特色育人元素,衔接企业岗位能力清单,立足婴幼儿全面发展核心需求,整合学校“医养教护”特色资源模块,开发医学健康、早期教育、膳食营养、专业护理领域特色课程,推动托育行业新技术规范融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形成“四维融通、动态迭代”的特色化人才培养范式。

动态联合升级教学要素。学校联合淮安市卫健委、各类托育机构共建托育专业教学资源。链接医学健康、早期教育、膳食营养、专业护理四大核心要素,开发四位一体特色课程24门;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发校本教材10部;打造“校企混编、双向交流、项目共担”师资团队,融合国家级和省级中医保健、学前教育、食品营养、儿科护理等专业师资;三方共建托育服务中心、营养实训中心、康复技术实训中心、护理实训中心等8个实践基地,精准配置课程、教材、师资、空间、平台、文化等产教要素资源。

引企入校开办精致托班 全过程实施实景化实践教学

共建“校中园”实体托育中心。校企联合开办“苏食院·e-BABY精致托育中心”,由政府给予政策支持、资金补助,学校投入场所并减免水电租金,企业承担装修和其他运营成本,并将盈利作为校企合作教研项目经费。校企双方以实体托育中心为载体,以“三联”机制为保障,创新协作育人模式。联合教研,以集体教研周例会制度增强专兼职育人合力;联袂教学,以共担实践教学推进岗位实践和教学理论深度融合;联席管理,以校企轮值日常管理、重大问题共商共议、考核评价标效互认进行“园校一体”创新管理。

构建“园校一体、训育合一”实践教学体系。学校以校内托育园为实践载体,创新实施“四维联动”项目化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协同开发岗位能力标准,建立“分层、分类、分岗”实践教学机制,组织学生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开展“医教养护”全岗位轮训。实施“职业认知—课程实训—岗位实践—顶岗实习”四阶递进式“走园”培养路径,实现托育专业师生全流程对接真实岗位需求,有效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

政校协同共建服务中心 全方位支撑托育产业发展

建设淮安市综合托育服务中心。政府引导,学校牵头共建地方综合托育服务中心,基于“淮尚善育 安心托付”的共同愿景,厘清托育服务主管机关、学校、企业等托育人才培养相关方的责权,健全三方共建共管共享共生机制,搭建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联动就业、标准规范”四位一体的托育服务产教融合集成平台。以赋能地方发展和学生成长为目标,构建托育中心共建、训育过程共管、课程资源共研、师资共培互聘、利益共享等机制,实现“融合共育、协同发展”。

开展地方托育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学校依托淮安市卫健委搭建三方协作平台,政校企协同推进保育照护、膳食营养、婴幼儿心理健康等领域的标准化产品研发及服务流程设计;学校主导制定地方托育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完善机构服务评价体系,指导托育机构建立日常管理动态监管机制;实施托育从业人员能力提升工程,通过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开展系统化培训,强化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构建高素质托育服务人才队伍。

经过12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托育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内涵建设全面提升。2000余名高技能托育人才提升了社会婴幼儿托育服务质量和水平,学生获得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首届婴幼儿照护和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赛项银奖2项、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近20项。教师荣获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3项。学校获评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获批江苏省首批托育服务实训基地,校内托育中心获评江苏省示范性托育机构和普惠托育机构,为推动托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托育行业整体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孙青 陈俊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