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从行业到课堂 打造职教“金教材”学前周刊·管理


发布时间:2025-05-25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5年5月25日03版

推动教材内容和形态的创新,对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自2014年启动校级百门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以来,始终将教材建设纳入“三教”改革核心任务,通过设立专项建设资金、建立教材质量评价机制等措施,大力推动教材改革创新。

“审计基础与实务”2016年立项校级课改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始终致力于深化产教融合,革新教学内容、创新教材形态,展现出实践性、灵活性、多样性与科学性的鲜明特色。

教材、课程一体化设计,教材内容革新

开发理念新颖。教材建设紧紧围绕专业和课程建设进行规划,以“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项目驱动,真实场景,模块化”为开发理念,模拟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报表审计执业过程,以企业的一整套真实账务资料为背景,使学生通过角色演练进入真实的审计情境,锻炼审计职业能力。这不仅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也解决了审计教学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问题。

内容设计科学。教材内容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重构以职业活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立了9个教学项目,选择33个工作任务序化教学内容,让学生不仅在学习中掌握审计基本理论,还熟知实际工作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课程思政浸润。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材将审计技能培养和审计人员德育相结合,采用“思政案例导入”的形式,将“为国而审,为民而计”的思政总目标细化到每个教学任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并设置思想政治元素的讨论案例,通过“导、学、做、赛、思”的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学生从知识到技能到情操的全方位提升。

智能化立体编写理念,教材形态创新

赋能智慧教学。基于5C学习环境,教材发挥混合式教学优势,通过智慧职教平台提供更加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增强教材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实现“导学、自学、辅学、督学、互学”。这种编写理念不仅满足教师个性化、情境化教学需要,也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配套丰富资源。教材配套300多个视频、动画、案例讨论、拓展阅读、任务作业和项目测试等资源,所有资源通过二维码形式呈现,学生通过扫码即可观看微课视频、测试学习效果、拓展相关知识等,打破教与学的时空局限性。

建立更新机制。教材团队依托“智慧审计”名师工作室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联合开发教材资源等措施,深度推进产教融合。通过与行业专家、企业合作伙伴的紧密沟通,以及对学生学习反馈的持续收集,教材能够及时调整和补充新的审计理论、技术和法规,使学生始终掌握前沿的审计知识。

企业真实场景贯穿始终,教材产教融合

岗课赛证融通。教材开发过程中注重与企业合作,将岗位需求、职业标准、技能竞赛融入到教材内容中,引导学生带着工作任务合作学习。这种岗课赛证融通的编写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

团队成员共享。学校近年来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制度保障、资金支持等举措,全面推动教师企业挂职常态化。团队成员依托“智慧审计”名师工作室以项目负责人、审计助理等身份参与合作单位的审计项目,系统跟踪审计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将全新的审计理念、技术和方法融入教材编写,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审计工作。同时也形成了专业水平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教材编写和教学队伍,实现了实践与教学的相互促进和共同成长。

审计场景贯穿。“审计基础与实务”教材以真实审计场景为蓝本,将主编实务工作中的真实审计项目,按审计流程形成教材中的教学案例并贯穿教材始终。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和上海海欣集团财务总监的审核,确保每个任务教材内容深度对接行业、企业,实现“课堂”与“审计现场”无缝衔接,岗课深度对接。

“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通过教材的持续改革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教材认定为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课程先后立项为全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职业教育国家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团队获评全国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在各级学生技能竞赛中,共荣获60余项省级以上奖项,为智慧审计“楚怡”名师工作室的立项与建设提供了重要载体,也为学校创新型企业风险管理与控制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的立项提供了坚实支撑。教材还极大地推动了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发展,为其他高职教材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教材建设改革,通过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优化教材动态更新机制、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等措施,努力打造具有职教特色、行业引领力的“金教材”,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李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