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贸职院市场营销团队建设实践:驱动粮食产业链精准营销
发布时间:2025-05-20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5年5月20日06版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国家级教师创新团队紧紧围绕学校粮食行业办学特色,锚定粮食产业智慧化转型需求,创新构建“一二五六”“双师”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结构化“金师”团队。团队以“专业+行业”精准营销为特色,紧密对接粮食产业链“收购、销售”等核心环节,成为驱动粮食产业链精准营销的“新引擎”。
创新培养模式
凝聚发展动能
团队以“一二五六”模式为引领,系统推进教师能力提升与团队建设。
“一核”筑基,厚植“五粮”文化情怀。团队将粮食文化中蕴含的“敬礼、诚信、责任、勤俭、传承”五大元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打造“五粮”文化育人体系。通过“见微”师德工作坊、下乡入企实践、粮食安全专题培训等,强化教师“爱粮、敬粮、节粮”的职业使命感,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的“德技双馨”教师队伍。
“双向”赋能,破界融合校企资源。依托智慧商贸校企联盟,团队组建课程开发、产教融合、科研攻关、社会服务四大项目组,建立跨企业岗位轮训机制,推动教师与企业员工“身份无界”。通过制定“教师跨企业岗位轮训实施办法”,明确校企联合考核机制,将教师实践成果与职称晋升、科研申报等挂钩,激发教师参与产教融合的内生动力。
五大平台,协同破解发展难题。针对团队科研与社会服务短板,整合绿色食品产教融合育人基地、粮食产业创新协同中心等五大平台资源,协同政校行企开展技术攻关与教学改革。近3年,团队完成15项省级以上课题,横向服务到账近百万元,形成“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协同生态。
六项任务,夯实育人根基。围绕学校管理、教师能力、协作共同体、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学、科研服务六大任务,团队全面升级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校企合作教材5门、国家级课程1门,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粮食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产教深度融合
锻造育人硬实力
团队以粮食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多方协同”育人新范式。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与中粮集团、南粮集团、京东集团等共建产业学院,解构粮食购销核心岗位群能力要求,重组20个能力模块、200余个学习任务,形成“专、技、岗、企、校”五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教学法,培育懂技术、善营销、通管理的数字化守粮、售粮、管粮人才。
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依托智慧商贸校企联盟,团队搭建校企项目互助平台,实现“借岗、借智、借力”聚能。企业为教师提供挂职锻炼与实训资源,学校为企业输送智库支持与人才保障,联盟成员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育人链”与“产业链”双向赋能新格局。
科研服务并进
彰显社会担当
团队坚持“教学为基、科研为翼、服务为本”,以创新成果反哺行业与社会。
技术攻关助力产业升级。聚焦粮食数字化营销技术,团队联合龙头企业,开展绿色食品领域关键技术研究。近3年,团队获4项专利授权、2项成果转化,为粮食产业降本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公益服务践行使命担当。团队持续开展粮食安全公益培训,为20余家企业提供数据整合与渠道优化服务,累计培训8000人次;组织教师参与粮食生产一线实践,为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保障注入职教力量。
(作者:彭晔 万晓波 胡晖,单位: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