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发布时间:2022-09-08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2022年09月08日11版

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情回忆他初中一年级上政治课时的情景:“我的政治课老师在讲述焦裕禄的事迹时数度哽咽,一度讲不下去了,捂着眼睛抽泣,特别是讲到焦裕禄肝癌最严重时把藤椅给顶破了,我听了很受震撼。”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好老师既能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本领,又能启迪学生心灵、影响学生德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做好“经师”,就要精通专业知识。传授知识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本人也必须坚持学习,在专业领域潜心钻研,不断充实提高。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大学毕业后先教历史,后来转岗教语文。“那时候,我每晚9点前工作,9点后学习,两三年下来,把中学语文教师该具备的语法、修辞、逻辑知识,该具备的文、史、哲知识,该了解的中外名家名著过了一遍。”于漪从“不入门”到很快成为骨干教师,再到成为“人民教育家”,都离不开刻苦钻研。除了本专业知识,好老师还要有各方面丰厚的知识储备,特别是要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还要涉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知识,这样才能正确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消除学生的思想困惑,并在教学中拓宽学生视野、启发学生心智。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还要善于传授知识。用生动的语言、灵活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把知识学深、学透、学活。

成为“人师”,对涵养德行提出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大先生”之“大”,不仅在于专业领域学有专长,还在于能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在做人做事上为学生作表率。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为了国家,一切都可以舍弃。“植绿富民”的李保国,坚韧不拔、不畏辛劳,把科技成果和论文写在太行山上。扎根山乡、教书育人的张桂梅,忍受病痛、倾尽所有,帮助女孩子走出大山、走入大学。这些教师不仅教书育人、恪尽职守,还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学生,弘扬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应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引导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成为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知识、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为国家培养更多栋梁之才。

(拓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