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依法治校强根基 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01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5年7月1日10版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职业教育在技术人才素质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北京科技职业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树立依法治校思路,创新依法治校策略,努力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推动职业教育不断迈上新台阶。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高校依法治校的本质要求。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全面领导学校工作,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全面提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全面统一思想。学校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例会,部署调查党建工作重点,要求抓住机遇,筑牢党建基础,把各项“规定动作”做好做深做透,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效,使党建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重点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召开依法治校专题辅导报告会,阐释新形势下推进依法治校的意义和原则,分析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好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切实增强依法治校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真正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用心用情开展办实事工程。第一时间解决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开展“我家有约”“书记下午茶”“院长有约”等活动,优化校园“接诉即办”服务平台,举办“美食文化节”“学生大集”等活动,开辟“夜间自习室”,建设集成化“一网通办”平台,“一站式”学生社区等多处校园设施完成升级改造,学一食堂智慧餐厅落成营业,设立了外卖柜,更新了健身器械……师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加强顶层设计,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依法治校是指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管理学校内部事务,是学校提升治理能力和完善治理体系的重要手段。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顶层设计入手,全面部署、有力推进,通过构建深化综合改革、健全制度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管理机制、强化信息建设“五位一体”治理模式,大力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坚持民主治理。积极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定期召开教师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充分发挥其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拓展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进一步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和统一战线成员的积极作用。
深化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机制化、人才培养精准化、社会服务多样化及后勤管理社会化等改革,加快职能部门职能转变,形成办学对接区域、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技术的新发展格局;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厘清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的职责边界,推动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协同联动;强化教学创新团队、技术研发团队等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不断扩大二级学院在人才引进、专业建设等方面的自主权。
健全制度建设,强化高质量发展保障
依法治校要以规范的制度建设为依据。学校着力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持续强化法治教育,有效提升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力。
学校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修订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议事规则,构建以学校章程为统领,涵盖党建、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各领域的规章制度体系,为依法治校提供有力的制度依据;修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和教育评价制度改革,落实北京市《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分类、分层、分岗、分型的考核激励机制夯实基础。
学校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在预算管理、项目管理、政府部门采购、合同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严格规范内控流程,加强全过程合同管理,完善合同归口管理模式,搭建合同管理系统信息化平台,优化印章使用审批机制,建立印章管理清单制度。
学校强化制度执行教育引导和监督检查,坚持把制度执行力作为干部素质培养和教职员工培训的重要内容,以制度为保障,促使广大干部、教职员工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主战场,在应急管理和引智扶贫一线,在党的建设和改革攻坚前沿,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优化资源配置,汇聚高质量发展力量
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中,学校积极开展与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的合作,优化依法治校、依法治理的资源配置,汇聚更多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力量。
学校组织中层干部赴本科院校跟岗学习工作,多名中层干部分批赴多所本科院校开展跟岗学习交流,深度解码本科院校在治理体系、学科建设等领域的先进经验,形成可借鉴的管理案例,提炼可复制的改革路径,提出可落地的协同方案。
学校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参与、多元办学机制,成立由政府部门、学校、企业、校友、社会知名人士等各方代表组成的理事会,成立由行业、企业和院校等多方组成的北京现代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与区域内知名企业合作建成多个“校企合作联合体”,成立教育基金会、校友会等机构。
推动信息化建设,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
学校高度重视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在管理服务、数据治理和网络安全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应用支撑平台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集“数据汇聚、业数融合、数据画像、数据赋能”于一体的职业院校数字治理体系,有效提升了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学校构建质量监控信息化平台,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为目标,全面梳理智慧管理服务事项,优化建设“一网通办”工作流程,将办公应用向移动端延伸,打造多端一体化办公服务智慧平台。
学校实施“数字素养提升计划”,提升师生运用现代科技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创新引入育人工具,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依法治教”小程序进行法律知识学习,从“资源宝库”板块中搜索和教育有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案例精选,在“学法互动”板块中抽题答题,获取宪法法治、社区矫正法等领域知识。
(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