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化战略构筑职教高地“青职高峰”


发布时间:2022-07-18 浏览量:

作为国家示范校、国家优质校和“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单位,近年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抢抓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机遇期和改革攻坚、成式成是关键期,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主线,推进实施“融合化、智慧化、国际化”战略,在对接准、培养活、协同深、服务广等方面下足功夫,努力构筑部省共建职教高地“青职高峰”。

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

紧密对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青岛“四新”经济,调整优化专业布局,重点打造智能制造、服装与艺术创意设计、软件技术、旅游、海洋化工等7个专业群。实施校企合作“1+1+N”工程,先后与海尔、海信、海湾共建企业冠名学院,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商汤科技共建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并获批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青岛)培训中心;与海尔卡奥斯共建工业互联网学院并获批青岛市首批工业互联网技术技能提升培训基地;海尔全球最大产校融合新生态“海尔中央空调全球物联服务学院”落户学校;与京东物流共建混合所有制“京东校园云仓生产性实训基地”并获批全国首批教师实践流动站试点单位,作为典型案例入选中国教育报2021年终特稿。

优化职教创新,锻造人才培养孵化器

与市教育局共同实施“五年制高职教育贯通培养”,与山东科技大学等合作开展“3+2”分段培养,在18所中职挂牌成立应用技术学院,牵头组建青岛市中高职一体化培养职教集团。深化“三教”改革,推进课赛岗证融通,设置“1+X”证书制度试点30个、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72个,建成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资源共享课程19门,10部教材获评教育部“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75门优质课程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居全国高职院校榜首。近三年,录取新生高考成绩超本科线占比30%,超过7成毕业生在青就业,成为地方发展的生力军。

细化关键环节,激活教师成长蓄水池

积极落实人员控制总量和岗位总量的审批备案制度。持续深化岗位管理和绩效管理改革,鼓励创收并允许净收入全部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扩大二级学院分配自主权。建立竞聘、特聘、直聘相结合的多元化聘任体系,赋能教师各施所长、分类发展。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与国家、省市人才支持计划衔接互补的人才支持体系。面向重点专业群实施“三百工程”和“技能大师进青职”计划,先后在海尔、海信、商汤、京东等龙头企业挂牌建立教师培训和研修基地28个,聘任许振超、郭锐、周勇、张连刚等百余名有影响的技术能手、大国工匠为产业教授;培育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等国字号名师5人,省级教学团队、技能技艺传承平台16个;建成行业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18个。

强化资源积累,打造开放办学适配器

与市商务局共建青岛市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并被认定为唯一市级服务外包公共培训服务平台;与市工信局共建青岛市生物医药产教联盟、山东省工业物联网科研平台;牵头组建山东省人工智能产教联盟、青岛市生物制药产教联盟、青岛市时尚产业发展促进会,作为唯一高职院校获批青岛市首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截至目前,建成市级以上科研平台19个、技术研发和推广中心25个。依托青岛“一带一路”倡议节点优势,积极打造中德、中新合作办学“桥头堡”,与德国比勒菲尔德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联合申办“青德学院”并正式招生,中新职业教育示范项目教师培训基地落户学校。成立省内高职院校首家茶叶研究所、乡村旅游研究所,通过拉紧挖掘、创新、破圈、辐射纽带,为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青职方案。

大盘取厚势,落子开新局。“十四五”期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将以新职教法为遵循,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融入省、市发展大局,坚决扛起“走在前、开新局”的光荣使命,努力写好部省共建职教高地的“青职之笔”!