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以“文化+”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2-12-16 浏览量: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文化+”为突破口,通过课程思政、科研反哺、实践锻炼、文化熏陶、网络引导、心理疏导、管理约束、服务示范、资助感化、组织引领,形成“十大育人”体系,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挖掘特色文化元素,构建文化育人载体

学校依托处于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的地缘优势,结合职教特征和涉农特色办学定位,将“红色基因、民族传统、工匠精神、茶道精髓”四元融合,集成文化育人内容谱系。通过“理念凝练、行为支撑、环境打造、制度保障”四方联动,拓宽文化育人实施路径,构建文化育人体系。秉承“德为先、育为本、特为魂、茶为媒”打造思茗文化品牌,凝练形成“崇德强技、尚美至臻”思茗文化核心理念,并将其贯穿入学教育、课程教学、毕业典礼等全过程。

同时,建立学生发展大数据载体,依据第一和第二课堂、文化活动等数据形成学生自画像,实时预警促进学生自我改进。开设网上“家长寄语”,让家长参与育人工作。创新性开设“思政30分”教育活动,每天利用30分钟,以课内课外和线上线下的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经典咏诵、红歌传唱、文化体验、技艺展演等活动。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资源库网站开设民族茶艺、“一带一路”等8个版块,网站课程55门、微课共1462门,素材10271条。

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开展“十大育人”活动

一是定指标,建方案,推动“十大育人”体系构建。制定考核测评指标和十个专项方案等,通过项目建设方式细化任务、掌控进度,落实人员和经费,确保“十大育人”各项任务按时按质完成。实行学生综合素质积分管理,以第二课堂成绩单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参与思茗文化艺术节、壮族“三月三”文化节、思茗文化月等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是引大师,传技艺,发挥榜样力量育人作用。聘请陈宗懋、刘仲华等院士,引进六堡茶非遗传承人韦洁群、苗锦技艺传承人潘彩英、坭兴陶大师李人帡等,成立大师工作室开展技艺传授和文化传承活动。通过大师领衔,组建校企内外联动、校内全员参与的文化育人团队,在文化基地共建共享、文化团队培育运行、文化资源集成服务、文化育人多方协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建项目、搭平台,助推文化育人内外融通。依托思政课程主阵地,借助课程思政项目建设,将文化育人融入第一课堂教学。成立茶艺、龙狮、书画、太极拳等学生社团,开展无我茶会、龙狮表演、书画比赛、太极文化普及等课外活动,将文化育人融入第二课堂教学,促进文化育人课内课外相融通。依托学校牵头组建中国茶业职业教育集团等协同育人平台,推行校园文化下企业、企业文化进校园、文化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活动,促进文化育人校内校外相融通。依托学校牵头成立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跨国合作平台,通过校内的中国东盟文化研习基地,接收国外学生体验中华茶文化和区域民族文化。同时,安排师生到国外展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化育人国内国外相融通。

筑牢文化育人阵地,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学校将思茗文化元素融入学校道路、建筑物命名和校园景观修建等。一是弘扬革命老区文化精神,建成革命文化体验馆、思政教育VR教学实训室等文化基地。二是体现区域民族文化传统,建有民族文化作品展厅、民族体育运动场等文化场所。三是突出职教文化特征,建有校训石、工匠石、强技路等工匠文化标识。四是彰显茶文化特色,沿茶产业链渗入茶文化元素,建有思茗湖、国际茶礼馆等文化景观,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同时,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十三五”“十四五”专项发展规划,将文化育人纳入“双高计划”项目建设、自治区高校综合改革试点校建设、师德考核指标、年度重点工作和KPI考核指标,激发教职工育人积极性。制定并实施“文化育人实施方案”“思茗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等文化建设制度。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制定融入文化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成立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学校—二级学院—专业”三级组织架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内外协作、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

学校标志性成果丰硕,获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学校,“中华茶文化传承与创新”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旅游茶园设计与管理”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六堡茶非遗技艺大师工作室”入选国家级大师工作室,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中华茶艺”大赛一等奖等。教师育人意识和参与育人的积极性增强,100%教职工通过课程思政、思政30分、学生活动指导等方式参与育人工作。第三方调查数据显示,2019、2020届98%的毕业生表示在德育方面得到提升。

(作者:李卫东 张妍 李继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