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魅力·问道·感悟


发布时间:2011-07-13 浏览量:

 

      6月25至26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展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四周年成果展示会”在2011年天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期间顺利举行。其间凝聚了高职人的热情、努力与汗水,此次盛会是以高职为首的广大职教战线的再次亮相,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服务产业发展的大展示。本次会议以“魅力高职”为主题,主要目的是展示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核心理念和建设、改革成效,充分展示了职业学校坚持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之路带来的丰硕育人成果和广阔发展前景。
      一、展现·魅力
      学院董兆伟书记、贾俊礼院长、付俊薇副院长率领两办、教务处、材料系、环化系、计算机系、建工系等部门共10余人赴津参会。
      此次盛会上,学院的示范建设成效得以集中展示,学院毕业生乔国平同学在“全国高职优秀毕业生形象展示”案例征集中成功入选;学院建筑工程系徐靖同学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学生记者团”。同时,从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上传来捷报,学院机电工程系选派的参赛代表团教师组荣获“教学方案设计与教学资源制作”一等奖,学生组获操作技能比赛优秀奖;由计算机选派的参赛代表团荣获大赛三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再次展示了学院广大教师和学生勤于学习、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精神风貌,展现了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成效。
      会议凝聚智慧、催人奋进,所展示的精彩报告、改革成果及典型案例反映了高职改革探索的魅力所在,反映了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典型形象,同时也演绎着高职院校培养特色,凸显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成效。这些显著成果给学院参会的领导和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将对学院进一步巩固示范建设成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政校合作、校企合作,突出办学特色,强化品牌意识,加快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高职强校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潜心·问道
     1.示范周年会议第一次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办,有什么新的变化?
      2.为何以“魅力高职”来命名,展示主题是什么?
      3.如何与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等项目相互呼应衔接?
      4.现代职教体系与技术技能人才的成才之路?
      5.未来课堂是什么样子?资源云如何应用,如何引领下一步的资源库建设?
      6.新媒体、新视角,学生记者团的化学效应?
      7.那些知名的行业企业、院校都在做什么,职业教育新的潮流和方向在哪?
      三、品味·感悟
      由李进校长讲到的四点感悟“展示汇集成果、论道深入问题、过程凸显理念、盛会导向实践”,结合“潜心·问道”的问题,有所感悟。
      1.官方主办、参与面广、影响力大。
      本次展会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主办,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中国青年报社联合承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装备专业委员会、天津职业大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等联合协办。
国务委员刘延东,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等领导参观了展示会,300余所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中华职教社、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40余家国家部委、行业部门、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社会团体,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优利德电子(上海)有限公司等60余家企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技能大赛组织、德国职教代表团等国际组织的特邀嘉宾、代表2000余人与会。
      2.学生主体、高职硕果、展现魅力。
      会议以“展示职教风采,培养阳光青年,构筑人人皆可成才之路”为主题,以“课堂魅力”、“职场魅力”、“发展魅力”三大模块为载体展示高职教育特色和核心理念。
      较之前三届的示范成果展示会,更加突出了学生主体,向全社会更加集中的展现了高职学生的特色与风采,是高职教育硕果的展示。其中的“职场魅力”更是包含了高职在校生创新作品展、高职优秀毕业生形象展等内容。水上休闲自行车、氢动力直升机、数字感温球、应急逃生门等高职在校学生创意设计,反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魅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专家、国家发明专利持有人、岗位技术能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等优秀高职毕业生群体形象,展示技能型专门人才成长魅力。
     3.衔接大赛、网络互动、凸显特色。
     除了四周年成果展示会外,还同时举办“2011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中高职协调发展座谈会”、“第九届全国职业教育现代技术装备展览会”和“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才艺展示”等活动,构成多彩多姿的职业教育综合性展示活动,全面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焕发出的新面貌,取得的新成就。
      已连续举办了4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被誉为“职校生的奥林匹克”。今年更是盛况空前,包括大赛选手、带队老师、裁判、志愿者、服务人员,以及同期举行的展示会、展洽会、职教科研工作会等各项会议,据统计,此次到天津的与会人员超过了两万人,16个专业类别55个比赛项目,覆盖中高职主要专业类别,紧密围绕我国产业发展的实际设置竞赛项目。
      四周年成果展示会与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同时举行,组织模式相互交融贯穿,组织规模与难度历年最大,宣传交流意义重大。与会嘉宾和代表可现场参观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的技能大赛,选手们身怀绝技,斗志昂扬,展现的是对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对未来的自信,向社会展示了“未来在手上”、“技能改变命运”的理念,对职业教育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技术技能人才的成才之路
      服务于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提供人才支撑,是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在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的背景下,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内,搭建各层次各类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长的交流平台,构筑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是人才、各级各类人才皆可大有作为之路。
      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和专业学位教育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院校以及企业培训机构,就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培养模式、内部机制以及外部环境展开深入讨论,探讨了在教育教学领域高端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有效途径,共同构建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雏形。
      5.现代技术、数字资源、云海畅游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造就的海量教学资源为专业教师提供了肆意驰骋的广阔空间和无尽动力。汇集2010年立项建设的数控技术等11个专业教学资源库,体验丰富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云的多彩应用方式,展望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推动专业教学改革的无限可能。
      资源云可以实现校企合作资源成果的共享,对学校学生认识行业企业,企业获取技术与教育资源提供了有益支撑。此外,资源云使得东中西部优质教育资源的分享与普及,以及未来课堂中现代化数字化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成为了可能。异地互动、多点直连、时时处处人人的概念真正得到了应用。
      6.新时代、新媒体、新视角
       让社会从学生视角审视职业教育、认识职业教育、认可职业教育,也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成果,也从另一个角度记录着职业教育的魅力。
      大赛举办四年来首次组织“职业院校学生记者团”,以学生视角报道大赛。学生记者的稿件还在各自的QQ空间、人人网、博客等进行广泛传播,经学校有关部门审核后,也陆续在校内报刊、杂志、电视台、广播站等媒体进行传播。职业院校学生记者团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进行了全方位的传播,特别是利用新媒体手段,使技能大赛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中得到了更广范围的推广。
      7.创新体制机制、推行合作育人
      合作育人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在合作中政府要起主导作用,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动。创新体制机制、推行合作育人就是要根据专业特点和企业状况,灵活采用各种合作的方式。合作育人专题论坛由马树超研究员主持,6位代表从不同角度探讨  了校企合作的理论与实践,为高职院校坚持四合作谋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21世纪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变革。此次四周年成果展示会上两个高端IT企业论坛,即创新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未来专题研讨——“思科”论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践专题研讨——“英特尔”论坛,使广大职教战线从中吸取了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最新理念,包括了教与学模式变革思考:应对未来挑战的21世纪技能;未来课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践;数字校园学习平台与开放式专业资源库平台;教师如何构建工作任务导向的教与学过程;如何通过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对各个教学阶段进行评估和调控等,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技术给职教界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参考。
      高职让教育更有活力,让生活更加美好,用道和技的感悟,分享高职的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