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培根铸魂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打造新时代工匠之师


发布时间:2022-09-07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地处智造名城——常州。学校因企而办,应产而兴。60载办学始终根植制造产业,传承制造基因,弘扬制造精神,服务制造强国,培养制造人才。

近年来,伴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师资队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一大批高学历高技术技能人才来校工作,充实壮大了学校师资队伍。其中,应届博士毕业生,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工作经历,产业意识、产业思维、产业情怀不够,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不足;而从企业引进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教育意识不够,育人理念不强、育人情怀不深,面对上述问题,学校秉承“知行并进”校训,提高政治站位,立足类型特征,聚焦服务面向,以“厚情怀——扬精神——提素质——强能力”为主轴,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三环”同构,明师道、立师德、强师能“三维”并举,通过推进两项计划,探索一项改革,筑牢一条底线,大力实施“匠心师德”培育工程,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振兴制造使命,守正创新,笃行实干,努力成长为新时代工匠之师,服务智能制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强基固本,培根铸魂,扎实推进价值引领计划

师道的核心是赤诚的爱国情怀,师魂的根本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学校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职业教育,关于师风师德建设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的学习系统化、常态化,入脑入心入行,增强理论自觉,提升思想自觉,达成行动自觉。

打造微粒化“线上+线下”师德教育平台。线下打造“机电师德大讲堂”,邀请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教学名师、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开展师德宣讲50余场,线上开设“高职教师发展”微信公众号,累计推送60余期。其中“为师之道”、“师德师风”两个栏目累计推送100余篇学习资源,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高尚师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组建博士科技服务团,践行服务社会使命担当,开展智能制造技术社会服务和科技创新,增强高层次人才在服务社会实践中的教育强国情怀。

优树典型,建强阵地,深入实施榜样示范计划

伟大源自平凡,榜样来自身边;见贤思齐,蔚然成风。学校持续开展“匠心师德模范”、“青年示范岗”、“我最喜爱的老师”、“工匠型教师”等优秀典型挖掘和优秀教师评选活动。讲出机电好故事,发出机电好声音,用真人真事诠释师德内涵,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形成“榜样在身边、人人竞相学”的生动局面,引导广大教师从“被感动”到“见行动”,掀起争做“四有”好老师的热潮。

依托教师党支部,建强师德师风涵养阵地,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活动,使党员教师成为践行高尚师德的中坚力量。建立和完善教师荣誉体系,从物质和精神上肯定教师的辛劳与贡献,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人生启迪和精神力量。

以岗赋责、质效并重,探索育人评价机制改革

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坚持育人成效与业务绩效双重评价,围绕“引领学生成长、回应学生关切,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宗旨,推行“组织责任清单、部门履职清单、个人任务清单”的“三清单”制,以“思想上引领、学业上指导、生活上帮扶”为要义,明确各岗位的育人职责,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育人评价体系。

以“岗位职责+服务质量+育人成效”为导向,深化“教学管理服务”分类分岗育人评价机制,促使岗位点对应育人点、育人点聚焦需求点。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将所负责班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所教课程学生学业水平、所研项目学生参与度、所带比赛学生获奖情况、所指导学生就业创业率、学生满意度等指标纳入《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审业绩量化考核办法》《岗位聘任资格条件及考核办法》等制度,实施“师德核心+学生成长”的“1+N”考核评价新方案,激励全体教职工主动服务学生成长、提升育人自觉。

明规立矩,从严从实,筑牢师德师风底线

“心有所戒,方能行有所界”,学校制定完善《学校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和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明确规定师德师风负面清单,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细化师德师风考核指标,实化考核机制,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实行“一票否决”。

建立学校、企业、学生、家长“四方联动”评价监管平台,健全师德师风重大问题通报制度以及快速处理机制,全力防范化解师德师风领域重大风险。

三、 成效与推广

(一)育人成效不断彰显,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呈现

近5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根据麦克思公司调研数据,毕业生对学校育人成效满意度为93.8%,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均超过95%,处于同类院校前列。学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连续2年获江苏省地方普通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先后申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2个、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江苏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文明校园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二)育人队伍不断壮大,名师名匠不断涌现

近5年来,新增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6人,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教育)指导委员4人,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9人、江苏工匠2人,省“领航·扬帆”计划培养人选2人,省辅导员年度人物2人,教师教学发展指数全国高职院校排名36位。

(三)育人体系不断完善,形成示范辐射作用

“全人格”等育人模式在全国职业院校智能制造应用与发展高峰论坛等全国性会议上推广。《“导师制”培育杰出学生,双重引领提升“育人”厚度和深度》、《找准着力点,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走进学生,在关爱中树人育人》、《“红船精神”进课堂——“红船育人”模式探索》等特色做法和成效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300余篇。

《双轮驱动四维并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创新实践》、《双融合三阶段四引领“导师制”撬动“大格局”》分获省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典型工作案例和高职院校二级院系德育特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