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职业大学】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员工与学生的有机衔接


发布时间:2011-07-08 浏览量:

 

      2011年6月25—26日,“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四周年成果展示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我们专业全体教师参加会议,对大会为各校间学习交流提供了平台,我们收获颇丰。
      一、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展示高职教育特色
      本次展会构建了“课堂魅力”、“职场魅力”、“发展魅力”三大模块。很荣幸我们全程参加了课堂魅力模块中的全国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比赛既是竞争,更是交流。比赛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说课阶段,第二阶段为讲课阶段。在说课中,教师要对所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进行阐述,讲课阶段主要展示课堂组织方法和授课过程。通过比赛和交流,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创新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把握学生,才能更好的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满足他们的个性差异。
课堂魅力的展示,充分展示了高职教育的特色。教师们的比赛,充分反映出示范校建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真实再现了“学中做”和“做中学”的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调动学习兴趣,素质和技能培养并重的教学理念。在课堂组织上普遍采用了项目单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并按企业工作流程展开。
      二、加大企业参与程度,强化课程改革力度
      在展示会上参加由教育部职成司、中汽文化促进会举办的“汽车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受益匪浅。
      汽车服务作为汽车产业链中利润最高的一个环节,推动了汽车服务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国务院《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市场需求决定职业教育走向,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我们就需要不断的完善自我,加大改革力度。
      这就需要我们以企业(行业)需求为办学目标,建立适合行业和企业需要的课程体系;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调动学习兴趣,素质和技能培养并重。
      一直以来,我们天津职业大学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根据市场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专业,调整教学内容,在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建设、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与企业进行了有效合作,推进了突出高职特色与坚持培养质量并举、辐射功能与发挥带动作用并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办学实践。以汽车专业为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与知名企业——东风日产合作推进的“项目导入”(2+1)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双方共同组建华北培训中心,企业投入设备、培训教师、提供华北地区4S店维修专员、销售顾问和服务顾问等职业岗位顶岗实习以及接受毕业生,学校提供合作场地、组建订单班、实施课程对接、组织岗前培训以及接受员工培训等综合性的全方位合作。创立了产校企职能衔接、深度融合的成功范例。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专业服务方向,增设了汽车技术与服务营销专业;不断扩展社会合作渠道,增加了与“浩物”机电集团等的产学合作项目,使得企业更多的参与到专业的建设中来。同时进入到了教育部2011年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行列,为实训基地的进一步完善打下了坚实基础。
      虽然我们在教学改革中作出了一些突破,但是仍然需要不断改进,恰逢示范校四周年成果展示盛会的召开,给了我们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给我们搭建了一个互动的平台。通过交流,对校企合作,强化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所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而在今后的校企合作中应坚持六大同步法则,即:办学定位与企业需求同步;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要求同步;实训配备与企业设施同步;师资团队水平与企业技术同步;教学组织与企业工作流程同步以及质量评价与企业用人标准同步。只有这样,我们的课程体系才能更切合产业发展要求。只有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设计专业课程并编写教材,才能确保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只有企业的深度参与,才能解决“情境教学”的真实性问题,才能实施大量的反复的实操训练、技能训练,从而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
      三、实行引企入校,实现互惠多赢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技能的训练离不开实训基地的硬件保障,也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保证。如何建设高水平的、满足市场技能训练需求的实训基地是学校发展的难点。而在本次成果展示会中,给我们提供的借鉴——那就是引企入校,实现互惠多赢。职教集团(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全过程、全方位介入学校课程、教学、实践等环节,将行业用人标准和技术规范深度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使之具备必需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合作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将高职教育与企业培训需求高度结合,打造汽车行业“零距离”人才。这样的合作培养过程必然是一个逐步发展、持续深入的战略过程,是双方由融入到融合最后达到融通的过程。
      由校企双方共同打造地区领先、全国一流的汽车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由学院提供教学场所,职教集团(企业)提供满足教学所需的全部设备和课程体系,共同建设大规模、高水平的汽车实训中心:该中心是融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考核、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素质培养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依照汽车4S店模式进行建设,按照企业工位模式设立学生实训工位,具有维修生产用的资料室、工具室,满足真实环境的情景教学和开放式教学;既可满足教学需要,又可对外服务,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
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在合作培养当中将高职教育与企业化培训相结合,共同配备师资。职教集团(企业)提供全部专业教材、相关教育软件,教法教案,师资培训。最终使得汽车专业核心课程全部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由学院专业教师和企业教师配合共同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情境课堂。最终实现校、企、师、生的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总而言之,本次展示大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是一次创新的大会,是一次独具魅力的大会,它为企业、学校、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学习的平台、相互提高的平台。使得我们更充分的认识到了职业教育水平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对国家产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示范校的建设经历告诉我们,高职教育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材开发,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和高水平实训基地,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式,探索工学结合、校企结合、顶岗实习的有效途径;进一步的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建立行业、企业和社会第三方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学生和学校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企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