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职业学院:积极服务国家战略 助推黄河三角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15 浏览量:

“九曲黄河东入海,水漫之地有丰色”。九曲黄河在山东省东营市奔腾入海,在东营市入海口三角洲地带形成了800万亩重盐碱地。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东营市时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学校认真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黄河三角洲农高区开展密切合作,探究盐碱地高效生态种植模式,开发良种+良法盐碱地利用体系,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效率,服务国家战略,助推黄河三角洲高质量发展。

攻坚克难,老旧大棚种出“黄金籽”

多年来,学校盐碱地综合应用创新团队积极探索盐碱地绿色大棚种植体系,推进老旧大棚换新颜工程。老旧大棚由于撂荒多年,土壤含盐量普遍较高,对改建工作造成了一定阻碍。针对该问题,团队与东营富旺生态有限公司开展联合攻关,创造性的应用生物集成技术结合中垄膜下滴灌技术,成功在含盐量千分之20的盐碱地上种植出高品质番茄。2022年4月,黄河三角洲农高区老旧大棚超甜5号番茄和釜山88圣女果喜获丰收,果实饱满、口感丰富,糖度达到15度,棚区采用绿色生产模式,肥料全部为微生物和有机肥,农药化肥和激素“零”使用,中科院熊蜂授粉,每颗番茄打开都呈现出饱满的金黄色籽粒,故冠名“黄金籽”,产量预期15000斤/亩,种植区土壤含盐量从千分之20降低到了千分之3以下,投入成本与普通大棚种植投入成本相当,与其他盐渍化老旧大棚相比产值提升50%以上,深受市场好评。

对接高端,合力打造盐碱地牧业示范基地

为推动盐碱地综合应用,团队主动对接中科院生态草牧业工程实验室,共同打造垦利区3000亩草牧业示范基地,对接北京植物所、武汉植物园、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和科研队伍,做好项目落地服务工作。团队根据项目种植需求,将项目内容融入涉农专业课程,实现了课程实践与示范基地种植任务的无缝对接,科学构建产教研创平台,提升了涉农专业学生技术技能、科学实践能力;同时,团队积极参与国家课题研发,承担110亩盐碱地实验项目,合作开发400亩不同梯度盐碱地甜高粱示范种植项目,利用原土原水改良和生物集成技术进行中重度盐碱地示范种植和中重度盐碱地牧草高产体系研发,共同探讨制定黄河三角洲不同梯度盐碱地甜高粱种植标准。

多元探索,发展林下牧草循环经济

为进一步探索盐碱地林下牧草栽培新模式,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东营润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林下燕麦、苜蓿、野大豆等可饲作物间作试验,筛选林下适合种植的牧草品种,开发林下牧草高效种植体系。为解决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林下土壤含盐量高、自然条件下改良效率低的难题,团队与东营丰达盐碱地改良研究所合作,创新利用原土原水种植技术,探索中重度盐碱地柽柳林间套种高粱生产新模式,提升林场土壤利用效率,提升林下盐碱地综合利用速率。同时,根据黄河三角洲畜禽粪便、秸秆、菌渣等农业废物量大面广、污染严重、利用率低、开发模式单一等现状,团队将农业废弃物治理与盐碱地综合开发技术有机结合,创新研发林下蚯蚓养殖循环生产模式,生态方式改良盐碱地同时实现黄河三角洲林下经济增产增收。

从昔日无人问津的“盐碱地”,到今天充满希望的“新粮仓”,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正发生着许多希望与蜕变的故事。接下来,学校盐碱地综合应用创新团队将继续扎根泥土、踔厉奋发、攻坚克难、勇于创新,为盐碱地插上科技的翅膀,为黄河三角洲地区高质量发展书写强农兴农新篇章。

供稿:李万立 通讯员: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